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天氣,中暑者猛增,夏季 " 隱形殺手 " 低鉀血癥也頻繁出沒。浙江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就接連收治了好幾位低鉀血癥患者,他們平均年齡 30 歲左右,都沒有基礎性疾病。
26 歲的小劉身高 1 米 8,體重 85 公斤,身強體壯。然而,這么結實的小伙子,一旦得病也是虛弱無比。他剛住進內分泌科病房時,是躺著被推進去的。當時四肢肌力 0 級(肌力從 0-5 共分六級,0 級為最低一級,代表四肢完全癱瘓、肌肉無收縮力),完全不能動彈。

小劉是一名外賣小哥。這幾天大家都窩在室內不愿出門,于是各種訂單紛至沓來,小劉忙得不亦樂乎。
某天早晨醒來時,他突然發現下不了床,且全身無力,四肢抬舉困難。家人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急診科就診,查血鉀僅有 1.60mmol/L(正常值 3.5-5.5mmol/L),為重度低鉀血癥。住院后經過靜脈及口服補鉀,第二天就上升到了正常范圍,四肢肌力也恢復如初。
內分泌科主任指出,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后,鉀、鈉、氯等電解質也會隨著汗水流失,繼而出現口干、乏力等癥狀。" 如果此時只補充淡水,則會加劇電解質缺乏,造成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小劉的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大量出汗后沒有注意補充鹽分。只是飲用大量的白開水或純凈水解渴,最后導致了低鉀血癥。"
醫生提醒,高溫天氣下要注意避暑,如果出汗較多,則要補充淡鹽水或茶水、菜湯、橙汁等,防止血鉀、血鈉過低。

低鉀血癥誘發因素很多,比如過度飲酒、吸煙,長期節食減肥,大量飲用含糖飲料或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高溫環境,長期服用瀉藥等等。
專家提醒,夏天應日常保持良好情緒,生活規律,飲食衛生。為保證日常鉀的攝入,可補充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豆類、海產品等。盡量避免高溫作業,戒煙、限酒。若已確診低鉀血癥后,應聽從醫生建議,定期門診復查血鉀。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 王鵬)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fe91a9e780bf92c001b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