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
" 羊了個羊 " 變簡單了?

" 羊了個羊 " 是近期火遍全網的
一款堆疊式消除游戲
此前多次因通關難度系數大
登上熱搜
簡單來說
就是升級版消消樂
三個一消,只有兩關
有個排行榜
(將玩家按照地域分省排名)
看似玩法簡單
但游戲號稱 " 通關率不到 0.1%"

自 9 月 23 日以來
許多網友表示游戲難度
相比之前小了許多
也有網友反映 " 還是過不了 "
還有網友懷疑這是游戲團
隊的營銷策略之一
" 為了一直保持活躍度和話題度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精神衛生科心理醫生李一飛
也是游戲玩家之一
她向記者分析了這款游戲中的心理因素:
" 其實還是套路。
剛開始大家都在挑戰困難任務,
時間一長,動機水平出現下滑趨勢,
玩家數量減少,游戲團隊只能
通過降低任務難度來吸引留住玩家。"
" 首先要提到的一點是羊群效應,
也就是從眾心理,
杭州人管這個叫‘杭兒風’,
意思是,每個人的行為和想法
都會受到來自群體的影響,
甚至產生盲目從眾和效仿行為。"
李一飛醫生說
羊群效應是我們每個人的社交需求
" 玩到停不下來 "
有可能是自尊心在作祟
李一飛醫生說,為集體爭光
是個體獲得自我認同的一種形式
這款游戲開始的界面就是地域排名
無形之中將玩家
納入一個大羊群的集體之中
集體榮譽感使其有了角色認同
此外,游戲挑戰失敗時那句
" 放棄吧,何苦為難自己 "
反而讓玩家不肯放棄
當一個人自尊受到挑釁時
會激發更大的驅動力
李一飛醫生還提到了控制錯覺定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 老虎機效應 "
個體在完全或部分不可控的情景中
會不合理地高估自己對環境
或事件結果的控制力而產生一種判斷偏差
這種錯覺并非是幻覺
也不同于想象
是由于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
大多能靠自己解決
所以個體把這種錯覺擴展到偶然性事件上
" 羊了個羊 " 在設計中提供了幾個道具
造成了一種 " 可能贏 " 的錯覺
不僅給游戲設計者提供了盈利商機
還極強地誘發了個體更高的
生理喚醒水平和更強的動機
從而導致了個體持續進行游戲的行為

游戲使人 " 上頭 " 背后
有沒有生物學原因呢?
" 在我們的大腦中存在獎賞和懲罰系統,
分別促進和抑制我們的行為。"
李一飛醫生解釋說
獎賞系統神經環路的結構和功能異常
與快感缺失密切相關
現有研究表明
參與一些 " 有價值 " 的活動
便可激活中樞獎賞環路
從而使個體產生愉快體驗
在生理、心理等諸多因素影響下
玩家確實會不由自主地投入
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那到底會不會沾上 " 羊癮 " 呢?
李一飛醫生說,
一般而言,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
畢竟這是一款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游戲
這股風潮應該很快就會過去
不過,醫生提醒,如果出現以下幾種行為,還是建議尋求專業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1、出于非工作、學習目的的游戲時間每天花費 6 小時以上,并且持續 3 個月;
2、游戲使學習、工作能力下降,并且影響社會功能;
3、如果停止游戲,會有煩躁不安、睡眠障礙、軀體不適等 " 戒斷 " 反應。
總之,建議各位玩家
在不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時間段
適當地玩會兒 " 羊 " 放松一下
切勿過分較勁
來源:浙江新聞
(編輯 陳海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24d5f9e780bf92c00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