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Sir 在西寧遇到了袁泉。
差點沒認出來。
媒體見面會上,別人不說盛裝出席,起碼也捯飭了一番。
她素著一張臉就來了。
話少,僵著身子,哪怕被宋佳和馬麗倆社牛帶著,也不知所措。
和熒幕上的舒展白領判若兩人。


下面這張圖,來自剛開播的《玫瑰之戰》。
集合了實力派中女袁泉、俞飛鴻,還有成功減肥去油的黃曉明(妝造一上,還時不時散發出少年感)。

劇嘛,雖然買了版權,但改編得夠不夠徹底,網上討論得也相當熱鬧。
Sir 之所以會追,80% 沖著袁泉去。
袁泉是好演員,Sir 早在 4 年前聊過,尤其那雙眼,無比動人。
現在還時不時能在短視頻里刷到的優秀眼戲盤點,那個讓周潤發差點接不住戲的回眸。

△ 多少人為了這一眼看了一部片
但今天,Sir 發現了袁泉的另一種驚喜," 身戲 "。
表演專業基本功大概包括聲、臺、形、表,四大類。
身戲,通俗點說," 聲臺形表 " 中的" 形 "。
演員是靠人物行為來表現角色,所以儀態、消化造型、模仿以及肢體表現能力就尤為重要。
袁泉的肢體,有先天優勢——四肢纖長,比例勻稱。

加上袁泉學了 7 年京劇。
小學四年級時,因為專業成績太好被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錄取。
11 歲進學校,練基本功、學《霸王別姬》……

△ 童子功還在
京劇表演對形體要求很高,需要手眼身法步齊在線,夸張靈活又不能失了節奏和規矩。
有了先天條件和后天功底,袁泉幾乎扮啥啥靈。
古裝現代、文藝嫵媚。



△ 《小魚兒與花無缺》《黃金時代》《心花路放》
韻味截然不同。
但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扮相好看,只是對形體最基本的要求。
郝蕾曾在采訪中,聊到自己最欣賞的兩位女演員,一個是周迅,一個是袁泉。
欣賞后者的理由,四個字,形體控制。

△ 圖源:四味毒叔《有聊》
" 形體控制 ",并非讓造型變得好看那么簡單,更需要根據不同角色來改變形體。
就說《玫瑰之戰》。
可以說是《我的前半生》的唐晶后,袁泉拿到的另一個適合她的白領角色,顧念。
這個角色比前者成長線更豐富。
唐晶,永遠都是半昂著頭,走路帶風,有一種率性的輕快。
對同事、對手態度干練;對朋友耐心包容。

顧念呢。
10 年顧家,被丈夫辜負,重回職場,哪怕后期也是腳下帶風,但邁步落腳多了一份穩。

一是職業需要,律師的理性是工作的制勝法寶。
二是生活閱歷,比未婚女強人更多了一份歲月的沉淀。
如果只是做到這種份上,那 Sir 覺得,袁泉還不至于讓專業同樣成熟的郝蕾青眼相待。
袁泉對于形體的設計,甚至細化到了角色的不同階段。
故事開始,顧念還是賢妻良母,長發齊劉海。
丈夫經營一間律所,住大別墅,有個乖巧的女兒,標準的精英中產。
這個時期,顧念整個人洋溢的都是一種" 圓潤 " 的安全感。
明明她還是偏瘦,臉部輪廓也分明,可這個階段的顧念,棱角仿佛消失了。
身體前傾,背也佝僂。手里什么也沒拿,手臂總還是保持彎曲狀態。
干過家務的都知道,有時候在房間與房間之中穿梭急了,手臂就會不自覺彎起來,一是走得太快得保持平衡,二是提前擺好下一個動作的姿勢,有利于節省時間和能量。

這個時期,顧念走起路來都是輕盈的,看起來像是腳尖先著地。

△ 該說不說,這個家還是有點太空曠了
在還沒被戳破家庭主婦夢時,顧念心情輕松、安心相夫教子,盡全力做好丈夫的后盾,不給他添麻煩。
從丈夫的笑臉和鄰居的和善來看,顧念這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好。
她是輕松而輕盈的。
可這份輕松,太容易被打碎。
顧念丈夫被逮捕,鄰居家的 " 好朋友 " 立馬把看熱鬧的兒子往回推。
她茫然望向遠方,雙手交握,左右搖晃,臉上的幸福感一下沒了,只剩無措。

這時的打擊還不是致命,頂多,是讓家庭失去收入來源。
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直接把顧念錘入深淵。
旁聽丈夫的庭審,檢方指控丈夫接受合作方的性賄賂。
雖然他否認性賄賂,但間接承認了婚外情。
這在法律量刑上有高低,但于顧念,是更強烈更沖擊的背叛感。


這時,顧念走路依然輕。
但臉和身體,比無言多說了一個字:
忍。

離事發地越遠,她越忍不住。
從法院出來,步伐加快,整個人更皺了,震驚和心痛快要傾瀉。

生活沒有給顧念太多選擇,家里的別墅眼看要斷供,來不及整理心情,就得承擔起重擔。
被好友豐盛(黃曉明 飾)引薦進他合伙的律所,第一天開會就遲到了——
雖然是因為沒人告訴她換了會議室。
此時,要表現顧念的 " 慌 ",袁泉沒有風風火火一路狂跑,而是踩著高跟鞋,一邊張望,一邊趕路。
畢竟在家穿慣了好走方便收拾的平底鞋,時不時要趔趄一下。

到走近會議室,她刻意放慢腳步,輕手輕腳進入。
等站定了,和好友眼神交流過,確認無人注意到的時候,顧念才敢輕輕喘了口氣。

就這小小的一個細節說明什么?
她不是毫無社交經驗、咋咋呼呼的純菜鳥,而是了解一定職場規則的人。
顧念只是闊別職場十年,不是從未進入職場。
這也為她之后,能在案件中迅速找到突破口做了鋪墊。
等到后面,顧念成功突破了幾個案子,她的步伐也逐漸變得有底氣起來。
開始敢甩開步子大步走。
只是,離真正的 " 大佬 " 還有一段距離。
這個階段的顧念,在頂級律師圈還遠未站穩腳跟。
但邁出了讓她舒口氣的一步——
負責的案子被她找到關鍵證據,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此時,顧念走路保持低速,眼睛平視,帶著點謙遜。

沒用大白話的傻臺詞幫顧念說,袁泉就是能讓這些小小的肢體語言,將重返職場的主婦心態演繹得精準。
看劇的時候,Sir 的目光總是離不開袁泉。
她身上的戲,始終是連貫、層次清楚的。
哪怕只是作為背景板為對手演員搭戲,你都能看到她的肢體在給反應。

劇,目前還在播。
Sir 相信,隨著顧念成就的解鎖,她的形體表演會再進入另外的層次。
為什么 Sir 那么篤定?
那么多年來,再小的角色,袁泉都能賦予獨一無二的靈氣。
《心花路放》,本是一出男人主打的喜劇。
袁泉演的康小雨,角色單薄得就像一個符號——前妻。
但只要鏡頭給到袁泉,哪怕一個,也夠了。
康小雨坐在電腦前,聽著前夫的歌發呆,突然,流出眼淚。
淚水先于她的意識。
用手摸臉時才發現流淚,趕緊抹掉。
震驚,惡心,然后臉上閃過無奈的笑。

《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電影明星,吳小姐。
戴先生從她丈夫的手里搶她,許男人 " 安全、不辛苦、有保障 " 的工作。
她不從,丈夫卻答應了。
從丈夫狡辯到原形畢露,鏡頭始終對準她。

機位卡在了袁泉肩線下一點的位置,表演空間僅限五官。
8 分鐘,將一個女人心冷的全過程完整交付。
見丈夫有心解釋,她姿態緩和,低眼送出臺階。
我們也可以過好自己的日子

可惜這臺階丈夫不下,吳小姐只好亮出殺手锏,賣慘。
他說沒關系,說:我的心,始終和你在一起。
她知道這是一句謊話——她懂了,心灰意冷了。
反應卻是低頭笑,越笑越苦,笑完搖頭。

她其實早就知道,奇跡是問不來的。
丈夫起身,二人對視,她仿佛對峙般靜止。
直到負心人走了,她才肯落淚。


抬眼到落眼的短短幾秒,形成一個眼神冷卻的周期——
靜中有猛獸,熱里能藏冰。
黃渤曾經分析過袁泉的表演方式。
袁泉是那種轉個身一秒鐘就可以切換情緒的演員,每個動作都有六個方面、七層角度、八種表演。
說到這,Sir 又想到《玫瑰之戰》里,也有一段類似的情緒,都是用強大的肢體控制力壓下內心的掙扎與絕望。
被捕入獄的丈夫需要一天的不在場證明,顧念回憶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后,猛然發覺,丈夫那天,錯過了女兒的表演,只為和小三看一場電影。
而自己,還為他回家時帶了副耳環而感動。
殊不知,丈夫也給小三買了一副一模一樣的。
震驚、憤怒、反感。
但出于良心,她仍然決定去找小三要當天出游的證據。
找證據首先要問的,就是首飾的事。
顧念冷靜得像庭上的法官。
親耳聽到首飾的來歷,她也只是閉了下眼。

越往后問,真相越殘酷,看到兩人恩愛照片的第一眼,顧念的表情隱隱變了。
非常微小,由于低著頭,我們只能看到她頭皮一動。

繼續翻,她再也不忍看,逃避似地轉臉,回過頭來時,眼里已經噙滿淚水。
本著專業精神,顧念使勁睜著眼睛不讓淚水流出,強忍著痛苦看完證據。
直到——
親眼看到丈夫的不忠,徹底死心,而回去路上才第一次昂起了頭。



這種強大的肢體控制和情緒表達,Sir 認為已經不完全是 " 技巧 "。
更是技巧純熟后的一種心境的外化。
尤其在這部集合袁泉、俞飛鴻、黃曉明,聚焦 " 人到中年 " 的《玫瑰之戰》里。
盡管劇情上存在不少國產職場劇套路的慣性。
可它的選角設置卻在市場中顯得珍稀——
不止肯定了作為社會角色的中年女性的價值,同時將袁泉站到了劇力交戰的風暴眼上,展現出一種更真實的女性姿態。
她像一把溫柔、沉默的小刀子剪掉不夠合理、不夠真實的枝蔓,是一種更袁泉,更圓潤地吶喊:我可以做到更好。
真正的 " 玫瑰之戰 " 才剛剛開始。
就像袁泉的班主任常莉那時候也預言:她不會突然紅,她屬于那種逐漸紅起來的演員。
甚至她自己,也是帶著這種柔韌的信念走到現在,演到現在。
年齡不是桎梏。
好戲。
永遠在后頭。
老師說我還不夠刻苦
我聽了心里非常難受
因為我覺得已經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不管怎樣
我還是要更加刻苦

△ 袁泉家書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北野武術大師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b52cc8e9f097a3908e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