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電影,Ⅲ級片是無法被忽視的重要一部分。
因為在上世紀,它可謂是帶動了整個香港影視行業的發展;
尤其到了八九十年代,很多名導紛紛 " 下海 ",為娛樂圈輸送了一位又一位絕色佳人:李麗珍、舒淇、邱淑貞、翁虹 ......
并造就了無數經典。

此時,或許有人想到了,提升廣大直男審美的王晶。
但今天,廠長想說的是另一位很少被提到的導演——邱禮濤。
以重口味著稱的《人肉叉燒包》系列,就出自他之手,他更憑此片角逐金像獎。
正如你所見,他似乎沒什么禁忌。
血腥的鏡頭、露骨的場面,諸如此類的隨手就來,這促使他的作品臨近上映時,總是被審查機構貼上 " Ⅲ級 " 的標簽。
不過,好處是,咱們觀眾看得過癮,爽!
更重要的是,還有福利呦。
《驚變》
廠長敢自信的說,本片可能不是邱禮濤評分最高的,但一定是最受男性朋友歡迎的一部電影。
為啥?
想必,在看文章的老司機們,心里都懂。
因為本片有個最大的噱頭:這是溫碧霞職業生涯中,唯一一次獻身。
在 90 后眼中,溫碧霞最經典的角色,是 01 版《封神榜》里禍國殃民的妲己。
劇中,她擁有蛇蝎心腸,而對比以往的 " 妲己 ",她將其媚惑的一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把時間往前推,在 90 年代初期的香港,提起圈內女星,一個是朱茵,一個則是溫碧霞。
當時,正當紅的她,散發著風情萬種的熟女魅力。
這股魅力,延續到片中——
只見她的大紅唇,微卷長發,白皙的皮膚,貼身的裙子盡顯她的身材曲線,使得她女人味兒十足。
這樣的溫碧霞,作為英雄難過美人關里的由頭,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較之溫碧霞的游刃有余,與她搭戲的影帝任達華,倒顯得拘謹、青澀一些。
但也正因如此,兩人翻云覆雨的鏡頭,在狂野的氛圍中,又彌漫著一股清純、曖昧的氣息。

不過,能讓廠長時隔 26 年,再把本片拎出來推一波,自然不單單是因噱頭,它自有出眾的地方。
比如爛片,只會賣弄低俗。
而本片,撇開那段情欲戲,故事本身就足夠精彩,一開場,就吊足了觀眾胃口。
在熱鬧的香港街區。
突然,從天而降一名女子,她狠狠地摔在停在路邊的一輛車上。
目測,當場死亡。
這是場意外?
還是謀殺?

目前,盡管無法判定,但女子的死,肉眼可見的疑點重重。
首先,該女子墜落時,渾身一絲不掛。
于情于理,人在選擇自殺的時候,即便不精心打扮一番,也必定不會選擇如此不體面的離開人世。
其次,她牽扯有感情糾紛。
據警方調查,該女子已婚,丈夫名叫阿東。
兩人感情狀況不佳,正處于鬧離婚的狀態,而罪魁禍首,正是女子的直屬上司,大老板林國財。


阿東說,兩人自結婚后,一直關系很好,直到她當了林國財的秘書,他們搞在了一起,妻子才被勾的迷三道四。

然而,針對這婚外情,林國財有不一樣的說詞。
他稱一切是子虛烏有,更何況,他家里還有一位貌美如花的賢妻可怡。
有佳人伴隨左右,又有可愛的兒子,林國財認為自己已然是人生贏家,何必和一個小秘書糾纏不清。

雙方各執一詞,讓這段婚外情顯得撲朔迷離。
再加上,女子的家中留有一封遺書,內容寫,她因自覺對不起家庭,選擇離開人世。
最終,警察初步判定,這是一起自殺事件。

女子的死,告一段落。
然而,至此,一出好戲,才剛剛拉開帷幕——
沒過幾天,林國財和可怡、兒子剛出門,就撞上一蒙面男子,他將可怡和兒子擄走,囚禁在一艘游艇上。
可怡在與男子糾纏的時候,將其頭套摘到。
你猜怎么著?
綁匪竟是阿東。
阿東的目的很簡單,一是,想給林國財點教訓;二是,借機狠敲一筆竹杠,他張口就是一千萬。
聽了阿東的話,可怡不僅沒責怪他,反而有些同情這個男人。
當然了,重點是可怡也不相信林國財的說辭。

按照計劃,阿東以匿名身份,給林國財提供了交易時間和地點。
另一邊,林國財私底下報警,和警察商量好了對策,交易日他先提著一千萬現金去接頭,便衣警察則暗中尋找時機,抓捕綁匪。
可到了當天,不僅人沒抓到,錢還被阿東給搶走了。
只是,阿東打開袋子一看,里面只有一張鈔票。

這下,阿東急了。
同時,可怡也急了。
畢竟,她認為丈夫完全不重視自己,竟然連一千萬都不舍得拿,萬一自己被撕票了怎么辦?!
于是,從這里開始,一場無休止的猜疑比賽開始了。

善良的阿東,最終放了可怡和孩子。
回家后的可怡,內心寫滿了對林國財的不信任。
尤其有天,她開車的時候,發現剎車失靈,差點兒一命嗚呼。
隨后,她去車行檢查時,師傅告訴她,前不久,她丈夫剛拿車來這里修理過。
難道,林國財想害可怡?

這邊,可怡覺得林國財想害她;
那邊,林國財好似驚弓之鳥,各種提防可怡。
比如可怡特意給他煲湯,他就覺得湯里肯定被下了毒藥。
于是,他趁可怡不注意,將湯送給了保姆喝。
完事,他還三更半夜去確認保姆,是否還健在。

講真,這兩人不愧是夫妻。
廠長印象很深的一幕是——
夜里,兩人躺在一張床上,卻都在裝睡。
她幻想他想掐死自己,他幻想她拿刀朝自己砍來。
可以說,影片恐怖驚悚的氛圍中,又透著一絲諷刺,讓人發笑。

與此同時,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愈發能感受到,為什么本片名叫驚變。
因為整個故事,懸念迭起,幾次轉折。
在導演 " 處心積慮 " 地引導下,對于阿東妻子的死,時而被認為是自殺,時而被認定是他殺。
至于兇手的身份,也在幾人中間反反復復。
先是林國財。
他確實殺機很重,因為他的身家幾乎全仰仗可怡的父親,因此他不希望婚外情被曝光。
包括后續,他一系列針對可怡的陰謀,仿佛坐實了他想謀財害命的想法。

再者是阿東。
雖說他看著像個老好人,剛開始,對妖嬈性感的可怡,非但沒有非分之想,對她還處處體現著紳士的照顧。
但他終究是個綁匪。
并且,他在和可怡敞開心扉,站在同一個戰線上對抗林國財的時候,經過他的一番游說,可怡竟然答應立遺囑,將自己的遺產留給兒子,并授予阿東監護人的身份,讓丈夫一分錢都不得到。

兩個男人,到底誰是黑?誰是白?
無論結果如何,很多人在看的時候,最心疼的莫過于可怡。
要知道,她在片中總是處于弱勢的一方,她的眼神中透著不安,害怕自己人財兩空,連命都搭進去。

但,在這里廠長要再次重申一下片名:驚變。
是的,不到最后,你永遠想象不到結局。
當林國財的陰謀一敗涂地,阿東為了可怡只身前往酒吧,干掉林國財的那一刻,我們才驚覺——
真正笑到最后的人,或許是可怡。
她用自己的柔弱當掩護,利用阿東的心軟、林國財的貪心,導演了一出 " 小三跳樓身亡,丈夫作惡得報 " 的戲碼。

原來——
秘書是她推下去的;
與阿東發展成親密戀人,是她刻意的;
林國財種種陰謀,是她故意透露給阿東的;
......
好家伙,瞬間頭皮發麻了有沒有。
最可怕的是,最后是阿東承擔一切罪責,可怡全身而退。

講真,這個故事,當真是印證了片中反復出現的臺詞," 紅顏有錢,非常兇險 "。
是的,原來導演早早就給我們暗示了結局。
但,相比人心的可怕,廠長從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片唏噓。
畢竟,圍繞這起 " 婚外情 " 引發的血案,沒有人是贏家。
阿東失去了自由,林國財丟了性命,而可怡的兒子在她實施的計劃中,意外被車撞,當場死亡。
確實,做人吶,別總想著算計誰;
因為算計來算計去,累的是自己,傷的也是自己。
世間所有事,有因必有果。
所有算計,終有一天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db9f58e9f0963e2130c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