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機友們這兩天,有沒有看到這么一則新聞:
一款高仿 iOS 的安卓啟動器,下載量超過了 5000 萬

所謂 " 啟動器 ",別看名字好像很牛掰,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安卓手機解鎖后,進入到的那個界面(桌面)。
如果是年紀稍大一點的機友,應該都對這玩意不陌生。
所以,當機哥看到這則新聞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震驚,第二反應是詫異,第三反應是直呼牛 X。
就連網友都直呼絕絕子。

原因當然不是啟動器,而是它后邊那坨數字。

畢竟,隔壁同樣是高仿 iOS 的啟動器,下載量基本都是百萬頂天,能達千萬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此情此景,機哥也不由得想起一位男子的豪言:
當年陳刀仔,他能用 20 塊贏到 3700 萬,而如今,這款 App 用 20 兆贏到 5000 萬 ...
似乎,也不是什么問題。

毛問題的話,那先說說怎么下載這款 App。
雖然它是在 Google Play 上的產品,但其實咱們只要在某度上搜一下,都能搜得出完整的 APK。

至于原因,懂的都懂。

機友們只要多點心眼,甄別軟件的真假就行,別下載到個什么 XX 寶的套娃 App 就好。
至于真正決定咱們體驗的,還得看手機廠家們的臉色。
畢竟,也不是誰家都支持第三方啟動器。
像華為老早就不行了。

如果機友們很幸運,所用手機的廠家允許更換默認啟動應用的話。
那在下載完成后,我們就可以到「設置」的「默認應用」里,將原本默認的系統界面切換成 iOS Launcher。

注:進入「默認應用」的路徑各家可能不同。
切換好后,咱們就能在安卓手機上,體驗到 " 極致 " 的 iOS 啦 ~

有一說一啊,「Launcher iOS 16」的界面細節,做得是真的到位。

不論是 UI 清晰度、還是流暢度,都講究個 " 原汁原味 "。
就比如這張,機友們認得出上下兩張,哪張是高仿,哪張是原生 iOS 嗎?

像 iOS 會動的小時鐘它都學過來了,這波很細節。
不僅如此,就連 iOS 上飽受好評的「資源庫」,該給的也都給到了。
嗯 ... 這個還是算了吧。

總之就界面來說,如果旁人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認出這是臺安卓手機。
機哥單方面宣布:年輕人的第一臺 iPhone,就是它了。

至于唯一出戲的,可能就是沒有正面最具辨識度的劉海了吧 …
So,這波還得是米 8 用戶賺到了。

很快,很快啊,我就掏出小米手機,給它裝上了這個 App。
整個體驗下來,機哥覺得,雖然它在細節層面還是沒有 iOS 極致,但整體還是能達到 iOS 的 78% 水準。
說人話就是:能用。

當然,如果只是一味復原 iOS,那顯然是對不起它這高達 5000 萬的下載量。
它雖然是以模仿 iOS 為生,但也不是一味地照抄。
就界面的可選設置功能來看,它可謂是"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方方面面里,都是將 iOS 與安卓融會貫通,機哥我乍一眼望去,盡是咱中國的 " 中庸之道 "。

像改圖標、改名字什么的,都不用機哥多說。
蘋果用戶饞了 10 年的功能,在安卓這兒統統都是基操好吧。

又或者是最樸實無華的 dock 欄。
全面屏版、非全面屏版、甚至是三大金剛鍵的選項都考慮了進去。

不管你是來自天南還是地北,吃咸豆腐腦也好、甜豆腐腦也罷。(甜豆腐腦 YYDS
哪種操作習慣的用戶,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而不是被迫習慣 iOS 那 " 反人類 " 的操作邏輯。
畢竟,絕大多數下載仿 iOS 啟動器的安卓用戶,只是單純圖人家圖標好看而已,費不著這么大動干戈。

安卓用戶真的很想要 iOS 的 UI...
又或者,他是入 iOS 坑前的試水。
好吧,藍星上又少了一名三星用戶。

在用 iOS 之前,我在我的三星手機上下載過這玩意,來提前適應外觀 ... 而且我很喜歡這個外觀,于是我入了 iOS 的坑,我給過它(三星?)機會,但我再也回不去了。
當然,雖說五千萬下載量是很驚人,但放在全球 26 億安卓用戶基數這兒,似乎也就沒那么明顯了。
這款 App,自始至終都是 " 少數人 " 的快樂。

只是話說了這么多,怎么也繞不開這么一個問題:
它真的是最適合安卓用戶的 iOS 啟動器嗎?
機哥覺得,也不是。
因為就機哥這段時間的體驗來看,它依舊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高情商)
要說機哥最不能忍的,是它連 iOS 返回動畫都沒有做完善,好像還會和安卓本身的返回動畫產生沖突。
怎么,左手和右手還打起來了?

機哥切換回自帶 UI 后,又覺得這也不像是安卓返回動畫的問題。

也就更別提在左右滑動時,安卓的操作邏輯和蘋果的操作邏輯間的精神錯亂。
一趟使用下來,大毛病沒有,倒是這些零散的小毛病最令人惱火。
總之,機友們如果真想體驗 iOS 的 UI,倒不如去官方的主題商城里,下載個類 iOS 的全局主題包。
甚至某些廠商就專門有仿 iOS 的 UI 界面,供用戶自由選擇。
這些主題包都有一定自身優化,至少從割裂感程度、操作邏輯上來說,既養眼還不違和。

說到底,就是官方出面,哪還有這些第三方撒野的地兒 ~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做 " 主題包 ",才是這些廠家們最初的本行呢。
比方說小米。
小米手機 1 代,于 2011 年 8 月 16 日問世,然而第一版 MIUI,早在 2010 年 8 月就已經發布了,早了足足一年。

又或者,是至今仍被網友津津樂道的錘子 SmartisanOS,也是 Smartisan T1 發布前一年出生。

在自家手機上市之前,它們所做的這些,無一不是給其它友商做適配,也就是所謂的 " 打零工 "。
機哥也不禁想起,在那個全民刷機的年代,咱買新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各式各樣的 Launcher,以及各大廠家自己設計的 ROM。
什么一加手機裝 MIUI、小米手機刷錘子 ROM,這些在如今看來很 " 魔幻 " 的行為,在那個歲月里都是基操。

當然,如果你要問這刷來刷去有啥用嘛 ...
回過頭來發現,似乎除了好看,也確實沒啥用處。
但只要快樂,不就夠了嗎?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4f69e8e9f0948456b5b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