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末,湖北人袁泉帶著她出演的武漢故事《中國醫生》在家鄉捧起了第 36 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獎杯,一切都仿佛安排得剛剛好。

袁泉獲獎圖。圖 /@袁泉工作室
談及袁泉,會首先想到哪個角色?在《中國醫生》之前,她憑借著《中國機長》乘務員畢男一角同時斬獲了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女配角。在很多人的 " 童年陰影 " 劇——《小魚兒與花無缺》中,也有她的身影。

袁泉在《小魚兒與花無缺》中飾演蘇櫻。
袁泉飾演的女主角不多,但有她出鏡的影視劇大多是精品,如《慶余年》《羅曼蒂克消亡史》《獨自等待》等等。正如她所說," 給我一個角色,我把她演好。"
不管角色大小,只要袁泉站在鏡頭故事里,就是合適的。她的身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氣質,一種似空谷幽蘭般的美,安靜、篤定。
中戲的七朵金花之一
袁泉的美也許與她從小學戲的經歷有關,11 歲的袁泉被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挑中,離家前往北京念書。和她一開始想象的 " 有趣、好玩 " 不同,真實的學戲經歷是枯燥、孤獨的。
在北京的七年里,她與家人通信多達近三百封,牛皮紙信封里包裹著袁泉少女時代的喜怒哀樂。《朗讀者》節目里,袁泉談及這段經歷,她將自己收到父母信件的日子比作過節。
遠離家鄉的日子里和練習繁重的生活中,來自遠方家人的關懷是她為數不多的慰藉。

袁泉參加《朗讀者》節目。
這段漫長的學戲生涯也悄悄影響著袁泉。長期的戲曲表演練習使她的身姿挺拔、筆直,有著亦柔亦剛的美感,所以她飾演的女強人不會讓人感到違和," 姐姐走路帶風 " 的形容恰如其分。

袁泉在《玫瑰戰爭》中飾演律師顧念。
同時她也深深明白了"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的道理,如果不勤加練習,觀眾一定會看出來的。所以在對待表演上,袁泉告訴自己,絕不能敷衍懈怠,要堅持努力。
從附中畢業后,袁泉同時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出于對舞臺和話劇的熱愛她選擇了中戲。這一屆的中戲表演班被稱為 "96 明星班 ",其中誕生了眾多未來活躍在熒幕上的實力派演員,包括章子怡、劉燁、秦海璐、曾黎等人。

96 明星班的大合照。
被稱為七朵金花之一的袁泉,當時尚不知這個班級輝煌的未來,她陷入了另一種孤獨與焦慮中。學業的重壓和身邊諸多高挑靚麗的同學,讓本就內斂的她越發少言寡語。
回憶過去時她說:" 我一直覺得天空是灰的,然后走路永遠是低著頭。" 從東棉花胡同走到安定橋,是她尋到的可以發泄負面情緒的去處。
大二那年,她出演了以人民藝術家施光南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春天的狂想》,扮演一位京劇大鼓表演者。也許是從小學習戲曲的原因,這部電影里袁泉的戲份雖然不多,但表演非常出彩,舉手投足間都極具神韻。
憑借著該角色,她成功拿下了金雞獎的 " 最佳女配角 ",那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她走向熒幕的起點,未來她必將在更多影視劇中迎來屬于她的女主角。

袁泉在《春天的狂想》中飾演周小玫。
泡在劇場里的好演員
早早拿獎的袁泉卻沒有一頭扎進演藝圈里,反而泡在了劇場中。
畢業那一年,她和班里的幾個同學被中央實驗話劇院挑中,有的同學為了拍戲放棄了機會,但是袁泉留了下來。隨后她出演了多部話劇,并且長期停留在了劇院的舞臺上。雖然發過唱片,也出去拍戲,但是她總是不會拋下話劇。
畢業后,袁泉出演了田沁鑫導演的實驗戲劇《狂飆》,這部劇需要她一人分飾三角,其中還包括與她本人性格反差極大的角色。對于尚是新人的袁泉來說,不可謂不是巨大的挑戰。
但是她并沒有輕易放棄,在一次次排練中她反復打碎自我,將舞臺上的自己塑造成劇中角色的模樣。這部劇在首演后轟動一時,袁泉也徹底感受到了站在臺上演出時,內心噴涌而出的熱愛與激動。

袁泉在《狂飆》中飾演安娥 / 朱簾秀 / 莎美樂三角。
2005 年開始,袁泉與老同學劉燁合作了孟京輝導演的話劇《琥珀》,這部劇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劇場舞臺上的袁泉。
《琥珀》講述了一個有些病態的愛情故事,袁泉飾演的女主角小優在未婚夫去世后找到了擁有他心臟的男主,并執著地為這顆心停留。他們在愛情中都并不純粹,最終卻在悲哀的現實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燈光打在袁泉深邃的五官上,小優隱秘的心思浮現出來。袁泉的表演沒有太多的動作,她的戲從每一個眼神、表情中展現出來,大學期間苦練的臺詞也為舞臺劇表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琥珀》劇照,分別飾演男女主角的劉燁和袁泉。
在此之后,袁泉還出演了《暗戀桃花源》和《簡 • 愛》,這兩部應當是她演出時長總計最久、場次最多的作品。
袁泉自身安靜淡雅的氣質與《暗戀桃花源》里扮演的云之凡融為一體,當她坐在秋千上講出那句 " 好安靜啊,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安靜的上海 ",臺下的觀眾就仿佛已經置身于故事場景之中。
影版《暗戀桃花源》的女主角由知名港星林青霞飾演,袁泉也被導演盛贊為" 半個世紀以來繼林青霞之后最具氣質的女演員 "。

袁泉在《暗戀桃花源》中飾演女主角云之凡。
袁泉曾一度認為,自己的長相偏于歐化,在演戲方面有所局限。后來,她遇上了《簡 • 愛》。有觀眾在劇評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 袁姑娘的簡愛美得幾乎給劇情造成了障礙。相比原著而言,她太漂亮了,而她靈動的氣質又無法讓人把那‘卑微’二字安在她頭上。可她在愛情面前的‘欲說還休’,讓觀眾們相信——她就是那個灰姑娘一樣的簡愛。"

《簡 • 愛》劇照。
2011 年,袁泉憑借《簡 • 愛》獲得了梅花獎。在此之前,袁泉早已入選 " 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 ",成為了年紀最小的入選者。
就像為了證明她說的那句," 舞臺才是我的畢生所愛,每天除了讀書上課,我想 24 小時住在劇院。" 在賺錢的機會和話劇之間,她總是選擇了后者,相應的是她的努力也得到了應有的認可和回報。
40+ 獲獎,真的晚了嗎?
" 年齡 " 和 " 名氣 " 是圍繞在女明星身邊揮之不去的兩大議題。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影響到一貫低調的袁泉,她總是按照自己的步調去工作、生活。
因為有著真正熱愛和堅持的東西,所以反而掙脫了資本市場的諸多束縛。就像她對自己的定義——不是什么一線、二線女演員,而是游離在線外的一員。
在《中國醫生》和《中國機長》之前,她被人廣泛討論的還是《我的前半生》中 " 唐晶 " 一角。袁泉層次豐富的表演和劇中職場女強人的設定一經播出就吸粉無數,演技和角色魅力的雙重加持讓人很難不愛。
但是在這部劇火了之后,袁泉又回歸了自己的 " 慢 " 生活。
不少觀眾替袁泉暗暗著急,這么好的演員一直不紅,太可惜了!但是對于袁泉來說,也許這正是她想要的生活。
在一次采訪中,她直言道:" 首先我并不覺得自己是個明星,也不覺得自己身上是有星光的。演員身上的那一點點星光,大多數時候是角色帶給你的。" 這個認知對于娛樂圈的明星來說,堪稱人間清醒。

觀眾為袁泉這么多年不溫不火感到惋惜。
細細梳理袁泉曾經飾演的影視劇角色,不論大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像《小魚兒與花無缺》里癡情無悔的鬼醫之女蘇櫻、《大上海》里一眼萬年的葉知秋,或是近日播出的《玫瑰之戰》里重返職場的主婦顧念,袁泉的演技讓她在 " 小女人 " 和 " 大女人 " 之間切換自如。

《大上海》里袁泉這個回眸瞬間,驚艷眾人。圖 /@美芽周刊
她在角色中永遠不會讓觀眾覺得 " 出戲 ",除了精湛的演技,也得益于她對劇本和角色的精挑細選。
《我的前半生》的導演曾直言袁泉難請,袁泉也曾表示不會選擇不適合自己的戲。不急于獲得曝光、流量,讓她可以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并為了這個角色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有人說,袁泉太過于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才耽誤了發展,以她的實力,最佳女主角的獎杯應該更早收入囊中。
但如今市場上爛片扎堆,劇情重復、人物單薄等等問題讓很多觀眾已經無力吐槽。演技與好劇本缺一不可,再好的演員也會在不適合自己的角色和劇情中被埋沒。

章子怡出演《上陽賦》,觀眾并不買賬。
袁泉也不過是在事業的發展上有所取舍,不執著于 " 明星 " 的光環,當好 " 演員 " 才是重中之重。
對于四十多歲的袁泉來說,獲獎不是她演戲的目的,獎杯也不是對她演技的唯一肯定。
在過去的歲月中,對一個個大小角色的精彩詮釋,早就奠定了她在觀眾心中絕對實力派演員的地位。而她在表演中收獲了快樂和滿足,也在表演之外擁有了幸福的家庭。

袁泉和夏雨,娛樂圈里一對低調夫妻。
" 紅 " 是什么樣的,在從來不缺乏熠熠星輝的娛樂圈,有太多頂流給我們展示過了。但是袁泉用十數年的舞臺歲月,讓我們看見了" 熱愛 " 的真實模樣——不是沽名釣譽式的對舞臺表演的熱愛,是沉浸地、身體力行地投入到舞臺表演之中。
袁泉是少有的將話劇放在拍戲之前的演員,她放棄了更多出現在熒幕上的機會,重復演繹著一場場方寸天地間的劇情故事。
她拍戲雖不在乎角色大小,卻在每部戲中舉足輕重。沒有響亮的口號也無需鋪天蓋地的宣傳,大家都知道袁泉是一位實力派演員。
她用熱愛與勤奮擦除了熒幕與舞臺間的那條分界線,讓觀眾們看到了表演本就沒有壁。
------END------
撰稿 | 阿禎 編輯 | 曾寶氣
校對 | 向陽 排版 | 幺七
未注明出處圖片均來自微博與豆瓣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4a4458e9f0951646cf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