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各地陸續開啟 " 高溫模式 "。廣東陽江一男子在漂流后竟然面癱了。醫生提醒,強冷刺激容易導致面癱,市民朋友要選擇正確的降溫方式。
漂流回來后面癱了
家住陽江的黃源(化名)今年 57 歲,身體一向健碩,在當地從事養殖業。上個月底,黃源一家結伴到附近城市漂流。" 水很冷,漂流中途還下起了雨,渾身濕透。" 黃源說,一家人還玩了大擺錘,非常開心。
漂流回來第二天,黃源突然感覺身體有點發燙。" 以為是淋到雨有些感冒,不嚴重。" 不過,黃源去市場買菜時,又感覺左臉好像被一層薄膜蓋住,揉了揉,又恢復正常了。
直到吃飯時,他才察覺到異常:左邊牙齒沒力咬不動,嘴唇不能閉合,還流口水。家人發現,黃源左眼眼皮不能正常閉合、口角歪斜逐漸明顯。隨后兩天,癥狀一直沒有好轉。
為尋求進一步診療,6 月 30 日,黃源來到醫院。
夏季應避免強冷刺激
醫生查體時發現患者左側眼瞼明顯閉合不全、口角歪斜且流涎,符合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診斷。給予改善循環、激素抗炎、營養腦神經、針灸等對癥治療后,黃源的癥狀逐漸好轉,并于近日順利出院。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神經炎,俗稱面癱。醫生指出,面癱多是在免疫力低下時受到寒冷和病毒感染誘發。" 患者漂流時,不僅當天下雨氣溫低,水溫也低,這種冷刺激容易導致面癱。"
醫生進一步解釋,一旦受到強冷刺激,人體一時可能適應不了低溫,身體自我調整就容易出現障礙。" 體表微循環受到寒冷刺激的干擾,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就會發生痙攣,出現血循環障礙,容易導致發生面神經炎,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面癱’。"
時下天氣逐漸炎熱,醫生提醒市民朋友應避免直接對著風扇、空調猛吹,或者將空調的溫度開得很低。
(編輯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