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聽說楊紫和成毅主演的仙俠劇《沉香如屑》支棱起來了。
畢竟楊紫有《香蜜》,成毅有《琉璃》,導演郭虎制作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宸汐緣》,編劇張鳶盎也寫過《香蜜》。
沒看之前就被人摁頭安利:" 主線流暢,臺詞清晰,制作良心,顏值在線,演技在線。"
為了更有底氣說話,蟬主是一口氣看了 20 集,結果,又緩緩 " 工傷 " 了。

《沉香如屑》和以往被觀眾吐槽 " 仙俠劇已死 " 的點都差不多套路,換湯不換藥:
表面上是仙俠劇,實際上是工業糖精,男女主降智談戀愛才是主線,至于仙俠的內核,不過是陪襯。
" 修仙版霸總愛上傻白甜,情節真的老掉牙了 "
" 仙俠劇別拍了吧,就麻了,男女主顏值還是在線的 "
" 沒什么東西拍可以不拍,拍這種東西出來真的很像是在洗錢 "

劇的播放量雖然爆了,但真的是因為劇本好、制作好才爆的嗎?恐怕不是。
如今大家古偶劇、仙俠劇其實都不抱有太多希望,但這類劇種卻能成為一種流量密碼,可見流量演員的粉絲們是有多能捧。
(開場感受一下)

國產仙俠劇,
有粉絲還需要有觀眾嗎?
不可否認,仙俠劇找流量演員合作是內娛曾經的一大流量密碼。
畢竟粉絲基礎量大,編劇導演強撒兩把工業糖,粉絲都可以笑著看爛片,還說哥哥姐姐演得好(不針對哪一位演員,說的是一種現象)。
搜某平臺推薦的仙俠劇,一下就出來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香蜜沉沉燼如霜》《琉璃》《宸汐緣》等等,除此之外起碼有 15 套被夸得天上有地下無,甚至打上了 " 仙氣飄飄國產劇 " 的 Tag。
里面有好的,但也并非全部。
自古仙俠套路深,近幾年,仙俠劇到底是仙氣飄飄還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沉香如屑》的原著其實是快 20 年前的網文,但這里編劇改得跟原著幾乎是顛倒:
" 但凡按照原著拍都不會那么俗套,原著女主很通透,轉身了就不回頭,而原著男主的默默陪伴和守護也很感人,非要改成怎么個集大俗降智于一體的鬼樣子。"
但是也不妨礙讓我們看看什么是仙俠人設 ctrl+c 再 ctrl+v,就連劇本的邏輯坑都是差不多。
首先,開局必然是大男主冷酷絕情絕愛,傻白甜女主偏偏不懂什么是情愛。
男主應淵帝君是上古惡靈之首修羅族首領的后代,在天界的地位也就僅次于帝尊,法力一人抵百萬,仙女們都想多見他一眼。
但帝君的性子自然也就是不喜歡熱鬧,生人勿近,除了女主。

女主顏淡,上古遺留的四葉菡萏,天生仙胎,天賦異稟,身負著眾仙的厚望。
但偏偏機靈搗蛋,不學無術,喜歡讀書看戲,一開始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廢物小仙詩。

當然還會配上一個暖心也不弱的男二,無怨無悔地陪在女主身邊,默默付出一切。

女主是雙生姐妹,按照設定是一強一弱,顏淡雖然是強的那個,但前期都被有意弱化了。
應淵帝君看顏淡天資聰明,但無心學習仙術,自然要想辦法讓女主進入自己的宮殿伺奉自己,那才有機會去點化女主。

但天界不容動情,否則就要被誅滅。
男主為了女主好,于是裝絕情裝狠心,然后女主為了男主必跳忘川。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就是天界虐完,凡間刷撒糖副本,男女主紛紛下凡間歷劫增進感情,失憶或不失憶都行,反正最后都會想起來。

對于劇中的 CP,磕得到還能加入他們,磕不到或者覺得不好看,就被粉絲開除觀看名單了,傳統的一句 " 不愛看別看 "。
還是那句話,劇集敢炒敢爆,自然也得承受不同的聲音。
畢竟這幾年的仙俠劇一邊魔改原著,一邊割粉絲流量的套路,屢試不爽,市場變得這么糟糕,這種流量收割套路難逃一責。

" 主線流暢,臺詞清晰,制作良心,顏值在線,演技在線 ",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部呢。
有段時間仙俠劇演員們的演技更是 " 僅粉絲可見 ",粉絲們則是 " 捧殺式 " 維護,再爛也有人兜底。劇集的受眾仿佛只有流量演員的粉絲們,賺完流量拍拍屁股走人繼續割下一波韭菜。
普通觀眾、路人觀眾呢?還重要嗎?還有人在乎嗎?
以前的神話、武俠、愛情,現在只剩下無腦、降智的愛,這些影視劇自然也是在口碑翻車和沒救了之間反復彈跳。
古偶仙俠,
成了最后的舒適圈?
楊紫作為童星出道,近年來的演技有進步,理應也可以塑造更多的戲路。
無奈好像總是沒有一個很適合她的劇本,甚至還被拉去劇組救場,《戰長沙》是如此,包括這次《沉香如屑》亦是如此。
但有時候藝人在影視劇上翻車未必不是好事,特別是在一些不合適的劇本上。
這跟承認自己不足是一個道理,承認不足不丟人,加把勁補短就可以。
而且不少人都發現,楊紫在《沉香如屑》中的角色和在《香蜜》中的角色其實非常雷同,對提升自己演技和戲路也沒太多作用。
事前,楊紫就有不少粉絲聯合抵制過《沉香如屑》,她估計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一開始就拒絕了這個劇本,但最終卻被迫出來救場,接了這個爛攤子。

至于戲路的轉型,楊紫這些年也拍過家庭劇、都市劇、職業劇,她也并非不適合拍偶像劇、拍古偶仙俠,什么年齡階段就接什么階段的戲,只要是合適的劇本,也總會有發揮的地方。
正如她自己說:" 我不覺得演仙俠劇丟人,不然我都要沒戲可拍了。"
在蟬主看來,古偶仙俠題材雖然一直被消耗,但流量時代終究還沒過去。
反觀看娛樂圈曾經的領頭羊,從古偶出來的 85 花們,如今也重返自己的舒適圈。
例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騰騰的《夢華錄》,劉亦菲的神顏讓內娛觀眾又重新活了一下。

今年也同樣傳出 85 花們齊聚橫店,準備拍著自己的古裝劇。
楊冪、趙麗穎、劉詩詩都是曾經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那個時候她們就是大眾心中的古偶美人。
雖然一系列劇集如今來看也有瑕疵,但在那個年代古偶,已經足夠。

其實 85 花們今年非古偶的作品其實都不少,但出來的效果顯然沒有過往那般令觀眾驚艷,甚至有點不如意。
劉詩詩出演都市劇集《親愛的自己》就被吐槽 " 演技讓人出戲 "" 演不出活潑可愛 ";當時搭檔的朱一龍流量還不錯,但此依然被罵毫無 CP 感,像中青年無性夫妻一樣。
和倪妮雙女主出演的《流金歲月》,則是同樣的高開低走,被嘲" 盲人演技 "。


趙麗穎今年新劇,被稱之為轉型之作的《幸福到萬家》倒是引起了不少熱烈的討論。
她飾演的農村女孩 " 何幸福 " 得到的反響也并不差。
不過在趙麗穎看來,演員沒有什么轉型不轉型,這些都是在于角色和題材的區別不同。

曾經的古偶美人退回古偶圈,除了情懷,我們作為觀眾自然也想看到新的火花。
而不是像十年前那換湯不換藥的 " 少女 " 和 " 可愛 "。

更何況如今各種影視劇的同質化非常嚴重,也就意味著這些女演員們即便退回到曾經的舒適圈也未必能非常出彩。
加上曾經在古偶仙俠非常吃香的男演員,早已轉型,如今能搭配 85 花的也寥寥無幾。
所以 85 花集體演古偶更像是在 " 集體扶貧 "。
雙方粉絲不僅在意有沒有 CP 感,更是要比較誰咖位比較高,誰配不上誰,誰又在山雞配鳳凰。

昨天,蟬主在微博上還刷到一則" 國產電視劇已死 "的內容,上面寫著影響過審的選題哪些需要規避。
例如導向不正,反派和負向角色的結局需要被道德制裁,或者展示角色已經悔過或改正;又例如未成年相關中,不能出現早戀等不良行為;其余的還有非主流婚戀觀、非民俗封建迷信,穿越、轉世、重生等。畫面上也不能出現吸煙畫面、臟話、紋身、血腥暴力…

看見這些,加上還有 " 甲方爸爸 " 的介入,也就意味著國產劇未來的道路必然是越來越難走。
無論是演員、編劇、導演,還是整體制作,又或者劇種是仙俠、古偶、都市言情還是職業懸疑等等。
但有點資歷的演員們在這環境之下是選擇對市場繼續收割流量,還是選擇精挑細選然后打破僵局,他們還是能選擇的,并非粉絲口中的 " 他沒得選 "。
有人說,我看影視劇爽了就行,不想思考那么多。
是,爽劇是爽,但爽完之后,又能留下什么呢?
每人都只追求爽,那屬于我們的影視文化又從何輸出?
只是追求爽,又何嘗不是一種退讓后的悲涼。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62168e9f0965cc67f5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