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29 日,話題
# 我國科學家證實人類是從魚進化來的 #
沖上微博熱搜榜首位置
有網友自嘲:" 可我為什么還要學游泳 "
16 個字的熱搜話題無法詳細解釋
我國科學家
這一發現的詳細過程和具體重大意義
新華社記者就此采訪了科研團隊——

志留紀早期五種古魚的三維復原圖。(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我國科學家近期在重慶、貴州等地約 4.4 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地層中發現 " 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 " 和 " 貴州石阡化石庫 ",首次為有頜脊椎動物的崛起與最早期輻射分化提供了確切證據,并據此取得一系列新發現,刷新了對有頜類早期演化歷史的傳統認知。
該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完成,相關成果形成 4 篇學術文章,28 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同期在線發表。

" 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 " 化石照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包括人類在內,地球上現存 99.8% 的脊椎動物都具有頜骨,有頜類的出現與崛起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躍升之一。然而,這一躍升具體發生在何時、何地?又是如何發生的?科學界長期以來缺乏古生物學證據,有頜類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 3000 萬年的巨大空白。
重慶、貴州兩地化石庫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貴州石阡化石庫 " 含有數量多、保存好的有頜類微體化石," 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 " 的古魚化石不僅數量眾多、種類齊全,而且保存十分完整、精美。研究團隊應用高精度 CT、性狀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新方法,向世界首次展示出最早有頜類的牙齒、頭部等身體結構與解剖學信息。
其中,雙列黔齒魚的齒旋將有頜類牙齒最早化石證據前推了 1400 萬年;有頜的蠕紋沈氏棘魚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保存完好的軟骨魚,確證了鯊魚是從 " 披盔戴甲 " 的祖先演化而來;有頜魚類奇跡秀山魚糅合了多個盾皮魚大類的特征,為探究有頜類 " 生命之樹 " 根部主要類群的起源,以及脊椎動物頭骨演化提供了珍貴資料。
朱敏介紹,此次發現第一次大規模展示了志留紀魚群特別是有頜類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頜類崛起的過程:最遲到 4.4 億年前,有頜類各大類群已經在華南地區欣欣向榮;到志留紀晚期,更多樣、更大型的有頜類屬種出現并開始擴散到全球。
" 可以預見,‘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和‘貴州石阡化石庫’未來還將繼續為解開有頜類起源的重重謎團做出持續貢獻。" 朱敏說。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54ce79e780bf92c0027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