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9條彈幕。
507%熱度。
什么概念?

掃一眼豆瓣評論:
一水的四星五星。

再一查,連官媒都下場點贊。

都這么夸?
Sir 的興趣起來了。
是不是黑馬,那必須得先鑒一鑒——
雪山飛狐之塞北寶藏

第一眼橫看豎看,怎么看都不像是好片。
關鍵信息個個勸退:
金庸 + 網大,第一個雷;
《雪山飛狐》,金庸作品最冷門的一檔作品,第二個雷。
新演員 + 老港星,懂的都懂,第三個雷。
更別說,xxx 之 xxx 的取名方式,在過去 Sir 直接 pass 了。
直到看見這四個字:
監制,路陽。
內地少數還在愿意拍古裝動作片(對,Sir 就是不想說《繡春刀》系列是武俠)的導演。
待上新片,包括張震主演的《繡春刀 3》,雷佳音主演的《刺殺小說家 2》,以及,馬伯庸原著、黃軒主演的《天啟異聞錄》。
Sir 一直納悶他怎么這么慢。
解惑了,去 " 提攜后輩 " ——
該片是《繡春刀》的副導演喬磊執導,路陽拉來了自己做《繡春刀》《刺殺小說家》原班制作團隊支持。
沖著路陽,Sir 去刷完片。
怎么說?
好驚喜,好惋惜,也好難過。

01
驚喜
先簡單介紹下雪山飛狐的故事結尾。
胡斐面對殺父仇人苗人鳳,他這一刀最終有沒有劈下去,被金庸老爺子設計成了開放性結尾,老爺子生前多次修改《雪山飛狐》但始終沒有動這個結局。
他有意為之。
為的是讓讀者代入胡斐才能感受到的那份糾結和進退兩難:
既怕自己殺了苗人鳳這位大俠,又怕自己殺了苗人鳳后無顏再見苗若蘭,還怕自己失去報殺父之仇的大好機會,更怕收手后苗人鳳殺了自己 ……
有點太深了?
對原著陌生的觀眾,完全不用擔心。
苗人鳳,這個貫穿《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的靈魂人物,居然連本片試看的前六分鐘都沒活過去。
苗胡大戰,被人下毒,雙雙殞命。

上來就跟觀眾交代:
網大和原著小說的關系,類似于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 ……
毫。無。關。系。
難怪原著黨看得怒罵——

大搖大擺勸退太玻璃心的原著黨,某程度上,反倒成了它的最大驚喜。
幾乎無門檻。
故事很簡單:
多年前,壞人偷襲,兩位大俠被毒死。
為找到被大俠們保護的寶藏,這群惡人們殺人放火屠村。
寶藏還是下落不明。
直到十多年后重現江湖,幕后大 boss 聽說了,給惡人們畫餅:
誰能找到 one piece,不,寶藏。
就給封萬戶侯。
一時間惡人們紛紛齊聚飛狐山。

背景舞臺 ok 了,角色一一登場。
主要兩派人。
呂良偉飾演的白發飄飄陶先生。
淳于珊珊飾演的陰陽怪氣寶先生。


(沒錯,導演暗示這么明顯,本片的主旨就是 " 淘寶 ",字面意思)
陶先生帶著徒弟,帶著手下,一行五人。
寶先生帶著養女,帶著總管,攏共三人。
因此,本片也可以叫做:
飛狐山の八惡人。
可不是 Sir 瞎掰,官方認證的。

注意。
暴風雪。
深山。
老林。
還有走不出去的迷霧與鬼打墻 ……
導演明擺著要搞事情。
果不其然,寶藏的線索被一分為二,藏寶圖在陶先生那,鑰匙在寶先生那。
戰嗎?戰啊!
明面上陶寶二人沒有完全撕破臉。
怪事卻開始頻頻挑動。
山腳奇怪的客棧,老板拿腔拿調地渲染可怖傳言:
飛狐山去不得,那是雪山飛狐的地界,尋寶人只要上了山沒有能活的,他專殺惡人。

嚇誰呢!
可當晚陶先生大徒弟就被殺,兇手未知。
第二天,陶先生的手下又在林子里遇襲,生死未卜。
兇手還有誰?
不知道,雙方只能猜忌,火并,直到陶先生自己也慘死人手。

所以陶先生團隊近乎全滅,寶先生就贏了?
他也懵逼著呢!
寶先生拿到藏寶圖,卻被引進鬣狗窩,三人被伏擊,寶先生甚至直接被一群鬣狗咬死。
八惡人,死的死,殘的殘 ……
到底發生了什么?
Sir 不劇透。
因為對于這網大來說。
不僅雪山飛狐是個幌子,甚至連武俠,都只是個 " 借口 "。
02
惋惜
驚喜是驚喜,惋惜還是惋惜。
為什么?
因為在網大里,《塞北寶藏》可能會讓人眼前一亮。
終究 " 騙 " 不過真影迷。
比如暴風雪封山,小范圍內幾人的死斗。
龍門客棧的風格。
比如官方認證的惡人標簽。

又指向一個老熟人——昆汀《八惡人》。
同樣大雪封山,逼仄環境。
八惡人,或主動或被動來到米妮的雜貨店。

同樣的劇情抽絲剝繭之后,惡人死傷殆盡。
只有兩個殺人不眨眼的 " 好人 "," 活 " 了下來。
更別說,故事在劇情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插敘和回溯 ……
簡直經典復刻了。

沒看過這類作品的普通觀眾,可能會眼前一新。
但讓有一定觀影經驗的影迷,就會感到它更像是一部模仿作品。
雖然它的本土化還算成功。
但在不少情節邏輯上,依然存在著——
" 糟糕,我這好像轉折好硬,講不通了。"
" 算了,就安排打戲吧。"
" 只要打得夠好看,觀眾不會想那么多的。"
而這些擔憂,創作者又只能想在別的地方找出路——
針對如特效,服化道,演員噱頭,套路學習。
甚至是" 創意 "。
為了突破傳統武俠片的桎梏,《塞北寶藏》給八惡人在傳統的武功之外,還增加了一層 " 秘術 "。
通俗理解就是超能力。
有的以水成冰,當做子彈發射;有的絲線成網,設置陷阱,傷人無形;有的鳴人上身,施展影分身之術,戰斗力瞬間乘以二 ……
后面死了都會復活這種也是能猜到啦。

這哪還是武俠,分明超級英雄嘛。
導演也承認,片子還有 " 熱血漫 " 的元素在。

真沒說錯。
不只打斗方式熱血,武功上也有借鑒。
片中鄭三娘(陳紫函 飾)的秘術,大約來自《甲賀忍法帖》。


豆瓣也有觀眾指出,電影里不少創意設計,與日本的《甲賀忍法帖》有很相似的地方。
這就是 Sir 惋惜的地方。
哪怕當中摻雜著許多不得已:市場的喜好,時間的緊張,預算的拮據 ……
要知道這已經是網大領域內頂尖的團隊。
這也側面證明。
短時間內,要想又快又好地拍出一部純原創網大。
還是太難了。
03
難過
可能有人會說。
網大嘛,那么認真干什么?
但 Sir 正是想說,因為是網大,才需要更重視。
一個原因。
相比于院線電影的高成本,和劇集的大體量。
網絡電影擁有更強的靈活度。
過去幾年井噴式的發展,市場上各種低成本作品的群魔亂舞的亂象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片掙快錢、試水作品中,常常能夠爆出一些黑馬精品。
比如《目中無人》《硬漢槍神》《靈魂擺渡 · 黃泉》。

部分作品、系列,那些你沒有聽到過的名字。
已經拿到了過億的分賬票房。

更重要的是,創作限制對比院線片,要少很多。
《塞北寶藏》里,你可以看到相對于院線電影,尺度更大的畫面,更極致的情緒,更扎心的絕境。
面對死亡,主人公歸彧反復念叨的話是," 我還有用 "。
潛臺詞是,我對你還有用,所以求饒我一命。

既不體面,也沒有俠義。
為了目的,處心積慮,甘愿放棄一切,包括尊嚴。
這在武俠世界里是被唾棄的,也是所有反派的標配,是慕容復,是楊康,是田歸農 ……
這也是 Sir 不愿說它是武俠的原因——
它用的是一個類似 " 基督山復仇 " 的套路,包裹了一個反武俠的內核。

故事里每個人都窮兇極惡,不擇手段。
為封侯,為寶藏,殺朋友,殺同伴,殺父親,殺徒弟,殺到最后一無所有。
女主會好點吧?
表面沒那么血腥,內核的殘酷卻一致:把相貌和美色當作攻擊敵人的 " 秘術 "。

因此當男女主最后選擇復仇時。
Sir 居然沒有獲得什么大仇得報的快感,反而是深深的沉重和無力。
對,這個故事本身有著很不錯的現實底色,導演也基本完成了任務。
甚至在用心程度上,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
比如服化道。
呂良偉、淳于珊珊等人的老妝,要一點點用刷子彈上去。


然后用乳膠,在臉上做出顆粒性的修飾。
要的就是一個粗糙、狠厲 ……

雖然片中由于亮度問題,質感上還是有所不足。
劇情的推進過快,很多細節的解釋也不夠。
或許有人會說。
可能導演根本沒有考慮這些,爽就完事了。
可能是對于網大的受眾(觀影量不多)這些就夠了。
以及,模仿和學習是做好的必然之路。
這些 Sir 都懂。
但還是很難過。
難過什么?
難過是許多好故事,似乎注定只能出現在網大。
更難過的是,低成本的網大成為了試驗田,橋頭堡,以及埋骨地。
明明守著金庸。
明明有著閱文集團。
明明有著數量最多的想象力來源。
卻只能借助網大的低預算去試錯,去嘗新,去模仿,去打磨。
明明是新酒,卻必須去裝老瓶。
老瓶總有壞掉的時候。
酒客,也總有膩煩的那一天。
到那一天,怎么辦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編輯助理:李尋歡不作樂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a65168e9f0913b77a74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