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2011 年,當谷歌方面發(fā)布 Android 4.0 系統(tǒng)時,他們不僅帶來了(相比此前的 Android 2.x)全新設(shè)計的界面,同時還在這一版本中內(nèi)置了不少對后來整個業(yè)界影響極其深遠的功能。
比如說,我們?nèi)咨畲饲熬驮峒埃缭谠摪姹局泄雀杈鸵褜崿F(xiàn)了 " 人臉識別解鎖手機 " 這個功能,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2D 人臉識別不夠安全 " 這個問題其實就暴露了出來。

又比如說,現(xiàn)在大家司空見慣的 NFC 卡模擬、NFC 刷卡支付功能,差不多也是從 Android 4.x 時代開始逐漸普及,因為在此之前,極少有機型配備了 NFC 硬件。但自從 Android 4.0 后,NFC 便逐漸成為了安卓機型的標配,到現(xiàn)在則幾乎已經(jīng)隨處可見。
除此之外,在 Android 4.0 里,谷歌方面還統(tǒng)一了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用戶界面,并首次賦予了設(shè)備 " 根據(jù)不同屏幕尺寸大小自動調(diào)節(jié)界面布局 " 的功能。當時,這個功能也促使華碩方面帶來了極具創(chuàng)意的 " 變形手機 " 產(chǎn)品。而從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這一界面自適應(yīng)理念,自然也可以看作是如今手機投屏、"PC 模式 ",乃至折疊屏設(shè)計的基石。

不過相比這些的功能,今天我們?nèi)咨钜獊砹牧牡模瑒t是 Android 4.0 上一個當時被寄予厚望、如今卻將被谷歌徹底 " 干掉 " 的功能。而它的名字,就叫做 Android Beam。
Android Beam 是什么?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基于 NFC+ 藍牙的文件傳輸技術(shù)。按照這個功能的說法,兩臺具備 Android Beam 功能的機型只需相互 " 碰一下 "、就能自動配對,之后便可以直接無線傳輸文件。

乍看之下,是不是覺得這個功能設(shè)計得還挺方便的?的確,在 Android Beam 誕生前,兩臺手機間要想進行文件無線傳輸,最麻煩的其實是 " 配對 " 這一步。無論是通過藍牙進行配對、還是通過 WiFi 進行點對點傳輸,用戶首先都得打開相應(yīng)的無線開關(guān),搜索到需要配對的對象,然后有時候還要輸入配對密碼,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出錯,輕則配對失敗需要重來、重則可能誤連接到其他手機上。
相比之下,Android Beam 最大的創(chuàng)意就在于,它用兩臺手機之間的近距離 " 觸碰 " 操作,取代了繁瑣的搜索、配對、確認過程,無疑大幅簡化了手機間傳文件的操作難度。
然而在看似便利的設(shè)計背后,Android Beam 也有一些難以回避的短板。首先,Android Beam 本身所依賴的 " 一碰配對 " 這個 NFC 功能,在許多機型里被設(shè)計為了一個獨立的、不同于 NFC 的開關(guān)。

Android Beam 的開關(guān)是獨立的,僅開啟 NFC 往往并不能使用
這是什么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用戶要想使用 Android Beam,就不僅需要打開手機的 NFC 開關(guān),還要額外打開一個專門的 "Android Beam" 開關(guān)。當然,這樣的設(shè)計雖然多少有安全性的考量在里面,但實際上也在無形中將 Android Beam 的操作步驟變得又復雜了一點點,對于許多用戶來說門檻又高了那么一點點。
其次,雖然前文中已經(jīng)提及,Android Beam 可以實現(xiàn)便利的 " 一碰傳 " 體驗,但請注意,NFC 本身是不具備高速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的,所以它在這個功能里扮演的,其實僅僅只是 " 簡化配對 " 這一步而已。真正到了傳輸文件的時候,兩臺手機還是要通過藍牙進行的數(shù)據(jù)交換。
這也就意味著,看似方便的 Android Beam 卻有著相當尷尬的實際傳輸帶寬。說它慢,24Mbps 的(藍牙)帶寬在 2011 年其實也不低;但要說它很快,那么平均 2MB/s 的傳輸速率,則又意味著真要用它來傳輸視頻什么的大文件,還真得等上好久才行。
更為 " 糟糕 " 的是,這么一看,Android Beam 就屬于典型的想法很好、但技術(shù)細節(jié)沒能做好的功能。所以這也就給了各大手機廠商、甚至是第三方開發(fā)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進行針對性改進的可能。

比如說就在 Android Beam 誕生后不久,三星方面就搞了個似是而非的 "S Beam",盡管同樣是基于 NFC 快速配對,但不同的卻是將傳輸部分的協(xié)議從藍牙換成了 WiFi。以結(jié)果來說,"S Beam" 的體驗當然也就吊打了 Android Beam。
況且站在手機廠商的角度,Android Beam 的 " 先進之處 " 無非就是簡化了設(shè)備配對,但卻要求手機必須標配 NFC 模塊才行,如果給中、低端設(shè)備也裝上 NFC,顯然會增加成本。因此這也進一步 " 促進 " 手機廠商爭相研發(fā)不依賴于 NFC 配對,同時傳輸速率更高的無線文件分享能力。
于是乎,在隨后的短短幾年時間里,就出現(xiàn)了各種 "XXDrop"、"XX 閃聯(lián) "、"XX 快傳 " 獨立 APP 的面世。與 Android Beam 相比,它們有許多顯著的優(yōu)點,比如硬件成本更低、傳輸速率更快,只兼容特定品牌的機型(對于手機廠商來說,這當然是優(yōu)點)等等。
很顯然,面對這樣的局面,谷歌自己想必也明白,再繼續(xù)堅持 Android Beam 實在是沒什么意思了,反而還可能是給他人做了嫁衣。為此,他們先是在 Android 10 中默認隱藏了 Android Beam,到了最新的、正在開發(fā)中的 Android 14 中,似乎更是打算 " 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從源代碼層面徹底刪除這個功能。

在 Android 14 的開源代碼中,Android Beam 將被永久且徹底地刪除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目前有那家廠商自行開發(fā)、基于 NFC 的魔改 " 一碰傳 "、" 一碰連 " 功能中,使用了源自 Android Beam 的開源代碼,那么到了 Android 14(準確來說是 AOSP14)時代,就只能要么自行編寫相關(guān)代碼、要么就必須放棄這一功能。
從這一點來說,谷歌方面對于 Android Beam 的 " 封殺 ",與其說是放棄了一個已經(jīng)沒人用的老功能,不如說也有趁機 " 報復 " 一把當年 " 借鑒 " 自家代碼、魔改這一文件傳輸功能手機廠商的意思在里面。
而這,也就有點像是某些游戲里的 " 亡語 " 技能一樣了。

" 雖然我(Android Beam)就要死了,但你們,也甭想活著 ~"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701b98e9f09096f13b7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