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上可謂 " 一瓜未平一瓜又起 ",明星們隔三差五地在熱搜上道歉、澄清,好不熱鬧。
道歉原因千萬種,道歉話術卻雷同——通常都以"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開頭,不管是澄清、官宣,還是回應、聲明,都會帶上這句話。


在如今風云變幻的娛樂場上,"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作為一個固定句式,被各路明星廣泛復制,儼然成為了某些明星應對輿情和公關負面信息時的標準話術。
任何負面話題,只要搬出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就能堵住很多吃瓜群眾的嘴。
可話又說回來,被某些明星當作擋箭牌的 " 公共資源 " 到底是什么資源?為什么明星們這么愛說這句話?
" 公共資源 " 到底指的是什么?
說起來," 公共資源 " 還是個跨界詞匯。它誕生于經濟學,后來被廣泛應用到其他領域,指的是公眾共享的社會資源。
我們平時談論公共資源時,常常與公共空間或公共財產有關,比如:大媽們在籃球場跳廣場舞,被批評 " 占用了公共資源 ";共享單車無序停放,被認為 " 應該收取公共資源占用費 ";在公共廁所用多了廁紙,被認為 " 浪費了公共資源 "。
不過如今明星聲明中的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顯然不是指這些實體資源,而是指媒體平臺資源和受眾的注意力。
不難發現,明星們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的聲明通常都發布在具有 " 輿論廣場 " 特質的社交媒體平臺上,尤其以微博為主。
這些社交媒體平臺匯聚了大量的媒介資源和網友的注意力,是人們接收官方通知、瀏覽媒體報道、發布求助信息、進行公共討論的場所。
在這個意義上,如今的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一種公共信息平臺,具有公共價值,是一種網絡公共資源。因此,某些明星們想說的其實是:" 不想在社交平臺上占用公眾的注意力,引發網友們過多的關注。"
明星為什么要為 " 占用公共資源 " 道歉呢?
按理說,明星能夠安身立命,所仰仗的正是媒體的報道和公眾的注意力,為什么還會因為 " 占用公共資源 " 而道歉呢?
因為在信息過載的網絡空間里,注意力正在成為越來越寶貴的資源。而作為公眾人物的偶像明星們,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和商業資本加持,本身就享有較高的個人關注度與輿論影響力。
即使是 " 某某為某某慶生 "" 某某頭發該剪了 "" 某某的腰絕絕子 "" 某某的側臉 yyds"" 某某雙馬尾 "" 某某的貓掉毛 " 這些關于明星的芝麻綠豆般的小事都能擠掉其他話題,在抓取公眾眼球的競爭中勝出,喜提熱搜榜。

可公眾的注意力畢竟是有限的,泛娛樂化信息過度擴散,勢必會導致其他真正需要得到關注的、有討論價值的信息被淹沒。
在這個意義上,一句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表明了明星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識,樹立了明星自我低調、深明大義的形象,幫助明星降低了部分負面影響。
于是,這句話引起了部分明星公關團隊的爭相效仿,已經成為某些明星處理負面輿情的必備話術,相當于我們普通人發帖前先說一句 " 不喜勿噴 "" 不黑不吹 "。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其實是個偽命題
" 猴跳三遍沒人看 ",當 "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成為危機公關的慣常套路后,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真誠," 吃瓜群眾 " 們對這句話也從好感變反感。

于明星而言,"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本身就是偽命題。明星是注意力經濟的產物,沒有關注度就沒有商業價值。
在風平浪靜時,某些明星一直占用著公共資源。為爭搶流量,沒話題制造話題也要上,一個表情、一個舉動、一個身體部位都恨不得要刷個存在感,那時候似乎沒人站出來說一句 " 抱歉占用公共資源 "" 我不配這樣的關注 "。
而在曝出負面消息、麻煩纏身時,則用一句輕飄飄的 " 無意占據公共資源 " 來打發公眾,其言下之意是:" 散了吧散了吧,別討論了,這事兒不值得大家如此關注 "。
某些明星似乎認為:只要一道歉,事情就到此為止,可以翻篇了。
無事喜提熱搜,有事 " 不想占用 "。
在這種情況下," 無意占用公共資源 " 聽起來更像是試圖逃離輿論關注的 " 擋箭牌 "。在照搬模板的背后,則是部分明星團隊對公眾的傲慢和敷衍。一則模式化的聲明,公眾看不到道歉的誠意和對錯誤的深刻認識,只會感覺避重就輕、虛情假意。
相比模式化的道歉,公眾更在意的問題是,公眾人物是否承擔了與獲取的公共資源相對等的公共義務。
所以,與其花心思寫漂亮的道歉聲明,部分明星們不妨以誠立身立業、珍視聲譽、做好公共表率,這才是長久之道。
來源:央視網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281d4b15ec0440d1c8a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