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離索尼發布次世代游戲主機 PS5 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在這兩年間,索尼共賣出了超過 2000 萬臺 PS5。而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也意味著 PS5 的中期改款 Slim 版與 Pro 版或已不遠。日前有消息源透露,索尼方面或將考慮在 2023 年發布一款代號為 "D 機箱 " 的 Slim 款 PS5,并且其最大特征或是采用了可拆卸的 USB 光驅,并會使用額外的 USB Type-C 插口連接到主機背部。

此外還有消息人士表示,索尼內部有人建議新款機型完全取代自 PS5 推出以來一直生產的三款外殼,但在硬件上與現款 PS5 則幾乎相同。
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年間,索尼已悄然為 PS5 進行了兩次迭代。其中,第一次是發生在去年年中,型號為 CFI-1100 的 PS5 改良版換用了手擰螺絲,便于用戶無工具快速拆卸、以添加擴展 SSD,并且在的散熱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縮水。而第二次改版則幾乎與索尼宣布 PS5 漲價同時發生,新的 CFI-1200 系列機型內部結構大幅調整,換用了新的主板、散熱器、SSD 外殼,且重量更輕、功耗更低。
不過凡是熟悉 PS 歷史的玩家想必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目前發生在 PS5 上的兩次改版,也完美契合了索尼在 PS 主機上進行成本控制的固定模式。

眾所周知,除了索尼不久前在除北美市場之外的地區上調 PS5 價格的情況外,游戲主機的價格其實一直都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一事實背后,其實是每一款主機從上市到退市的整個生命周期里,廠商不斷優化成本的結果。幾乎所有主機在上市初期都是虧本銷售,此時廠商賠本賺吆喝是常規操作,為的就是擴張市場份額、來實現后期通過游戲拷貝的抽成來掙錢。
畢竟幾乎所有消費電子產品都有這一的特質,最開始的版本使用的元器件堆料是最足的,但穩定性也往往是最差的。原因無它,因為無論是哪家公司的開發團隊,永遠不可能考慮到所有的情況,堆料是為了留出足夠的安全冗余,畢竟在物料上花錢也好過后續出現大面積召回、導致口碑損失。等到上市時間夠長、并且制造工藝越來越成熟后,也就沒必要留出這么多安全冗余,用料縮減也就開始了。

以索尼為例,其以往在游戲主機上 " 縮水 " 其實有嚴格的步驟。第一次往往會集中在散熱層面,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幾乎每一代主機都會使用新的芯片制程,新工藝本身既有技術進步、但也難免會遇到翻車的情況。為此,索尼方面在設計新主機時通常就會為散熱預留更多的冗余。

只要在新主機上市后,發現芯片所采用的新制程并未翻車,憑借著制程的進步減少芯片的發熱和功耗,散熱自然也就會被首先減配,比如 PS5 的 CFI-1100 版本。但根據拆機測試顯示,盡管 CFI-1100 版本大面積縮減了散熱鰭片、散熱器材質從銅變成了導熱系數更低的鋁,但得益于重新進行了布線、并增大了散熱器中熱管的半徑,新版本的散熱效率并沒有下降。
緊接著,閹割主機外殼和細節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時提高集成度、降低生產工時,這些變化就發生在了 PS5 的 CFI-1200 版本上。
接下來就是簡化光驅設計,例如 PS3 的末期型號就取消吸入式光驅、改為滑蓋式光驅。顯而易見,PS5 可能會在 2023 年的改款,就是瞄準了光驅這一游戲主機的核心元器件進行縮水。而少了內置光驅也就意味著 PS5 的機身尺寸和重量將會縮減,并進一步降低包裝與運輸成本。

至于說為什么會采取可拆卸式光驅的設計,而不是效仿 PS3 時代改變光驅的形態呢?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與目前光驅版 PS5 銷售情況不佳有關。此前在索尼 7 月末披露的 2022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上季度 PS5 和 PS4 游戲的數字版銷量占比已達到了驚人的 79%,比去年同期提高 8%。這一數字也就意味著,目前絕大多數玩家已經從購買游戲光盤,轉向了從 PS 商店下載數字版本。
事實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光盤已經不再是搭載游戲的介質,而是變成了類似 " 向導 " 的作用,游戲本身是被安裝到硬盤上、并且游戲時數據也是從硬盤直接讀取,而光盤只是改變了游戲的安裝源而已。所以對于玩家來說,除了收藏和出二手外,游戲光盤和數字拷貝的差別已經不大,并且后者還有著更為便捷的使用體驗。

從玩家的角度出發,索尼方面為 PS5 帶來可拆卸光驅的版本,無疑將會是個不錯的主意。并且由于 PS5 不同于微軟的 XSX 和 XSS,數字版和光驅版只有是否配備光驅的差別,而購買價格更低數字版的代價就是失去了退路,只能在數字拷貝上一條路走到黑。可如果有了可拆卸式光驅,玩家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有讀取光盤需求就直接購買外置光驅,沒有需求只用購買 PS5 即可。
而對于索尼來說,從生產兩款不同的 PS5,到未來只有一款,這自然也就代表著產品線的精簡,又能省下一大筆成本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071b08e9f092ca66d23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