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案終于有了一個結果。
警方不僅給出了,這次燒烤店騷擾毆打事件的調查細節。
還將陳某志為首的惡勢力,這十多年來的犯罪事實扒了出來。
10 年來,共計刑事犯罪 11 起,行政違法 4 起。
總共涉案 28 人被提起公訴,包括燒烤店打人者 9 人,還查處了「保護傘」相關公職人員 15 人。

歷時兩個多月,總算是給了當地諸多的受害者一個交代。
希望這些猖狂的不法分子,可以得到重判。

有些人在保護傘下,為非作歹。
也有些人在「天使的外衣」下,喪盡天良。
我們不能忘了,前幾天另外一個備受關注的案件。
醫師劉翔峰涉嫌嚴重違法,正在接受調查。

劉翔峰是誰?
國內知名三甲醫院,湘雅二院的副主任醫師。
8 月中旬,劉翔峰被多名網友舉報「醫德敗壞」。
其中列舉了諸多翔實細節,令人咂舌。

例如因為誤診,把患者正常腸子給切了。
為了賣止血藥,去產科「借」血,欺騙家屬。
還給已經無力回天的晚期腫瘤患者做手術。
總之,為了搞錢無所不用其極。

這何止是瀆職。
這分明是殺人!
很難想象,這種事會在今天的中國發生。
看到這,魚叔不禁想起來一部 17 年前的國產神劇。
早在那時,它就將醫療系統的黑幕扒了個透——
《紅十字背后》


在大部分影視劇里,醫生都被刻畫成救死扶傷的光明角色。
港片里,陳小春、鄭伊健主演的電影《辣手回春》,曾揶揄了一把唯利是圖、不負責任的醫生。
病人來了,相互推諉。
時間一到,爭先下班。

不過,《辣手回春》最多也就算是諷刺喜劇。
而這部內地劇《紅十字背后》才是真正揭露黑幕。
看過的人,紛紛 5 星走起,大呼牛 X。
還有人驚嘆,這么大尺度的劇居然還沒被封。


劇集開場 3 分鐘,就足夠把你震懾住。
唔哩 ~ 唔哩 ~
一輛救護車,在夜色中沖進某第一醫院。
救護員一邊把產婦送往病房,一邊問病人家屬要錢:
「兩百!」

家屬一聽急了,自己打的過來也才 10 塊,怎么救護車這么貴。
剛準備反駁,對方嫻熟的話術已經頂了上來:
「這是物價局定的收費標準,你可以去查」

家屬吵吵了幾句,急吼吼扔下兩百塊便走了。
救護員拿了錢,正好遇到婦產科副主任。
兩人開啟了閑聊。
主任:
「今兒收入不錯嘛」

救護員客氣的回道:
「多給你們送幾個,也增加你們的提成
大家一塊發財」

一旁的護士眼紅了。
白天黑夜地在醫院里忙,還不如救護員送幾個病人提成多。
救護員笑嘻嘻地回到:
「慢慢來嘛,讓一部分先富起來」

原來,這急救車便是這第一醫院的「托兒」。
只要有急診病人,不論遠近全拉到這來。
200 塊的出車費,救護員能拿到一半。
相應的,病人多了,醫生和護士的提成也更多。

一個救護員,一個醫生,一個護士。
三個醫療系統重要環節的代表,開口閉口全是錢。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大公司做生意。
不過這話也沒錯,在一些醫生眼里,醫院就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既然是生意,門道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有的醫生,一點小病也能開貴藥。
一個父親帶著孩子來看病,孩子有點咳嗽。
門診醫生簡單看了后,果斷開了診斷書。
上呼吸道感染,打一個禮拜針,用最新消炎藥。

父親有點疑惑,這么小的病,一般吃點藥不就行了么。
醫生立刻不耐煩:
「你會治還是我會治」

父親點頭稱是,趕緊去拿藥。
路上正好遇到在醫院當值的表妹。
表妹看了眼處方,無奈的笑了,領著他去找另一個醫生。
一看,根本沒大事,吃點普通藥就行了。

同一個病人,兩個醫生,兩種結果。
連醫生自己都說,這年頭不找熟人不看病,是有道理的。

開貴價藥,還算有跡可循,好歹也能真治病。
有的醫生,干脆空手套白狼。
一少婦感覺不適,去第一醫院基因診療中心做檢查。
誰知醫生說,她有淋病,應該是被丈夫傳染的。

第二次,丈夫也跟過來了,明確說自己沒有癥狀。
醫生卻說,男性生理構造不一樣,很可能在潛伏期。
然后大筆一揮,開了一萬多塊錢的高價特效藥。
還給他們科普了一下淋病發展史,說的有鼻子有眼。

單子開完,丈夫反復確認診斷結果無誤,笑著道謝。
下一秒就一腳把醫生踹到了地上。
原來,他們已經去省防疫中心再次檢查過,兩人根本什么病都沒有。

這部劇并不夸張。
現實中,劉翔峰的生意算盤,更加打得啪啪響。
對于急診病人,頻繁進行機器人手術,中飽私囊。
為了夸大病情,他還用其他重病患者的結石、血液來冒充自己病人的。
在這些匪夷所思的操作下,劉翔峰每個月有近數十萬的灰色收入。


如果說過度治療只是謀財。
那人浮于事、技術不精導致的誤診,則完全是害命。
《紅十字背后》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患者頭部遭到重擊,入了急診室。
主治醫生要求立刻做腦部 CT,不容耽擱。

護士和家屬火速推著病人去 CT 房。
可把 CT 房的門敲破了還是沒人應。

鏡頭一轉,畫面對著 CT 房里。
原來屋里有人,三個技師正圍坐在一起打牌。
一個人手頭正旺,拉住了其他人,怎么也要玩完這一把。

門外人急得要死。
門內人卻優哉游哉,還自我安慰道:
「做 CT 能有多著急,先不開」

終于,10 分鐘后,技師們才慢慢打開門。
面對患者的抱怨,他們還振振有詞:
「穿衣服、準備機器都要時間,你們急也沒用」

CT 好不容易做完了。
片子拿給醫生一看,卻啥事沒有。

主治醫生盯著片子沉吟了半天。
只對技師說了一句「馬上重拍」。

技師一頭霧水的回到 CT 房,伙伴還揶揄:
這主任可真「絕」,連 80 塊錢的拍片子提成都得搞 2 份。

然而,第二次的 CT 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
病人顱內出血,情況危急,必須馬上做手術。
原來,剛剛是技師拿錯了片子。

一個小失誤,差點延誤了病人的治療時機,但有些人就沒那么幸運。
一個產婦半夜來看急診。
她的腹部剛有一陣鈍痛,但現在又沒了。
婦產科醫生認為沒大事。
以防萬一,還是讓他們做個 B 超看看。

于是,丈夫推著妻子繞了大半個醫院。
樓道里這邊關門,那邊此路不通。
七拐八拐到了 B 超室,卻大門緊閉。

二人只能原路返回。
醫生也沒辦法,只說讓孕婦好好休息就離開了。
誰知,半夜孕婦突然暈倒。

一做檢查,是大月份宮外孕。
前夜鈍痛就是明顯征兆,可卻被醫生忽略了。

孕婦立刻被推了進手術室。
醫務人員把丈夫拉到一旁,啥也沒說,給了張通知單就讓他簽字。
「你快簽,我們現在必須抓緊時間」
丈夫一頭霧水,啥也搞不清楚。
但情況緊急,只能草草把字簽了。

手術做了,但人卻還是沒能搶救過來。
前一秒還看起來好好的妻子,突然就沒了。
丈夫認定,這是醫生失誤造成的醫療事故。
可醫院認為,丈夫簽了字,就承擔全部責任。
這下丈夫有理也說不清。

17 年過去了,類似的事情仍然在重演。
根據舉報人對劉翔峰的指控:
他曾在做不完全性腸梗阻手術時,找不到腸梗段。
為了掩蓋失誤,他便切下正常腸管拿給病人家屬看。
并哄騙親屬在責任書上簽字,讓他們承擔一切責任。
此外,他還常安排進修醫生替自己主刀,拿病人的生命健康開玩笑。
病人經過他的手,沒病變有病,小病變大病,大病反倒被延誤。
這已經不能用「醫德敗壞」來形容了。
簡直是喪心病狂,草菅人命。


然而,如此黑心的醫生,卻在醫院橫行了二十多年。
網絡上稱,劉翔峰在整個長沙臭名遠揚。
舉報他的人不計其數,且多為劉翔峰身邊的熟人。
舉報細節翔實,絕對有理由將他定罪。

但一路走來,劉翔峰不僅沒有被調查,反而升職加薪,混得風生水起。
期間,他還曾被領導保舉為入黨候選人。
結果在投票過程中,被投全體反對票,堪稱一大名場面。

此外,劉翔峰還曾多次被樹立為優秀典范。
在湘雅醫院官網上,有不少吹捧其醫術精湛的文章。
與如今網上鋪天蓋地的舉報內容天差地別。

劉翔峰一個副主任,為何能在醫院一手遮天?
這么多人常年在當地舉報,為何全部石沉大海?
種種疑問,不由得讓人深思。
《紅十字背后》中,曾對醫院黑幕的成因進行了深層次剖析。
上文中,將少婦誤診淋病的第一醫院基因診療中心,其實只是一個醫院對外承包的私營診所。

診所只需每年向醫院交一大筆承包費即可。
其他的經營、財務一概獨立,醫院也管不著。
很多患者沖著第一醫院的牌子去看病。
殊不知,坐在里面的其實是黑心的江湖郎中。

此外,這些承包人之所以能屢次出事故而不倒,是因為他們與院長有深厚的利益輸送關系。
背后有人,自然好辦事。
只要病人不鬧大,只能自認啞巴虧。

至于亂開藥,亂做手術的現象。
原來是醫生與醫藥公司沆瀣一氣。
醫藥代表將劣質藥冒充好藥,高價賣出。
醫生在開藥時再隨便添幾筆,多吃回扣。
層層轉嫁,最后患者多出了錢,病還不一定能治好。
而醫藥公司背后的保護傘,正是當地的衛生局局長。

醫院將科室外包,醫生亂吃回扣。
再加上官員包庇,以及缺乏監管。
在這樣「收益至上」大環境下,救人變殺人,手術刀變屠宰刀,人性之惡被無限放大。

反觀劉翔峰,他的惡絕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惡,更是整個當地醫療系統缺乏監管的縮影。
其背后很可能有著強大的權力關系網。
如今,相關部門已經展開了調查。
期待可以盡快給大眾一個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劉翔峰的惡劣影響,他所在的湘雅二院已經被許多人一棒子打死。
「湘雅趕緊關門吧,營業更丟人」

在魚叔看來,這大可不必。
中國的醫患關系本就脆弱不堪。
如今劉翔峰案件的爆出,更是雪上加霜。
但正如電視劇《紅十字背后》一樣,并沒有對所有醫生進行一邊倒的批判。
相反,它也刻畫了許多在不正之風下仍堅持初心的好醫生。
對于一些故意醫鬧的病人家屬,也做了客觀描述。

現實中也一樣。
除了劉翔峰這顆老鼠屎外,整個醫療行業還有很多兢兢業業的從業者。
而嚴懲壞醫生,正是為了保護好醫生。
很多網友也在評論區表示,自己曾遇到過不少好醫生。
不管怎樣,湘雅還是很多疑難雜癥病人最后的希望。

正因如此。
劉翔峰被抓了,但藏匿深處的「劉翔峰之流」們,亦不能再逍遙法外。
希望這些深根在醫護行業的毒瘤,都能借此通通鏟除。
我們,拭目以待。

全文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ce2ce8e9f092b2a0a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