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 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 Qifei 擬將其持有的參股公司 Opera Limited ( 歐朋瀏覽器 ) 4675 萬股股票 ( 約占歐朋瀏覽器總股份的 20.3% ) 以 5.50 美元 /ADS 的價格由 Opera 瀏覽器進行回購,交易總價格為 1.29 億美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持有 Opera 瀏覽器股權。

這一紙公告,將這款元老級產品拉回大眾視野。
相比國內用戶常用的瀏覽器,Opera 的知名度或許低一些,但它卻足夠被稱作 " 前輩 ",曾與 IE、Firefox 并稱為三大瀏覽器,而今年是它的第 27 個年頭。

Opera 這些年的經歷,也是跌宕起伏。
Opera 桌面瀏覽器誕生于 1995 年 4 月,是挪威國營電話公司里的一名員工和同事離職創業后成立的小眾瀏覽器。雖說當時的市占率不可觀,但技術卻領先行業。
該瀏覽器首創了許多新功能,從而幫助用戶提高上網效率。其支持快速撥號、標簽頁瀏覽、鼠標手勢、頁面縮放、更換皮膚等,幾乎每項都受到用戶追捧,當然也幾乎全部慘遭同行抄襲。

簽頁瀏覽為 Opera 首創,現已成為瀏覽器的標配
然而在早期,Opera 沒有像 IE 那樣采取完全免費的策略,不給錢就彈廣告,再加上兼容性差,所以其用戶數量始終維持在小眾級別。
不過在 2G 時代,無論是塞班還是 JAVA 手機,Opera Mini 都是很多人的首選。因為當時還處于手機上網流量昂貴的年代,它的流量壓縮技術為自身吸引了大批移動手機用戶。

好景不長,隨著 3G/4G 時代來臨,流量費用下降,智能手機普及,不僅諾基亞這種老牌手機巨頭被安卓和蘋果系統干掉,也讓 Opera 陷入困境。當時流量費已不那么重要,Opera 的一些缺點又很明顯,比如對網頁兼容性差。而 Chrome、Safair 等一眾瀏覽器不斷蠶食掉 Opera 這類獨立第三方瀏覽器的市場份額。
2013 年,Opera 瀏覽器宣布放棄自己獨家的瀏覽器內核 Presto,Presto 內核在當時被稱為公認的瀏覽網頁速度最快的內核。Opera 轉而改用跟蘋果 Safair 同款的 Webkit 內核,這引發了互聯網上一片惋惜之聲。
2015 年底,Opera 的全球市場份額只有不到 1.27%。
同年,陷入虧損的 Opera 公司想被并購,它找到了奇虎 360 的周鴻祎和獵豹的傅盛。
最終,360 于 2016 年 11 月以 1.58 億美元的價格參股投資歐朋瀏覽器。
完成并購后,這個互聯網骨灰級產品開始了 " 升級改造 "。使得一度走投無路的 Opera 重新踏上征程,不僅鞏固住了歐洲市場,更在非洲、南亞、東南亞等新興互聯網市場上高歌猛進,至 2018 年其全球月活躍用戶超 3.22 億。而 Opera 的市場主要是在海外。
回顧 Opera 這些年的發展,雖說很多現代瀏覽器的必備功能都是它首創的,但 Opera 卻始終保持著可憐的份額。即便用戶口碑再好也改變不了這個老牌瀏覽器無法成為主流的命運。
歸結原因無非就是:①付費的商業模式并不利于大規模推廣;②渲染引擎兼容表現不好;③網頁的兼容性較差;④產品線混亂,僅安卓平臺的產品就足以令人眼花繚亂。

而現在,Opera 已經改用了和 Chrome 一樣的 Blink 引擎,換了引擎后的 Opera 兼容性進步明顯,但卻失去了自己的最大特色。
實際賣身 360 后,大眾原本很期待熱衷技術的 Opera 和營銷能力出眾的 360 會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沒想到等來這樣的變動。
對于退出投資歐朋瀏覽器,360 給出的原由是,目前雙方的戰略重心及主營業務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在企業經營戰略方面的差異日趨擴大,Opera 瀏覽器由投資初期的互聯網瀏覽器服務提供商逐步向互聯網信息分發平臺拓展。且歐朋瀏覽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水平自 2019 年起出現下滑趨勢,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和業務資源配置,加速回籠資金,集中資源聚焦既定的數字安全為核心的經營戰略, 經公司管理層審慎討論后,決定退出該筆投資。
需要注意的是,公告還顯示,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目前交易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將持續跟進后續進展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歐朋瀏覽器總資產為 10.54 億美元,凈資產為 9.89 億美元;2022 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 7783.4 萬美元,凈虧損為 583.6 萬美元;2022 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 14941.7 萬美元,凈虧損為 1527.1 萬美元。
你還在用 opera 嗎?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074738e9f092d3b395f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