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整形外科成 "00 后 " 就診熱門
為什么要整容,整成什么樣,父母比孩子更焦慮
冰涼的手術針圓頭輕輕壓在陳依婷的上眼皮,原本腫腫的單眼皮向下陷出一道折痕。18 歲的陳依婷手里拿著鏡子,看著鏡子里有了明顯的 " 雙眼皮 ",眼睛也變得更大的自己。醫生一邊演示一邊和陳依婷背后的父母聊著她的面部缺點。
周一早上八點半,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大廳里,和陳依婷差不多年紀的女孩們,在家人的陪伴下等待著面診或手術。護士們核對著電腦上的掛號信息一遍遍地叫號,醫生匆匆進入手術室進行術前準備,前臺的咨詢電話時不時響起。
暑假,是整形外科最忙碌的時候。據浙江省人民醫院公眾號介紹,整形外科和皮膚科、內分泌科一樣,成了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們在暑期就診的熱門科室。據醫美平臺更美 App 發布的《2020 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醫美消費群體趨于年輕化,"95 后 " 占 36%,"00 后 " 占 19%。
"00 后 " 們在暑假涌向醫美市場,年輕的她們為什么這么熱衷醫美?手術室外,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記者采訪了這些女孩和她們的父母。
要整成什么樣,女兒沒媽媽堅定
剛剛結束高考的張平平筆直地坐在椅子上,面容清秀、文靜。
" 大家都不弄呢,我們也差不多(不弄);大家都弄得很漂亮呢,我們也得弄一下。" 李菲和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石杭燕解釋帶女兒張平平來整形的原因。
四十多歲的李菲燙著卷發,面容姣好,修剪過的細眉下是深深的雙眼皮。雙眼皮是她二十歲出頭時,和工廠女同事一起去小診所做的,花了一千多塊。那時李菲如果睡眠不好,右眼就會變成雙眼皮,這讓她覺得不太完美。做了雙眼皮之后," 自己照鏡子都開心。" 李菲說。
李菲對女兒的容貌則更加挑剔:" 鼻子稍微塌了一點,眼睛要不要開個眼角?醫生您看看,這個法令紋是怎么回事?"
石杭燕則詢問張平平:" 你自己想做什么?" 石杭燕給張平平看她用手機拍攝的鼻部側面圖,用紅筆劃出手術后的輪廓線,介紹用耳軟骨和硅膠填充進行隆鼻的不同方案。張平平捏了捏自己的鼻翼,這是石杭燕說需要做切口的地方,語氣有點緊張," 那我的鼻翼要不要縮一點?"
在面診之前,張平平已經在網上刷了很多整容案例。她詢問醫生耳軟骨和硅膠材料有沒有保質期,會不會像網上說的需要經常修復,硅膠會不會透光,等等——她并不像母親年輕時那么堅定。
張平平坦言,過來整形是媽媽的意見,但她隱約覺得," 現在大環境都是這樣,身邊(整形的)朋友也挺多的,找工作也很看重臉。"
醫美之后的好處,爸爸想得更遠
董志芳等在手術室外,她一手拿著肉松面包和牛奶,一手扶著行李箱——她剛剛結束單位的培訓,趕過來陪女兒陸敏手術。丈夫陸志偉則在走廊上焦急地踱步。
手術室門打開的瞬間,夫妻倆立刻站了起來。20 歲的陸敏面孔還很稚嫩,眼角有淤青和眼淚,埋線后的眼睛還紅腫著,但不再是和爸爸相似的單眼皮、小眼睛。其他等待的家長,開始夸小姑娘漂亮又堅強,陸志偉笑著道謝。
" 打麻醉針的時候很疼,現在還好。" 陸敏從護士手里接過冰袋敷在眼睛上。董志芳說,女兒小時候總是扒拉著她的眼皮問,媽媽你的眼睛怎么那么好看," 好看有什么用,還是要戴眼鏡,健康最重要了。" 她總是這樣回答女兒。
陸敏的變化是從大學開始的。短視頻和各種社交平臺,到處是一個大眼睛占主流的審美世界。找個麥片做早餐,推文的結尾也總會附上博主的一張自拍——依然是大眼睛、高高的鼻梁。
董志芳一開始并不同意,她勸女兒,萬一哪天單眼皮流行了呢?" 再過兩年就要畢業找工作了,大家都那么‘卷’。" 陸敏急了。
坐了四個小時車來到杭州的外地姑娘陳依婷和陸敏有相同的感受,她從不在素顏時自拍。
從事美術教育的父親陳談秋,從小給女兒化妝。他了解女兒的臉:" 她的眼睛很小,有時候畫眼線,一睜眼就沒了。"
這也曾讓陳依婷受到傷害。初中時,因為眼睛小,有同班同學把陳依婷的照片 P 成表情包,發在班級 QQ 群里。開朗樂觀的女兒第一次在家里大哭。從那時起,在陳依婷高考結束后整形,成了這個家庭的共識。
陳依婷點開某網紅的 " 整容最全解析 " 的視頻,告訴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記者,這是當下最流行的整容模板——一個小時后,她就要進行全切雙眼皮和下巴填充手術。醫生展示了術后效果,但陳依婷還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成什么樣子。
陳談秋則想得更遠,他認為整形是一件高回報的事情:" 不僅是工作,以后找對象也有用。現在生活節奏那么快,誰會愿意慢慢和你交往?顏值就是第一關。" 他提醒女兒要對做了整形手術的事情保密," 萬一人家拿這個作為評論你的把柄 ……"
整形本質是手術,醫生建議慎重
對于 "00 后 " 們熱衷做醫美,我們從醫生的口中聽到了更多看法。
石杭燕說,"00 后 " 一般都被父母呵護得比較好,有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薄弱,可能并不適合整形手術。
石杭燕在七月初接診過一位 "00 后 " 女孩。女孩在寧波一家三甲醫院做了雙眼皮整形手術,術后一直感覺眼睛在抖動且無法閉合,想重新修復。然而,石杭燕檢查后發現,女孩的手術沒有任何問題,雙眼抖動的問題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石杭燕在詢問后才知道,手術過程中醫生和助手說了一句 "(縫線)比較難縫 ",這句話成了女孩心里的一個疙瘩。隨著她不斷在手機上搜索雙眼皮手術失敗案例,她的術后焦慮越來越嚴重,甚至整宿整宿地睡不著。她不顧醫生的建議,一定要做眼部修復。在石杭燕的建議下,女孩去看了心理醫生,情況才有所好轉。
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孫燚也見過已經交了錢、簽了手術知情同意書后,最終在手術室外放棄整形的年輕人。
" 整形的本質還是手術,手術一定有風險,要慎重考慮。" 孫燚建議,在進行整形手術前,首先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合適的醫生,多看看不同醫生的整形案例,建立對自己面部的了解和審美判斷力,并熟悉項目的內容,尤其是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后遺癥,年輕人才能自主地和醫生交流手術方案。
孫燚告訴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記者,這幾年來做醫美整形的 "00 后 " 越來越多,以女性為主。尤其現在暑假期間,高考結束后來的學生占大多數,其中最熱門的項目是眼部和鼻部整形。
" 很多時候家長會說,醫生你覺得怎么好看怎么弄。不少小孩子不講話,爸爸媽媽一直替她講,意見還不統一。" 孫燚說。
在醫美低齡化的趨勢下,孫燚并不建議未成年人進行醫美項目。" 一方面,未成年人的閱歷不足,沒有形成完善的審美體系;另一方面,他們的身體心理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備,進行整形手術可能造成損傷。"
(為保護隱私,文中除醫生外,均使用化名)
記者 潘璐 文 / 攝 通訊員 楊佳妮
(編輯 沈路莎)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785359e780bf92c001a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