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papi 醬做了一個很 " 內涵 " 的視頻。
名字很簡單," 友情提示 ",吐槽現在的影視綜藝中經常出現的 " 友情提示 " 字樣。
拍喝酒視頻,要提示," 未成年人禁止飲酒 "。
拍玩手機視頻,要提示," 長時間使用手機有害身體健康 "。

拍吃飯,要提示," 此為養殖豬肉制作,并非保護動物 ",以及," 此視頻為假吃,沒有紅燒肉受到傷害 "。
最離譜的是輔導孩子作業,滿滿的一整屏 " 友情提示 ",看得人花了眼。

熟悉嗎?
熟悉。
" 友情提示 " 的背后,其實是創作者的小心翼翼。
是面對各種限制的創作焦慮。
恰好,一個月前,papi 醬和羅翔有過一次對談。
也聊了 " 創作 " 與 " 初心 " 這樣的話題。
作為一個碼字工人。
最近陷入了焦慮的肉叔特地去觀摩了那一期訪談。
于是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papi 醬。
一個不再頂流的 " 網紅 "。
papi 醬:" 宇宙第一網紅 "
先說 papi 醬。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2016 年,當時的 " 網紅頂流 "papi 醬(本名姜逸磊),賣出一條貼片廣告。
價值 2200 萬元。
那是 papi 醬的高光時刻。
"2016 第一網紅 "、" 邏輯思維 "1200 萬投資,一連串的頭銜和商業動作,那一年,papi 醬,曾經如此 " 紅 " 過。

為什么?
因為她給我們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新鮮感。
2015 年,短視頻剛剛興起,papi 醬和大學同學霍泥芳創立了 "TCgirls 愛吐槽 " 的賬號,開始發各種短視頻,后來因為霍泥芳出國了而停止更新。
于是姜逸磊以 papi 醬這個名字繼續產出。
那時的她,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技術含量不高的視頻,靠著精分演技和新穎的內容,瞬間走紅。
她的出彩,首先是語言混搭。
比如臺灣腔講東北話。

還有上海話 + 英語講出了日語即視感。

看這流暢的臺詞,也甩不少流量一條街了。
再來就是角度清奇。
拿最近播放量很高的一個視頻來說。
當代年輕人的奶茶文化。
同事叫點奶茶。

這不就是純純的我和我的朋友們嗎?
不過等等。
聽這話術,怎么越來越熟悉?
這不就是 …… 一大型喝酒現場?

夸張的表現方式,讓你看著看著就大笑出來。
笑完之后,會有一種恍然大悟:
荒誕之中有一絲真實。
這是 papi 醬區別于普通網紅最大的特點。
看似粗糙,其實非常準確。
后來《十三邀》節目組邀請她之前分析說:
她的第一反應是解構
但是她馬上又來搞笑
把這個東西一下就化解了
她解構
其實是說了真話
她是把假解構了

這種準確和巧妙,是她作為網紅的生命力之源。
以至于現在,但凡打開她任意一個平臺的視頻,都會看到這樣的高贊評論:
- 是真的沒有創作瓶頸嗎
- 她叫 papi,她的創作沒有瓶頸期,而我的評論已經瓶頸期了


網友這么總結:papi 醬,當之無愧網紅界的純元皇后。
但。
不得不承認,papi 醬早已不 " 紅 " 了。
拿她最新的一條視頻來說。
2022 年 8 月 24 日,她更新視頻," 還是小時候好嗎?" 播放量 343 萬。

而六年前同期,一款不算爆款的視頻 " 英文與中文的混搭八法 ",播放量能達到 5000 萬。

從商業價值來說,她遠不如 2016 年的自己。
或許,她已經 " 過氣 " 了?
姜逸磊:" 做一只鴕鳥"
papi 醬回答過 " 過氣 " 這樣的話題。
她曾經說:
網紅勢必會成為快消品。
要真的過氣就過氣了,也不是很 care

這次的《確實該聊聊》節目中,她更是說她在爆紅一個月后,后臺就已經被 " 江郎才盡 " 的言論充斥。
所以后來對于所有說我江郎才盡了
我都會有一種
已經有人說過了

papi:關于說我江郎才盡這件事,就是你江郎才盡了
說起來像一個梗,但反映的卻是一種心態。
在她眼里,papi 醬是 papi 醬,姜逸磊是姜逸磊。
papi 醬,一直是姜逸磊的殼。
怎么說呢?
肉叔覺得,她大概一直是想做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以至于把自己藏了起來,給人們看到的,只是她創作出來的,名叫 papi 醬的角色。
一個簡單的例子,生活中的姜逸磊并不享受關注。
讀書那會兒,中戲本科每年都有匯報演出,大家可以把親戚朋友請來看自己的表演。
然而那年她腿折了,作為演員的兩個作業,都得找別人來演。
結果 …… 她暗自慶幸,因為不用上臺。
成名之后,她也總希望把自己藏起來。
2200 萬的貼片廣告,她沒有出現在拍賣現場,但足以讓她備受爭議。
盡管早在拍賣前,她就決定,不管拍多拍少,都全款捐給母校,但依然有人懷疑她捐款的目的。
她不解,但也無解。
那怎么辦?當一只鴕鳥。
只要我看不見,它就沒有發生

她是一個自我包裹性很強的人。
但與此同時,她又處于流量的風口浪尖之中。
2015 年開始,5G 網絡開始普及,短視頻開始迎來了春天,當年 10 月底,papi 醬憑借《美女的煩惱》引發爆炸效應,一戰成名。
但成名之后,她所面對的不再是單純的視頻創作了,而變成了一個公眾人物,以至于連發微博都不再發私人的內容。
追逐流量了嗎?
或許有過這樣的念想。
papi 醬承認自己迷失過,但很快便清醒了過來。
面對一個巨大的名望還是會迷失的
多多少少
但很快就你得知道
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得把自己拽回來

什么樣的人?
一個普普通通的短視頻創作者。
因為她很能分得清網絡和現實的區別。
你手機一關網線一拔
就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了

也正是如此,她在低谷的時候不慌不忙——
拍賣事件過去 3 年后,她接受姜思達的采訪,兩人談起剛開始做視頻的時候,她這么說:
之前很多人問我
你這個人天天在家
就那個時候在考研嘛
你心里不會慌嗎?
我說我不慌啊
這有什么可慌的?

也正是如此,她在當紅的時候也不瞻前顧后——
沒有過多考慮對事業的影響,就決定去生孩子:
我認為自己一直有一個很可貴的點
就是我不管是出名了也好或者是我掙錢了之后
我這個人沒有變得飄飄然

所以曾經被捧得那么高,她卻 " 反常 " 地沒有被摔得很慘。
她也沒有因為名利,打亂自己的節奏——
不管是做內容,還是生活本身。
" 過氣 " 之后
但問題在于,有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拿流量這件事來說。
肉叔寫了這么多年,也常常為之苦惱。
題材、閱讀、點贊量、轉發量 ……
如何能在這其中找到一個皆大歡喜的點來?
迷失過,彷徨過,自我責罵過 …… 這或許也正是我對 papi 醬感興趣的初衷。
那個訪談節目里,她說了一句話:
我們其實知道觀眾喜歡什么
我們有時候會去故意避開

我其實和旁邊的 LKs 一樣感到困惑。
或許是因為不是一個層次的?
但她又說:
(做不下去視頻)
大概 10 天里面
有七八天都是這個狀態

這句話讓我忽然有了另外的感受。
簡而言之也是一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話:
不忘初心。
papi 醬的初心是什么?
在年初《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她寫了一段給十年后自己的話。
不忘初心,自由自在。
這個初心指的也不是工作的初心,指的是所有事情。然后自由自在,如果一個人你的靈魂和身體可以是自由自在的,那你一定是一個幸福的人。
在 papi 醬這里,所謂工作的初心,指的就是短視頻的內容本身。
不管是老同學霍泥芳口中的她:
- 中間大半年一直在拍,又不賺錢
- 你覺得是什么讓她堅持下來的
- 喜歡呀

還是她自己,也是這么認為。
我沒有什么想做的事情
我到現在為止可能拍短視頻
就做這種體量的創作
可能還真是我最喜歡的事情

做短視頻本身,就讓她很自在。
也正是因為這種自在,所以她才可以不斷尋回創作的動力——
堅持自己想做的。
一個例子。
譬如不少人很喜歡的一個節目是讀書日系列。
沒別的,就是講她的老本行,戲劇。
這個環節停更了 3 年,今年她又給撿回來了,評論紛紛表示爺青回。

能做這類視頻,顯然就不是沖著流量去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自在,她才能堅定自己的方向——
踏踏實實做內容。
不管有沒有流量,也不管是不是熱點。
記得年初 @Vista 看天下有過一個互動,提名一位關注已久的老博主,評論區前三的高贊都不約而同提到了 papi 醬。

還有最近更新作品的評論區,觀眾都看在眼里:
這么多年了,papi 的視頻質量不減啊

認真創作的人,總會被記得。
不管她(他)紅不紅。
所以回頭看。
papi 醬的未來沒有被一把透支。
她只是不紅了。
只是恢復了一個視頻創作者本來的樣子。
在這里,她可以只創作她感興趣的題材。
在這里,她可以毫不心虛地保證作品的質量。
現在的她,無愧于過去這六七年間的她。
希望十年后。
她,以及我們。
還能問心無愧地對自己說出那句:
" 我還是我自己 "。


本日打工人:王家衛生委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766798e9f090efb78a6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