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年輕律師司徒顏(胡一天 飾)正在激烈陳詞、羅列證據,

這起案件,發生在大街上,有目擊人員、有明確指向馬世英的證據,結局似乎并沒有任何懸念。
但反轉還是來了——
" 證據存疑,擇期再審 "。

面對司徒顏的質問和旁聽席眾人的質疑,
法官只說,馬世英已經加入俄國國籍,目前的證據,不足以審判外籍。

證據確鑿還可以這樣翻案的么?司徒顏一帶頭,群眾也躁動起來了,場面一度十分混亂,司徒顏也因為擾亂法庭秩序被強制帶了出去 …

而這只是探案的開端,真正的 " 正片 ",還在后頭——
《民國大偵探》。
顧名思義,故事發生在民國,以探案為主要內容。

作為一定檔就備受期待的劇,《民國大偵探》有三大看點:
1、胡一天 & 張云龍二搭;
2、《民國奇探》原班人馬制作(演員都有好多眼熟的);
3、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 · 克里斯蒂《大偵探波洛》系列改編,還是正兒八經地買了版權的。

馬世英官司敗訴的消息被刊登在報紙上之后,北平一片嘩然,
司徒顏決定離開北平。
在去車站的路上,順手幫人洗去了偷槍的罪名,和軍人駱少川(張云龍 飾)成為朋友,

還被駱少川特地安排上了 " 東方快車 " 的頭等車廂,
到這兒,原著粉應該都猜到了,經典的 " 東方快車謀殺案 " 是這部探案劇正兒八經的第一樁案件。

因為國籍在法庭上逃脫法律審判的馬世英身中九刀,慘死在包廂里,
這也鬧得 " 東方快車 " 的乘客人心惶惶。

隨之,司徒顏挺身而出,開始查找兇手。
頭等車廂與其他車廂之間有門阻隔,真兇的嫌疑也就落在了頭等車廂的 9 名乘客。
但意外的是,這 9 名乘客,每個人都有著近乎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cr. 飛奔啊蝸牛)
而根據這 9 名乘客的描述,兇手是一個男人,
他先是偷走了列車員的衣服,在凌晨一點十五分左右潛入馬世英的包廂,
后又闖進另一名女性乘客的包廂里,換上了一身紅色女性旗袍,最后跳窗離開。

此時的列車,因為前方戰事導致鐵軌被炸,意外停了一夜,
司徒顏發現,車窗外根本沒有任何印記。
因此,所謂的兇手跳窗只是障眼法,他必定還在頭等車廂上。

已掌握的事實和 9 名乘客的說法并不相符,而他們的說辭也無法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
很快,案件的轉機出現,有人從馬世英聯想到多年前的另一樁慘案——馮家被害案,
而頭等車廂的乘客都和馮家慘案有各類聯系。

真相水落石出,
為了報仇,九個人共同設計了這場命案,一人給了兇手一刀,
還利用 " 時間差 " 虛構了一個 " 完美兇手 "。

面對這樣的真相,司徒顏駁斥兇手,這樣的審判并不合法。

可是,這些人也有自己的堅持:法庭不能主持公道,那就應該另有人制定規則。

最終,司徒顏仍然選擇了人性,表示 " 兇手 " 已經下車了,

也陷入了法理正義與正義的思考選擇之中。

從司徒顏原本的律師身份來說,正義是法律的判決,而 " 法律的準則,是至高無上的 "。
但是,這樣的信仰,從馬世英因為加入外國國籍而脫罪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馬世英只是一個縮影,
在其他地方,或許還有千千萬萬個 " 馬世英 "。

動搖的種子一種下,后續的發展也就順理成章。
還沒等司徒顏整理好心情,第二個案件就來了——
" 首富莊園謀殺案 "。

駱少川的爹被殺,
而與親爹關系談不上好的駱少因為當天晚上醉酒住在外面,并沒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
現場還發現了他的腳印,

動機和證據都有了,他成了被緝拿的對象。
無奈之下,他只得找司徒顏求助。

總之,兇手的身份被鎖定在駱家莊園的熟人之中,不斷的反轉再次上演,
作案動機匹配不上、

已有的證據作假,證人撒謊 …

迷霧重重,還有其他的嫌疑人浮出水面。

劇情很快發展到偵探事物所成立,司徒顏從律師到偵探的身份轉換徹底完成。

而 " 東方快車謀殺案 " 給司徒顏帶來的思考和動搖,也就此揭過。

(cr. 清崖尋酒)
根據劇方透露出的消息來看,《民國大偵探》一共改編了 8 個案子,

卻只有 24 集的戲份,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基本是三集左右搞定一個案件,敘事節奏十分緊湊。
看起來爽感十足,也埋下了隱患。

" 首富莊園謀殺案 " 改編自《羅杰疑案》,即便設置了多重反轉,猜出兇手身份,也不算很難,
這樣,劇情帶來的推理性就大打折扣。

而在后來的 " 女校鬧鬼驚魂案 " 中,節奏又過于快了。
先是富家千金的 " 女兒 " 丟了,后是女校的幾名老師被害,
雖然都與女校緊密相關,但卻是兩樁案子。

況且,在這一 part,司徒顏和駱少川前期選擇了分頭行動,好幾條線交織在一起,
劇情同樣被壓縮在短短的三集里面,連人名、人物關系都不一定理清楚,主角團已經破案了。

而在探案的主線上,《民國大偵探》也沒能做到盡善盡美。
在一開場的庭審中,司徒顏舉出的證據,更多出于推理得出,
比如嫌疑人的臂展與身高,這類 " 證據 ",用來輔助推理是很好的素材,但拿來佐證案件,就顯得有些單薄。

" 東方快車謀殺案 " 中,找出真兇的關鍵點,除了主角團確認兇手還在列車上,
剩下的,大多來自嫌疑人陳述前后矛盾的自曝。
(確實有狼人殺既視感)

當然,這的確也是破案的切入點,但破案若是僅靠這一點,未免還是有點小牽強。
說好聽點,是破案的訣竅靠觀眾自己發現,說難聽點,主角的個人 buff 也是拉滿了。

另一方面,這些案件的原著都很出名(《東方快車謀殺案》更是推理小說路人都可能聽過的存在),
原著珠玉在前,兩年前播出的《民國奇探》也有著不錯的成績,《民國大偵探》要想做到亮眼并不容易。

況且,盡量遵循原著的改編、本土化也不算突兀的劇情,再加上俊男美女的組合,
《民國大偵探》雖然推理性略遜一籌,但觀賞性是一點也不差。
最后一句
一些 i 探案、i 兩人二搭或者干飯的時候總感覺缺點啥的 uu 們,《民國大偵探》入股不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ca8f68e9f095cbb65a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