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老嫂子,這么不要臉?”
最近內娛的瓜田熱鬧,藝人的私生活頻頻被曝。
不是楊紫吃蛋糕就是馬思純道歉,當然還有吳磊和向涵之的戀愛緋聞。
只不過,吳磊向涵之這事的后續(xù)發(fā)展,讓人越看越魔幻。
隨后向涵之不僅被罵綠茶婊,蹭吳磊熱度,甚至還被說是 " 內娛 CP 刺客 "。
更是有粉絲在熱搜廣場上說:要是敢再蹭熱度就會一直網暴她。

男方莫名被曝緋聞,女方又莫名被全網冠以綠茶婊的標簽來罵,粉絲第一時間是各自都炸開了鍋。
有人覺得向涵之被罵是無妄之災:
" 向涵之到底惹誰了啊,無語 "
" 向涵之這事是飯圈女孩發(fā)瘋 "
" 現在覺得熱依扎回懟網友是正確的 "
也有人一口咬定是女方在炒作,純屬就是在蹭熱度:
" 別來沾邊,打死不信 "
" 沒有實力就天天蹭熱度,無語 "
" 吳露 CP 超話粉絲都比向多兩倍+2w,踏馬怎么敢的 "

再往下翻了翻,發(fā)現粉絲罵她蹭熱度都是算輕的。
事情發(fā)展到現在,粉絲不僅抓著向涵之罵綠茶,還說她是老嫂子,一切相關的熱搜都說是向涵之買的。
在某段視頻平臺上,蟬主就看到這么一條評論:
" 女方背后資本買的熱搜,吳磊媽媽雙倍價格都下不來,吳磊方家庭小作坊,不想跟資本作對,也不想給她熱度,所以沒有回應… "
看完只能說,這屆網友知挺多的啊,不當編劇可惜了。
內娛緋聞,何以至此?
這事如果不發(fā)酵就是很單純的一則娛樂圈緋聞。
但從后續(xù)粉圈的一系列行為來看,里面能探討的東西又超過了娛樂圈、八卦這一范疇。
事情是這樣的。
吳磊在一次直播中,無疑露出了自己的聊天頁面,然后被眼尖的網友發(fā)現微信置頂的頭像疑似向涵之,緊接著就有人去對比,說一模一樣,但女方的好友隨后也出來公開了向涵之的頭像。

吃瓜群眾們先是扒出了他們有同款吉他、同款衣服甚至是同款手機殼等等。
緊接著王安宇的聊天記錄里又牽扯到吳磊和向涵之。

雖然每次都覺得憑借著這種 " 同款 " 就斷定倆人有情侶關系的說法很瞎扯,but,吃瓜群眾們誰在乎是真是假呢。
反正很快向涵之就被罵有心計,蹭熱度,加上她出生美國,是美籍華語影視女演員,單憑這點就足夠被一些有心的粉絲攻擊了。
" 老嫂子別蹭熱度了 "" 美國老嫂子給我滾 "" 美國老嫂子別來沾邊 "


自從緋聞傳出來到現在,吳磊的官方后援會出來澄清過戀情的傳聞是假的,但向涵之本人并未作出什么回應。
也正式因為沒有回應,一群人開始對她進行一些 " 坐實 "。
例如不澄清是因為吳磊最近的新劇在火,蹭熱度;屢次上熱搜是因為買了,蹭熱度;甚至連 2015 年點贊吳磊也要被翻出來冷嘲熱諷一番。
更別說最近吳磊和趙露思的 CP 非常火,向涵之的評論區(qū)也早就淪陷。



也有粉絲說,向涵之被罵不是因為點贊,而是三天兩頭地蹭別人無辜男演員。
今天甚至還上了一個王鶴棣和向涵之的熱搜詞條,點進去,十有八九都在諷刺向涵之。
" 怎么還有人局的她被罵是因為點贊,難道不是因為她三天兩頭蹭別人無辜男演員嗎,別 tm 在這里模糊重點用 girls help girls 洗了,既然如此我還要說 Chinese help Chinese 呢 "


只要謠言跑得快,
真相就永遠追不上
吳磊和向涵之,蟬主都不是粉,整件事中粉圈也有各自爭吵和反駁的依據。
吳磊粉絲辟謠:吳磊不可能和她戀愛,別讓不火的女演員蹭到流量了,之前她就是這么炒作,罵她不是沒有理由。
向涵之粉絲說無辜:說女生吃紅利,到底吃到什么紅利了,不都是罵她嗎?男方漏的圖憑什么讓什么都沒做還被罵的女生澄清。
曾經我們通過娛樂圈的狗仔隊,知道藝人的私生活,藝人也因為害怕被曝光后的種種輿論,所以形成了一種約束。
但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你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其中的變化。
只要通了網,只要你有鍵盤你會打字,你就可以成為那個爆料的 " 狗仔 ",一切都是聽誰說,聽誰爆料,一傳十十傳百。
哪怕是捏造的謠言,也說得那樣篤定。
為什么總是出現反轉?因為輿論至上,看客的情緒不斷被煽動,然后其中也混雜著一些個人發(fā)泄。
仿佛事件中誰漲粉最多誰就是緋聞的最大利益者,她為了流量,她為了漲粉,她就是在炒作。
就好比有人說向涵之頻上熱搜是因為想火,想吸取流量。
如今在傳播的流言蜚語中,有多少真實成分的存在,我們都不知道。
但無緣無故 " 被戀愛 "" 被結婚 "" 被離婚 "" 被小三 " 的事情,我們也是見得越來越多。
例如,王冰冰,全程沒回應,但就這么被公眾討伐 " 知三當三 ",說她人設塌房,里面反轉的次數比你一天吃的飯還多。
首先說她一個央視主持人連四級都不及格,一開始就開始嘲諷;隨后輪到了女性中最引爭議的婚姻話題,說王冰冰早已結婚,現在應該離了。
這句 " 應該 ",導致多少輿論罵名都向王冰冰倒去。還有所謂的黃文博客," 今天又不能做愛了 "" 老公我想你我愛你 " 等等。
時隔很久,這些才被證實是 P 圖造謠,而當初參與過這場狂歡的網友,早已消失不見。
這就是如今的互聯網現狀,一個說話代價極低,影響卻極大的時代。
就好像熱搜上的 3000w 頂流大瓜,最后的收尾是什么?
楊紫不斷自證自己沒有兩人獨處,沒有共吃一塊蛋糕。
但真的要做到這一步嗎?退一萬步來說,楊紫是被偷拍的受害者,哪怕她是公眾人物,哪怕有人覺得這就是做公眾人物的代價。

說白了,除了真愛粉,真相到底是如何,吃瓜群眾也并不在乎,因為他們戀情的真假與自身沒有一點關系和影響。
從這件事能看到的,是一個人,不論他的性別是男還是女,一旦公眾人物陷入這類緋聞,澄清也好,沉默也罷,自證清白總是很容易會走向一種死循環(huán)。
以前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現如今,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莫須有 "、" 自證 " 的陷阱也越來越多。
要知道,這種自證的陷阱,其實不僅僅存在于娛樂圈的戀情緋聞。
" 人們不關心你吃的什么,人們只想看你刨肚自證清白。"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bb16e8e9f095fe279b6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