" 古裝片帝王將相,時裝片才子佳人。"
在當下窮人、普通人隱身的國產劇里,想要看到真正鮮活的人變得越來越難。
而近期擅長生活題材的黃磊又有了新作,在離開精英教育、好爸爸形象之后,他試圖接了回地氣,化身喪氣中年男回歸了——《張衛國的夏天》

黃磊 + 劉奕君 + 海清 + 梅婷,其實光看這個配置你應該就能大概猜到這是個講什么的電視劇。
還是那個永遠在電視劇里會做菜、會失業、有點小心眼但心態挺好的黃磊老師,還是那些關于中年男人的失意生活。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這幾年黃磊的劇總給人一種定了型待在舒適區的感覺,但是從結果導向上看他的受眾依然很廣,幾乎每部劇的收視都是直沖第一。
這部劇也不例外,在開播后就拿下了衛視黃金檔的收視第一,而且一集七十分鐘,也算是誠意十足。

你奶奶不是你奶奶,你奶奶是你爺爺,你爺爺是個太監。
震撼不?
故事一開場,張衛國(黃磊飾演)就從臨終的老父親那里得知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他的奶奶其實是他的爺爺。
更奇葩的是,老爺子竟然還把 " 行家 " 口里估價兩億多人民幣的古董馬摔了個稀碎,然后駕鶴西去了。

在這之前,張衛國的生活其實也沒遭遇過什么大坎坷。
這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從小在四合院中長大,年輕的時候是京劇團里的角兒,
但因為意外把腰給摔壞,于是退居幕后從大花臉變成了不知名的跑龍套演員兼道具師傅。

在一個沒落的行業里混飯吃,雖談不上事業有成大富大貴,
但每天過著家、公司、菜市場三點一線的生活,偶爾買個彩票折騰個古玩,張衛國的日子也算安穩舒適自得其樂。

當然了,畢竟家里有套小三百平的四合院,他也不需要為錢發愁。
可這種悠悠哉哉的小日子,因為父親揭開的這個秘密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而禍不單行,張衛國也在成為大衰鬼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原來,張衛國的父親并不是真正的北京人,而是當年逃難途中被收養才留在了北京。
至于張衛國的爺爺,也根本不是什么早年宮里的皇族,而是太監。
還有,更重要的是,他們所住的房子,也是從別人手里租來的。
人到中年,遭遇這種危機,很要命。

既然身份房子都是自己抓不住的,那能夠牢牢抓住的就絕不放手。
于是,張衛國把爺爺摔壞的瓷馬又粘起來拿到了典當行,好在當鋪老板告訴他這玩意還能值兩千萬,這讓張衛國的心里又突然點燃了希望。
可惜啊,人倒霉起來就是喝涼水都塞牙。想著天上會掉餡餅,往往就會被砸進陷阱。

沒(缺)防(心)備(眼)的張衛國最終被稀里糊涂的卷走了七十萬的 " 保證金 ",直到人民警察都出動了,他才醒悟過來這是個騙局。
慘吧,但更慘的還在后頭——這七十萬里有五十萬是找老丈人借的錢。

暴富到破產,只需要一夜之間,而從無名到 " 有名 ",只需要一篇爆款長文。
張衛國有個好師哥,名叫林宏年(劉奕君飾演),也是張父的干兒子。
這個林宏年是名電視臺主持人,還是轉型期的主持人。

舊的播出形式全部被淘汰,犀利的新聞又不能播出,導致電臺業績量一直下跌;
被迫趟進直播這攤子渾水,可賣不出去仨瓜倆棗的情況讓他這個 " 大主播 " 的位置岌岌可危。

失聯已久的二人,因為老人的喪事又重新聚在一起。
張衛國本打算讓父親葉落歸根,在南京體面地辦一場葬禮,
可現實的金錢問題卻讓他連林宏年找關系要來的 " 五折墓地 " 都買不起,最后只能選擇先將一部分骨灰進行江葬。

也正是這場江葬,為本劇貢獻了一個哭笑不得的神級 " 冥 " 場面:
江面的風太大了,剛撒出去的骨灰,轉頭就撲到了別人的臉上,甚至還人家還從嘴里吐出了一個骨頭 ……
而這個人好死不死正是林宏年的妻子——顧佳怡(海清飾演)。

張衛國:嗚嗚嗚嗚嗚。
被骨灰糊臉的顧佳怡:?????
掉水里的爸爸:謝謝,有被孝到。

關鍵是這段素材,不知被誰錄下拿到電視臺做成了節目。
知道這件事的林宏年索性決定順水推舟,讓師弟和老婆來場電視直播秀,內容就是新老娘舅式的張衛國給顧佳怡道歉,節目組從中調解化解矛盾。

為了流量,林宏年故意隱瞞了自己認識張衛國的事情,搞得直播現場十分尷尬。
更過分的是,林宏年還 " 出賣 " 了張衛國,用一篇名為 " 太監的后裔 " 的長文為自己吸睛漲粉博取關注度,導致張衛國瞬間變成了整個老北京的笑話。

這下張衛國的面子里子盡失,徹底擺爛。

而在后續的劇情里,張衛國和林宏年兩個冤種師兄弟還有很多大劫要面對:
瓷馬太監的后裔房主變房客,放下尊嚴找同門借錢卻依舊被各種奚落嘲笑;
主持一哥被辭退家庭還不順利,老婆鬧離婚背后撐著的一場體面搖搖欲墜。
人到中年各種苦,觸底還能反彈拯救危機嗎?

雖然確實對黃磊這些年大同小異的戲路有點疲軟,但這個劇的題材和人設還算相對有趣。
黃磊的演技簡直足夠自然,一開始鋪墊了腰傷就毫不刻意表現腰疼的細節足以體現功力;
而劉奕君也突破以往要么是極好的好人要么是極壞的壞人,要么正義十足要么暗暗搞事的形象,在輕喜劇上有了新嘗試。

雖說主角的生活都各有各的亂七八糟,但這部劇并沒有用嚴肅的形式帶給觀眾制作焦慮,反而笑點頻頻消解了生活題材瑣碎的一地雞毛。
而且,別的不說,中年男人那種愛吹牛又不兜事兒的樣子拍得是真好。
當然了,劇本也有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地方。
比如租賃房屋需要用到房產證,甚至在五十年的時間里涉及到結婚、孩子上學等很多時候都會需要房產證,可張衛國愣是五十年沒發現問題,這點在邏輯上有點難以自圓其說。

其實同類型的題材,早年間的《貧嘴張大民》就是標桿。
回看國產的現實主義題材但凡能成為爆款的,實際都是在拍《活著》。拍來拍去,也都是在講這點事:把你逼到塵埃里,你照樣也得挺著。
小人物的命運也是大時代的縮影,越是市井喜劇現實煙火,就透著普通世間的哲學。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e4d1b8e9f097ef13de1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