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已經(jīng)過去一周了。
Sir 的血壓還沒徹底降下來。
本想著灌幾杯涼茶忍忍就過去了。
轉(zhuǎn)念一想,那些真金白銀買票進場的怨種們(比如 Sir),就這么認了嗎?
還是得說道說道。
不為別的。
真心希望,下次別再給我們——
遇見你

國產(chǎn)青春片常規(guī)操作。
連票房曲線,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弧度:
七夕上映。
七夕過后,約等于 " 消失 "。

△ 截圖自燈塔
賺一票就跑?
Sir 不大擔心,觀眾不傻,市場不蠢——肉眼可見這種追檔期的爛片受追捧程度在降低。
Sir 真正擔心的,是長遠的效應(yīng)。
國產(chǎn)愛情,似乎在 " 功能性 " 的道路上,越走越迷了。

其實不怪觀眾腦子一熱 " 上當受騙 "。
海報里的主演,帥哥靚女,眉清目秀,挺養(yǎng)眼吧?
實際上二位是幾乎沒演過電影的純新人。
李汶翰和徐若晗。
前者,標準鮮肉,以選秀節(jié)目《青春有你》第一名出道,UNINE 隊長。
至于女主徐若晗,特長繪畫,畢業(yè)于北影動畫學院,2018 年被成龍挖掘進入演藝圈,在《急先鋒》里露過面。

△ 就 …… 成龍大哥,挖了還得負責啊
一張規(guī)規(guī)矩矩不出錯但也沒啥記憶點的臉,這次雖然擺脫了跑龍?zhí)椎拿瑩V主角。
可惜,這或許并不代表幸運。
還有預告里的畫風。
清新的濾鏡,純純的愛情。
還挺舒服的吧?


打開正片。
陳年狗血,撒了一地。
《遇見你》的文本,可以說是國產(chǎn)青春愛情套路的集大成者。
換個名字,就是性轉(zhuǎn)版的《你的婚禮》,《我要我們在一起》……
劇本流程化。
角色自然工具人。
男主負責優(yōu)秀,和憂郁——
學生周燦(李汶翰 飾),目標人大工商管理系,有個畫畫夢,高考前轉(zhuǎn)校至女主就讀的高中。
自閉當然是因為繪畫影響高考,家人阻攔。

女主,負責開朗,和開導。
余驕陽(徐若晗 飾),學校里被排擠的女生,卻依然有著強大心理素質(zhì),每天開開心心(吊兒郎當),不好好學習,在音像店打工。
孤僻男遇上開朗陽光女。
經(jīng)過系列巧合,和巧合,還有巧合。
二人互相扶持度過高考,然后在一起,然后大學、畢業(yè)、工作 ……
直到。
劇情再不轉(zhuǎn)折觀眾就真的要睡著了——
女主外婆死了。
接到電話的女主趕回老家,一邊狂奔,一邊給男主發(fā)語音,老公你一定要來,我好害怕,我求求你了。

男主自然不能來。
于是,為創(chuàng)業(yè)忙得焦頭爛額的男主缺席了女主人生中最無助最重要的時刻。
他們分手了。

失了戀的女主,一心搞事業(yè),最終成了知名廣告人。而失了戀的男主,事業(yè)也開始有了回升。同時,愛情也有了起色——
沒錯,劇情需要男主結(jié)婚。
婚禮上,男主的爸媽,創(chuàng)業(yè)伙伴悉數(shù)到場,唯獨沒有女主。女主接到了婚禮請柬,但沒有去。因為她想把他從自己的生命里,完全抹去(矯情得一激靈)。
影片結(jié)尾,女主兩眼噙淚,對著鏡頭告白 " 祝你幸福啊,周燦。"
呃 ……
片子講的,其實是一對愛了八年的情侶最終迫于現(xiàn)實和種種原因分開和錯過的故事。
愛了八年?
沒看出來吧?
Sir 不止一次看類似的片子。
也不止一次看完之后生出大大的問號——
國產(chǎn)青春,為什么總愛把愛情拉長長長長長?!
淺舉幾例:
《遇見你》8 年;《暗戀 · 橘生淮南》10 年; 《你的婚禮》15 年。
還有更夸張的。
著名情人節(jié)檔爛片,《十年一品溫如言》,劇情簡介第一句話差點讓 Sir 以為這是恐怖片。
除非黃土白骨,守你百歲無憂
你是否遇見十年羈絆百年奉陪的那個人?

聽起來這些感情一個比一個崎嶇。
可呈現(xiàn)出來如何呢。
至少在《遇見你》,Sir 看完還是懵的:
他們喜歡上對方什么?八年怎么過來的?為什么看起來外婆去世這一件事就讓兩個人分道揚鑣了,按說在一起八年,應(yīng)該互相非常熟悉,感情很深厚 ……
它不講道理地塞給你囫圇吞棗的結(jié)果。
至于這果怎么結(jié)的,管他呢。
心動、愛意生長、確認心意、熱戀,以及熱戀過后對伴侶的進一步確定和接納,甚至在感情中照見自己的另一面,都是愛發(fā)生和持續(xù)的必要條件。
更別說八年。
但是在《遇見你》中,所有這些過程全被壓縮甚至消失。
電影簡介說,女主對男主是一見鐘情。

抱歉,真從女主的這表情沒看出來。結(jié)合人設(shè)和上下劇情,你只會以為這是她一貫示人的招牌微笑。

如果說女主一眼定情尚能解釋,那么男主呢?這個有點內(nèi)斂的男生應(yīng)該會不一樣吧?
想多了。
見到她的瞬間,男主人設(shè)來了個 180° 大轉(zhuǎn)變。
霸道總裁附身。
在巷子口對視一笑,在音像店打鬧玩耍,在滅了燈的教室靜悄悄地對坐 ……
然后,導演直接用一個猝不及防的吻告訴你,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相互有好感、試探、匹配等階段,直接雙箭頭。

影片中最應(yīng)該也最容易出彩的一個情節(jié):
男主媽媽沖進教室說女主是垃圾桶,男主想維護女主的自尊心。以此為契機,二人開始敞開心扉相互坦白相互靠近。

本是兩人走進對方內(nèi)心,產(chǎn)生共鳴和認同的心理過程。
給演員導演都留下了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結(jié)果,也被演員呆滯的表情、空洞乏味的臺詞潦草帶過,僅有的一場心理認愛大戲成了敗筆 ……
當然,男女主的互動也不少,也可以看作是他們心動的表現(xiàn)。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里:
只有原地踏步的量變。
沒有體現(xiàn)愛情進展的層次變化。
有人說,這才是普通人愛情的真實模樣。

恕 Sir 不能茍同。
普通人尚且能在心動過后,在心底猶豫著拐個彎,掂量雙方是否匹配,但故事直接跳過,看上就愛上,一愛就是八年。
更別說愛上之后的轉(zhuǎn)身。
這是影片想要追問的問題,為什么明明相愛了八年,還是會分開?
電影給出的答案,只是一堆又臭又長的懸浮口號——
大學時互送禮物,我為你擋住公交車上擁擠的人群;天橋上自我感動自我洗腦式宣言," 全世界都想把我們分開 ";甚至于,放出 " 祈求神明來幫忙 " 的矯情獨白。

△ 放過神明和全世界吧,人家壓根沒看到你們很相愛
乃至,一些比正片都好都生動的細節(jié),導演把它放在了主角的回憶里。
用剪輯掩蓋劇情的空洞,短板和站不住腳的邏輯。
影片解釋的兩個人分開的現(xiàn)實原因,是工作后一起生活的種種沖突,不過實在缺乏說服力。
女主好心給男主點外賣,結(jié)果因此搞砸了男主重要的實習。男主心里是怨女主的,女主察覺了男主不快情緒后,主動詢問,男主拒絕說出實情,兩人大吵一架。

最終,兩人和好,問題卻沒有被根本解決。
故事在繼續(xù),但故事里的人原地踏步,沒有成長。
戀愛中該有的成長成熟,對溝通方式的反思,和對邊界感的處理,一律拒絕體現(xiàn)。
在這種空洞無物、言過其實的刻畫中。
感情最終迎來看似決定性,實則工具性的結(jié)束——
外婆去世。
男主盡管沒能來,還是在工作結(jié)束后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在女主門外等了一夜。但女主絲毫不念舊情,以一個又哭又笑不知所云的表演宣告了感情的破裂。

△ 說實話這個表情沒看懂
最后,女主又一次打著外婆的幌子,上演了一出自虐心碎的獨角戲,告別愛了八年的男人獨自離開。
沒有挽留,拉扯,甚至,爭吵都沒有幾次。
八年的感情潦草敷衍畫上句號。
通篇用極其幼態(tài)、焦躁的手段,解讀成年人的愛情長跑。
這頭,導演導得滿臉是淚,演員演得淚眼婆娑。
那頭,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兩眼發(fā)黑。
這是愛情?
抱歉。
Sir 覺得這更像是一次放大遺憾的戀愛畸形秀。
尤其這 " 秀 " 還算不上走心。
配樂、旁白、表演等 " 軟件 ",個個敷衍。
如果沒有記錯,電影的主題曲《遇見你》起碼出現(xiàn)了以下幾次:
男主參加繪畫考試,回憶起女主對自己的種種好;女主下定決定要分手,哭得不能自己;女主站在蛋糕店前,想起從前和男主在這里的場景 ……

與之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網(wǎng)文風滿滿不知所云的旁白。
我想把他從我的生命里完全抹去
因為只要稍微留一點兒
他就會雞賊地借助一首歌
一個十字路口
原封不動地全部回來

女主分手了,來段獨白;女主決定要放下男主了,來段旁白;甚至女主坐上了出租車,耳朵也不得消停。
本該錦上添花,卻成了掩蓋不足的遮羞布——
情感鋪墊夠不到淚點,那就 BGM 烘出眼淚;感情中的無奈糾葛為鏡頭所不逮,那就旁白頂上。
只覺得吵鬧。
再多花里胡哨的視聽語言,也彌補不了內(nèi)里空空言之無物的內(nèi)核缺陷。
反而無一不在暴露創(chuàng)作者的單薄貧瘠和敷衍了事。
以及。
吻。
翻來覆去只有一種方法的吻。
兩人定情時,吻;過生日求婚,吻;說著說著,又是一個吻。

全片需要表達感情的地方,只剩下了吻。
Sir 不是說不能吻。
什么時候吻,什么時候起配樂,什么時候上旁白。
本是調(diào)節(jié)影片節(jié)奏,服務(wù)劇情,乃至拉近觀眾的重要工具。
在這里全部成為巴甫洛夫式的條件反射和隨手可用的套路。
分手前和分手后的劇情割裂,呈現(xiàn)出許多國產(chǎn)青春愛情的通病:
假浪漫和假厚重。
拍出過《甜蜜蜜》的陳可辛,曾經(jīng)指出過當下愛情電影的困境。
現(xiàn)在導演拍愛情片時,永遠都只有男女主角這一層矛盾,我覺得肯定不好看,因為這樣的愛情片沒有分析,沒什么可拍的,全憑感覺是很虛的。
我現(xiàn)在更喜歡拍跟關(guān)系有關(guān)的電影,這就得從人物里出發(fā)。但寫多了人物,就沒那么浪漫了,年輕人看了就沒那么嗨了,這就是矛盾所在。
如果說陳可辛的辦法是從人物出發(fā)。
那么《遇見你》等電影,則是盡量把人物的幕布,描繪得更復雜,更奇情,更眼花繚亂。
長久的戀愛。
突發(fā)的意外。
現(xiàn)實的阻撓 ……
前者希望通過愛情折射出背后幽微的人性,善變的情緒;
后者,則是想方設(shè)法讓你誤以為這是 " 愛情 "。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浪漫和厚重?
好的愛情片 Sir 說過很多。
今天說個特別的,《無間道》。
這不僅是一部警匪片,更是一個講述善惡糾纏,身份搖擺的故事。
電影中同樣有一段橫跨 N 年,不得善終的感情。
一閃而過,卻沉甸甸的。
陳永仁街上偶遇前女友 May。
他走上前打招呼,兩個人凝望片刻,輕輕一笑。
沒等陳永仁問,May 就煞有介事地說著:" 我結(jié)婚了,你呢?還在道上混?"

這時,一個女傭人牽著女孩走過來。
陳永仁問女孩幾歲,May 搶著說 " 五歲 "。
等陳永仁離開后,女孩說," 媽媽,我今年六歲 "。
而陳永仁和 May 分開時間,正好六年。
陳永仁看似不動聲色。
可轉(zhuǎn)身離去時,悄悄扶了一下額頭。

是遺憾,是恍如隔世,難以接受。
眼前的一切,原本是陳永仁可以擁有的正常生活,如今成為他往后都不可能放下的遺憾。
這次轉(zhuǎn)身,沒有吻別,沒有熱淚,甚至沒有臺詞。
但觀眾都懂。
六年也好,三分鐘也好。
答案不言自明——
愛過。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藝謀不 emo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285238e9f094e040454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