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塞爾達、皮卡丘 …… 擁有這些游戲的任天堂,對于大家來說都不陌生。
近幾年,隨著 Switch 越來越流行,加上動森、健身環、LABO 等一次次破圈,老任的名氣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
而最近,任天堂又發大招啦!

01.
新晉國民級 IP,次世代的新王
9 月 9 日,對于眾多「任粉」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天。
因為這天,期待已久的《Splatoon3(斯普拉遁 3)》正式發售啦!

誒?怎么好像沒聽說過?
確實,因為網絡環境不佳,以及語言不通(2 代官方翻譯沒有中文)等原因,同樣在 Switch 平臺上的《Splatoon2》在國內的名氣真不如任系幾大 IP。
不過!
Splatoon 在他們的起源地 —— 日本,早已經是新晉的國民級 IP。
據統計,至今為止僅推出了 3 款游戲,其中 1 款還只是剛剛發售的的 Splatoon 系列,已經是任天堂近 20 年以來最賣座的新 IP。
單說《Splatoon2》在 Switch 上的銷量,也超過了 1330 萬份。

難怪在官方線下商店 Nintendo Tokyo 官宣時,也得帶上這只小烏賊。
牌面!

當然,還少不了各類聯名:
優衣庫;

三麗鷗;

Baskin Robbins。

只有你沒想到的,沒有它聯不到的。
02.
一個反傳統的射擊游戲
說了這么多,Splatoon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游戲呢?
簡單來說: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射擊游戲。

傳統的射擊游戲,無論是賦予了打擊恐怖分子的主題,還是包上了存活到最后一個的外皮,都基本上離不開火拼鋼槍。
畫面風格,更是一個比一個硬朗。
哪怕是像《傳送門》系列這種稱得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神作,也逃不開這個定律。

對于射擊游戲愛好者來說,當然很美好。
可對射擊游戲不感冒的人,就未必能欣賞到其中的魅力。
Splatoon 不一樣,勝負的判定標準在于墨水的面積。
玩家在游戲中,會化身成一只只烏賊或者章魚,可以通過手中的「武器」對場地噴射墨水,游戲結束時誰的墨水多誰獲勝。
你甚至可以全程不攻擊任何一個玩家,也能取得勝利。

而這個噴射墨水的玩法,也造就了第二個顛覆。
很多游戲的設計方式,其實是從「果」反推「因」的。舉個例子,就是:因為游戲中擁有一個藏著道具的箱子,所以給你設計了一個動作或者一件道具來打開箱子。
任天堂就很擅長于從「因」到「果」來設計。
最被玩家熟悉的,莫過于《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里的物理系統。想要打開一個木箱,你可以用武器劈開、用炸彈炸開、用一把火將箱子燒沒了再獲得里頭的東西 …… 一個「果」可以反推出無數合理的「因」,同一個動作也能因為場景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作用。

而這一套思路被應用到 Splatoon 系列時,就體現在墨水上。
墨水不僅可以用于搶占地盤,也可以用來攻擊敵方,也能讓你加速和爬墻,或者是潛行其中進行偷襲。

用來噴射墨水的「武器」更是反傳統。
除了射擊游戲必須配備的小槍、狙擊槍外,你還會看到美術生必備的洗筆桶、《Kingsman》同款間諜雨傘、刷墻一流的裝修滾筒,甚至是浴缸、圓珠筆、香檳 …… 讓人懷疑這究竟還是不是一個射擊游戲。

當然,要數 Splatoon 最吸引人、最特別的地方,肯定離不開游戲中的潮流基因。
03.
不愧是烏賊,一個個都這么潮
擁有換裝系統的游戲有很多,但是能為每一件服裝都配上品牌,對應的品牌又都設計了專屬的風格、背后的理念等等,真的不多。
Splatoon 就是其中一個。
據統計,從初代至今,噴噴世界里總共出現了 23 個服裝品牌。而且 —— 各有特色。

有主打戶外山系,以應對各種惡劣環境為目標的 Inkline 時雨。


有結合了潮流和運動,讓你化身陽光活躍烏的 Takoroka 暇古。


有偏愛簡約黑白灰,一經推出便俘虜了萬千烏賊心的「TA 牌」Toni Kensa 劍尖魷。


也有靠著經營各種帽類文明的 Skalop 帆立。


大牌潮牌的身影,也能看到不少。
憑借經典的帆布鞋風靡全世界,逐漸延伸出其他服飾產品的 Krak-On 海月,聽起來有沒有幾分像匡威或者 Vans?


比起其他更注重物料的性能,以簡約設計搭配高品質面料的 Barazushi 散壽司,很難不讓人聯想到 The North Face。

專營運動服的街頭風品牌 Enperry 魷皇,大約也可以在 Nike 或者 Adidas 身上找到熟悉感。


走在 Splatoon 游戲的廣場,隨時都能捕捉到幾只穿得好潮、搭得好看的烏賊章魚。
不愧是海洋生物,一個個都這么潮!

服裝之外,音樂也是 Splatoon 的一大潮流特色。
這離不開游戲的音樂作曲峰岸透。
這位大神的履歷可不簡單,曾經多次參與了《超級馬里奧》和《塞爾達傳說》系列的配樂創作,還有《動物森友會》中 K.K. 所演唱的歌曲。
也造就了 Splatoon 中時髦值拉滿又上頭的電音配樂。

而且,任天堂并沒有將這些音樂僅僅藏在游戲的背景中。結合了日本盛行的偶像文化,每一代的 Splatoon 游戲中,都會有 2 或者 3 名偶像,作為游戲要聞的介紹者、祭典活動的表演者等等。
打游戲的同時,還追了個星,真刺激!

悄悄告訴你,這些噴噴偶像們,已經在現實中開了多次全息投影演唱會 Splatoon Live,粉絲數不輸真實偶像。

將游戲角色打造成虛擬偶像?
任天堂:我早就玩透了!
04.
創造一個人人都能獲得快樂的游戲世界
把一個射擊游戲變成了搶地盤游戲,再往里頭增加潮牌、電音、偶像等元素,任天堂到底是怎樣想的?
任天堂前任社長巖田聰曾經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或許能解釋這個問題:
對于市面上的網絡游戲,我是這么看的:無論怎么講,那基本上是屬于強者的地方,一個人的幸福要建立在成百上千的不幸之上。當然,我不是藥徹底否定這樣的構造,但是只要這種要素存在,無論如何,我認為它的流行會有一定的限度。就算它看上去再有趣,也會有許多人在門前躊躇要不要邁進去。因此,除這種形式之外,怎樣能做出讓父母安心允許孩子去玩的網絡游戲?怎樣創造出沒有欺凌弱小的世界?我們始終在探討這些議題。

「下限很低,上限很高」是任系游戲的最大特色。
被卡通可愛造型、全年齡向畫面劇情所包裹著的,是任天堂一貫以來的目標:制作無論年齡、性別、經驗都能享受樂趣作品。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哪怕不玩任何游戲的人都會想接觸了解的健身環。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每一個小動物都仿佛真實存在給予你治愈的動森。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難度非常低、真實的「有手就能過」的星之卡比。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你不需要擊殺任何一個人就能獲得勝利的射擊游戲 Splatoon。

最后我想引用一下曾經看到過一段令我感觸非常大的某位玩家的話:
當別家熱衷用擦邊球、炒冷飯、拆 DLC 盡力掏空你身體和錢包的時候,老任卻還把你看成書嘉莉偷偷玩紅白機的那個天真的孩子。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cbe458e9f094c9668e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