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花最多的 money,請最貴的影帝,拍最拉的劇?
《蘇里南》,請站出來挨打!

作為亞洲最貴劇集,只有 6 集,制作成本卻高達 350 億韓元,折合人民幣 3000 萬一集。
請來青龍獎最佳導(dǎo)演尹鐘彬執(zhí)導(dǎo),題材也很討好——犯罪、臥底、跨國緝毒,根據(jù)真實案件改編。
各種頂配閃瞎眼,這還能不好看?
結(jié)果,三大影帝擱這玩消消樂呢!分開一枝獨秀,聯(lián)手啥都沒有。
賣魚佬河正宇,本來在韓國老家開歌廳,結(jié)果被兄弟忽悠到南美小國蘇里南販魚,夢想著發(fā)財致富。

牧師黃政民,真實身份是韓國在逃大毒梟。
穿上教袍滿嘴哈利路亞,脫下教袍酒肉池林壞事干盡,權(quán)勢大到可以調(diào)動蘇里南武裝部隊。

唐人街老大張震,跟黃政民一個賣白粉一個賣冰毒,只要錢到位什么臟事兒都肯做。
誰敢背叛自己就上演電鋸驚魂,狠人一枚。

這三個人遇到一起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腳趾頭想也能想到:
河正宇當(dāng)臥底,挑撥黃政民和張震黑吃黑,幫助韓國國情局立下大功笑到最后。

套路大家都熟,但是講出花樣來,觀眾照樣受用。
然而誰能想到——
《蘇里南》居然無聊到讓人想睡覺 ......

首先,人物極其扁平:
黑幫大佬們比賽發(fā)癲,卻看不到他們的欲望來源,露出哪怕一丁點人物弧光。
黃政民飾演的全耀煥,身上集齊了韓國影視三大敏感詞:邪教、政治腐敗、毒品。
利用邪教組織來販毒,再利用毒品來滲透政府部門,以及反向控制邪教成員。
以此實現(xiàn)罪惡帝國的閉環(huán)。

他那變色龍一樣的演技,演反派的確信手拈來,但是單薄的劇本根本無法釋放這個人物的魅力。
除了壞還是壞。

張震這個社團老大,比《黑社會》大 D 還猖狂。
唯利是圖、有勇無謀、血腥暴力,照理上位前就會被阿樂用石頭砸死。

這樣的人是怎么坐鎮(zhèn)老大位置的,難不成靠臉?
張震演黑幫,本來挺讓人期待。
結(jié)果出場有多帥,下場就有多草率,純純兩頭被愚弄的工具人罷了。


唯一有人物塑造的是河正宇。
自幼艱辛長大,好不容易成家,只想快些給老婆孩子提供好點的家庭條件。
老老實實做生意的他,一下被正邪兩方盯上——黃政民利用他的魚運白粉,被抓后,又被韓國警方征用為平民臥底。
你會想:這樣一個小人物怎么搖身一變成毒販,與兩大毒梟平起平坐談買賣的?
其中的智斗、偽裝、配合一定很精彩吧?
理想是《無間道》,現(xiàn)實是《賣拐》——全靠忽悠。

是我是我就是我
一張嘴叭叭叭,不是兩邊挑撥就是跟警察暗通電話。
就這樣都沒有暴露馬腳,反而與兩大毒梟產(chǎn)生了虛假的兄弟情。
生性多疑的黃政民信任他,在絕密的毒品種植園與 bro 分享自己打下的江山,絕不沾染美國分毫的紅線也因為他破了戒。
狡猾怕死的張震同樣相信他,黃政民都揪不出來的老狐貍被他一個電話叫出來送了人頭。
黃政民和張震但凡學(xué)他一樣對對臺詞,也不至于斷了性命和錢途。

跟情節(jié)一樣不可信的,是河正宇過于淡定的表演。
他身上很難看到小人物的求生欲,在命懸一線時刻的慌張、卑微、靈機一動。
反而太像訓(xùn)練有素的特工,一切場面都能 hold 住。
他對自己卷入的危機沒有太多不安,自然也無法讓我們代入到緊張刺激的生存夾縫里去。

要我說,三大影帝的角色,還不如一個配角出彩。
直到最后兩集,故事的唯一驚喜才出現(xiàn)——
劇
透
預(yù)
警
" 傳教士 " 是碟中碟中諜。

他起初是張震手下的馬仔,后來投誠到黃政民麾下,最后真實身份揭曉——韓國情報局臥底。
在他的幫助下河正宇才完成最后反擊。
這才是真正主角吧?
從 " 傳教士 " 視角看,《蘇里南》不就是《我移情別戀過的三個大佬》。

預(yù)想中的滿屏荷爾蒙爆炸、人均 800 個心眼子的影帝飆戲場面沒看到,反倒是各種兒戲與套路讓人昏昏欲睡。
這不是大數(shù)據(jù)拍戲我都不信。
回想這一兩年," 網(wǎng)飛大數(shù)據(jù) " 不是第一次失靈了。
2019 年,《王國》開啟了網(wǎng)飛與韓劇攜手的大好時代,尺度與品質(zhì)齊飛。
2021 年的《魷魚游戲》盡管評價不一,但是讓韓劇熱度在全球攀至巔峰。

前不久,男主李政宰拿下艾美獎視帝,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演員。
看到這,說不眼紅是假的。

但如今,驚喜越來越少,失望變成常態(tài)。
擠下《魷魚游戲》,登頂網(wǎng)飛全球收視冠軍只用了 24 小時的《地獄公使》,一度也被寄予神劇厚望。

導(dǎo)演延尚昊,以喪尸片《釜山行》一戰(zhàn)成名。
攜手演技天才仁帝,講了一個死神來了的當(dāng)代災(zāi)難故事,怎么不算帶感?
誰料,劉亞仁演到一半凄慘下線,死神噱頭讓位于邪教亂象。
下半場人物全部洗牌,舊坑未填新坑一個接一個,只剩下觀眾的問號隨著結(jié)尾的焦尸復(fù)活在風(fēng)中凌亂。
年度詐騙神棍劇,非它莫屬。

《地獄公使》還有沒有救,就看第二季能不能合理填坑。
同是劉亞仁主演的網(wǎng)飛韓影《首爾大作戰(zhàn)》,爛得已經(jīng)板上釘釘了。

故事背景設(shè)置在 1988 年的漢城奧運會前夕。
一群小混混為了美國夢,替韓國檢方做臥底司機,搜集官員貪腐證據(jù)。
飆車 x 反腐,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勾起好奇心?
結(jié)果——
飆車戲既沒速度也無激情,滿目塑料 CG 感。
看你在這玩漂移,還不如回去重溫《頭文字 D》。

間諜戲猶如過家家,反派渲染得有多可怕,主角團的配合就有多小打小鬧。
甚至還使上了睡文秘這種 low 招。

聽說這部戲的投資高達 210 億韓元(約 1.1 億人民幣),錢花在哪里我是沒看見。
大概劉亞仁脖子上那根金鏈子就值一個億吧!

電影撲街就算了,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油膩的劉亞仁。
網(wǎng)飛,做個人吧!我不想失去我唯一的南韓老公!

還有韓版《紙鈔屋》,翻拍自網(wǎng)飛熱度第一的西班牙同名神劇。
跟大部分的網(wǎng)飛出品一樣,熱度高,但是內(nèi)容乏力。
照樣難逃所有翻拍的通病——
需要智商的高潮情節(jié)直接照搬原作;
需要本土化的地方夾帶韓國人最喜歡的私貨:南北朝統(tǒng)一、政治腐敗、階級對立等等。
韓式情感戲成了注水神器,把原本的高能節(jié)奏打得稀碎,人物魅力也被大大削弱。

說白了,還是走腎不走心的公式化創(chuàng)作。
這些年,韓國影視有官方和資本的護航,格外敢拍、不差錢。
掙脫車禍?zhǔn)浿尾缓玫墓费祝找孀呱狭松虡I(yè)化爽劇的路子,與美劇看齊。
爆款頻出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問題——
一邊是越來越多的爛尾劇,一邊是空有熱度的網(wǎng)飛出品。
總是腦洞開上了天,到最后情感和邏輯卻落不了地。

對于西方觀眾來說,敢于自黑的韓影韓劇在日本武士道、中國功夫外構(gòu)筑了另一種東方奇觀。
但對于中國觀眾來說,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東亞鄰居的瘋癲過火不僅看著出戲,而且早被港片玩了個遍。
讓我們羨慕的政治批判,隨著一個個流水線作品已經(jīng)陷入了老調(diào)重彈。
對于我們來說,韓劇的優(yōu)勢是細膩靈動,是來自東亞文化的共鳴。
比如經(jīng)典永流傳的《請回答 1988》,寶拉結(jié)婚給爸爸準(zhǔn)備婚禮上穿的鞋,卻不知道他的尺碼。
看著爸爸鞋里墊著的餐巾紙,寶拉淚如泉涌,東亞父女互相虧欠又彼此深愛的關(guān)系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相比離奇人設(shè)和腦洞情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才堪稱神來之筆。
再比如被許多中國觀眾奉為人生劇的 N 刷好劇,總是關(guān)照年輕人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和心靈狀態(tài)。
《浪漫的體質(zhì)》里,三個女孩喝著酒、吃著泡面、聊著 30 歲人生感悟,句句戳中我們的痛處和柔軟。

《我的解放日志》里,愛情不只是愛情,它更是我們在空虛無力的當(dāng)下可以踐行英雄主義的人際關(guān)系。

包括同樣網(wǎng)飛出品的《王國》,吸引人的也絕不止古老東方的喪尸圍城。當(dāng)異鬼和喪尸成為王權(quán)欲望與餓殍遍野的隱喻,它的張力才更加鋒利刻骨。

它們懂我們的痛,懂我們的欲望,懂我們那一點點渺小的寄托。
于是觸動總是來得洶涌而持久。
我們被這些韓劇打動的,往往不是爽,而是喪和治愈。
是咀嚼現(xiàn)實生活后,吐出的那點人生哲學(xué)和日常微光。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9a3c8b15ec0794c5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