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大家說了說林青霞豪宅失火的事兒,結果留言區熱贊第一條是這個:

可見"小鎮做題家"這事兒,發酵得有多大。八八當然也看到了,之所以一直沒聊,其實并沒有部分童鞋會腦補的各種陰謀論原因。
首先是因為這事兒無論是內容還是涉及的單位級別,都不是一般明星八卦類型的普通瓜,需要更謹慎對待。
八八也只是一介蟻民,想蹲一個官方說法。雖然國家話劇院周五給了一個,但群眾紛紛表示不滿意。
公家單位周末不上班,那就再等到周一看進一步回應吧。

而在等待的同時,盡可能仔細查證雙方的說法。
無論哪一方,空口無錘或是有BUG的說法往上一放是不負責任的,而因為各種小道消息和來回辯解特別多,說實話,工作量挺大的。
可今天周一了,等了很久沒見再回應的跡象,反而熱搜上的詞條都撤得不見影了。
那,確實沒法等了。雖然曾經擔心這事涉及到的編制問題、群眾挖地三尺延申到的經濟領域等,自己專業了解不夠,那就只說說,作為普通公眾的一些疑問吧。
對于"如有問題請向.....反映"的公示,每個人本來都有合法反映質疑的權利,對嗎?

——我是編制男友急翻車的分割線——
事件起因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
7月6日,國家話劇院貼出2022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擬聘人員公示。

#易烊千璽考編#、#易烊千璽編制男友#等熱搜迅速跟進報喜↓

他的兩個明星舍友胡先煦(《棋魂》、《小別離》)羅一舟(選秀男團C位出道)也都在列。
卷王宿舍、神仙宿舍、考編宿舍接踵占據微博話題。

粉絲敲鑼打鼓喜氣洋洋:行業頂級單位,一宿舍上岸比例3/4,這啥風水寶地!

誰知,幾位新晉"編制男友"位子還沒坐熱,一條普通網友的暴躁吐槽先火了,迅速被贊爆↓

第二天上午,另一名網友的炮轟進一步點燃輿論。

在畢業生就業難上了新聞的這一年,無數為考編考公歷盡艱難的普通人,都能共情他們的感受。
碗里就那點青菜蘿卜還被滿桌山珍海味的搶走,那也認了,可為什么你們還要炫耀?

雖然,回頭來看這兩條微博的指控,都有可辯駁的地方。
國家話劇院這輪應屆生招聘公告,發布于今年3月17日,招聘流程顯示:演員崗位不參加筆試,以第三次面試成績為最終成績。
所以不止是明星,而是報考這個崗位的所有人,都不需要參加筆試。

而唐先生表示自己只參加一次面試就沒了后文,沒有任何通知,接著就看到別人已經被錄取的公示,因此質疑不公,也有自己誤解規則的成分。
因為國家話劇院招聘要求中,有寫明"各環節未入圍人員均不另行通知"。
作為佐證,有《南方周末》對一名演員崗報考者的采訪;

以及一名小紅書博主4月寫的考編分享。

但質疑的聲音,并未因此消除,反而越來越大。
為什么?
關鍵還是在于公平和透明這兩個詞。
易烊千璽在流量小生中,是有實績和獎項的,雖然大家對他的臺詞功底是否符合話劇演員的要求有質疑,但綜合成績在同齡人中應該還是能排前列的。

連同寢室三人中最不起眼的羅一舟,粉絲拉出的履歷但也相當亮眼,還曾在話劇比賽中拿過獎。

如果他們憑考試成績贏過其他普通考生,只要光明正大合法合規,質疑聲很快就能消除。
偏偏"怎么贏的"這一條,至今沒人說清楚。
——我是精準上岸這也行的分割線——
國家話劇院的招聘要求中寫明,應聘人員須為2022年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為非在職人員。

常規來說,非在職意思就是沒工作,可明星們的工作和我等打工人是不是一回事呢?
雖然很多網友百思不得其解……他們上學期間都有簽公司賺錢吧,憑什么算非在職?


但看不到明星簽約接戲接廣告等工作的具體合同,咱也沒法排除他們高收入卻不繳納社保、不簽勞動合同,不受雇于任何單位的可能性。
(有粉絲辯解稱哥哥作為公司法人只需要給員工買社保,自己不用繳)。
正式錄取前,有些待上岸明星已經和公司說拜拜,

或許這就算取得了"合法合規"的報考資格,但難免引發是否鉆規則漏洞的質疑。

再到不需要筆試這個問題,雖然合乎單位明文規定,但就在3月10日,招聘開始的一周前,院長接受采訪還親口表示:"選拔演員標準嚴格,會有筆試、口試"。


因為,往年國家話劇院的演員崗考試都是需要筆試的。
有粉絲稱筆試是早在2020年就取消了,但目前有據可查的情況是,16-19年都要筆試,2020年官網上沒有任何招聘信息,21年招聘沒有演員崗。
為什么話劇院招演員需要筆試呢?請看往年公開招聘信息:"業務崗位筆試側重考察對戲劇藝術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那為什么今年就不需要考察對戲劇藝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了呢?

假設退一步,不追究取消筆試的原因,接受今年就是只有相對主觀的面試成績的事實,問題又來了:每輪面試結束后,為何從未公開成績與入圍名單?
自稱參與了國話這次招聘的幾位網友,一致提到自己無法從官網得知面試進展,對此有所疑問。
首先要說哈,八八查詢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沒找到關于是否必須公示每輪考試結果的明確規定。


但人社部發過通知:對于公開招聘中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核等環節的進展情況應當面向社會公布。


況且,考編這事往往一個崗位千百人盯著,各環節都進行公示才能做到公開公正。
如果非要說演員這行多特殊,隨便搜下隔壁人藝,也發啊!

不透明,就無法杜絕猜測和質疑,無法讓群眾服氣。
有人翻出一名自稱參與了此次招聘面試三試的網友帖,曬出短信截圖,表示5月2日她在位于北京東城區的考場沒見到三位明星,不知道是否被安排到了別的場次。

這個賬號現在變成了已注銷狀態。

原帖只是空口爆料,本來不知真假;但產生懷疑的群眾,追查到網傳的《大考》劇組通告單,面試三試這天胡先煦疑似人在安徽拍戲,當時還有粉絲截取到了他的微博定位信息↓:

另有網友指28號杭州發生疫情,羅一舟當時就在那里拍戲,所以按考試規定,他5月2日不能進入面試考點?


隨即有粉絲拉出通告單反駁說,羅一舟4月29日在浙江麗水拍劇,不在杭州。

他5月1日從杭州飛回北京,粉絲辯稱只是在機場短暫停留,不算旅居史。

耐人尋味的是,從頭到尾只見粉絲發言,正主兒們統統沉默。
誰都無法相信,會有筆試免了再"免面試"這種可能,但如此嚴重、又如此容易反駁的猜測,卻始終不見當事人正面澄清。
粉絲說,這是因為公示期間擬聘人員不能發言,八八沒有查到這條規定,誰查到了請告知確切出處。

八八也很希望看到相關明星站出來澄清,正大光明還他一個公道。
但如今他們的沉默,加上粉絲和媒體的火上澆油,只會讓憤怒蔓延,讓群眾覺得他們不但動了無產階級的窩窩頭,而且連吃相好一點,都做不到。

——我是小鎮做題家咋啦的分割線——
被搞得逆反的群眾,開始發散式挖料,從四字父親的公司,到他早年的中考、藝考,都開始質疑。
前面八八說反復查證工作量很大,就是因為太多發散式爆料,其中不少看似驚悚卻經不起交叉驗證。
比如網傳易爸和某官媒領導合伙開了水軍頭子公司,操縱娛樂圈輿論,但合伙人公開澄清未曾在官媒任職,他們開的公司叫誠信天下網絡網絡股份公司,跟水軍公司誠信網絡不是一回事,也沒有關聯。

他們合開的另一家公司,因"注冊資本58億"引發各種猜測,合伙人聲明說58億只是認繳,實繳僅5000萬元,并且易爸在這家公司只占5%股份。

資本的事情,說實話八八不是很懂,只能有一說一,有錘的上錘,沒錘的存疑,各執一詞的兩邊說法都擺出來。
其他也同樣。
比如有網友自稱想起2018年同易烊千璽一起藝考,看見他"走了一條地勢高于我們的小路,還拉了線,我們在下面仰望著他"↓

網上有人翻出這條"走在高高的小路上"視頻,似乎佐證了他的爆料。

但隨即有多名網友反駁說,當年和四字一起考試,他走的是普通通道。

還有人曬出了圖片,下面的道路是是通往家長休息室的,而高高的小路通往候考區,看起來并非專為一人而設。

此外,也有底氣滿滿曬出反駁證據,卻因此引發新質疑的操作。
比如后援會澄清"中考違規質疑"時,拿出了官方調查結論,卻被發現這格式疑似當地政府部門后臺內部圖片?

因此引發的質疑,性質可以說相當嚴重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你們也太較真了吧?
說實話,網友們最近為這事又是找疑點查規定,又是做思維導圖列三問、五問,確實較真。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恰恰是某些群體太不較真吧。
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五天,只等來相關工作人員一句"尚處于公示階段,并沒有錄取"↓

呃,上次這么被糊弄還是上次。

更離奇的發展是,全網千萬次的問,遲遲沒能換來一個有說服力的正面回應,反被火上澆油。
刺痛大眾的,從來不是優秀,而是姿態。
某周刊發文分析,人們"煞有介事"關心公平,"小鎮做題家"總覺得明星搶了自己的坑,是一種幻覺。(現已刪除)



有人生在羅馬,有人生在泥沼,我們普通老百姓,想往上夠一夠,可能就是跌跌撞撞,憋憋屈屈的。
但明知道起跑線不同,仍對公平抱有幻想,好笑嗎?
公平二字,難道不正是支撐普通人硬挺著卷到頭破血流的基石。

中科院博士黃國平因此發了條微博:今日若我不為"小鎮做題家"代言則枉為人。

之前那篇打動了很多人的論文致謝就屬于他,講述自己如何從小山坳通過層層考學走出來。"耗盡心力去爭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東西"

有網友如此調侃此次吃瓜心情:"怪不得我天天負重前行,原來是有人替我歲月靜好。"

早就感嘆過,我們內娛的人上人,仿佛活在真空里。圈內圈外互相張望,各自的習以為常,落到對方視野里往往都是荒謬的。
而隨著"范九億"、"一爽"等無數個0,刷新了大家對于明星撈金速度、生活easy模式的想象力,本就存在的壁壘,終于在濾鏡碎裂聲中具象化。
此處應有名場面:
-我們就是民。
-你好傻。

面對已經存在的與可能存在的不公,如何再蒙上雙眼只歡呼,只崇拜呢?
明星考編這事,其實并不新鮮,已經經歷了幾個階段。
最初是畢業后分配單位,比如袁泉。她長期把話劇當作事業重心,30歲時入選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是史上最年輕獲此殊榮的。

她說,在舞臺上演真正想演的角色,對演員來說是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
曾經的小鎮青年段奕宏,連考三年才考上中戲,入學后憋著一股勁每年都考到第一,別的同學可以接戲找各種機會,他唯有埋頭苦練苦讀。
"別人伸手就能從桌上取走的蘋果,我要踮起腳,使勁伸起胳膊,才能顫顫巍巍地拿到手。我生怕這個來之不易的蘋果丟了,只能拼命把它攥在手里。"

可專業能力優異至此,畢業分配時,他依然沒能得到留京名額。
極度自卑的人,終于爆發了一把。帶著四年成績單直沖文化部,就想問一句,"我這樣的成績,為什么不能留?"
部長沒見到,不過震動了老師,后面他自己總結,留下他或許為給大家一種鼓勵:本本分分做到優秀的人,最終也能有個好歸宿。

分配成為歷史后,進入招考階段,以前明星們的"上岸率"又是個啥水平?
海清畢業后,連續兩年報考北京人藝仍舊落選,"天都要塌了"。

雷佳音在劇場里就被考哭了,鄧超考人藝也失敗。

人藝不僅難考,據說考上之后還得脫產一年專注話劇工作,近年來可查的報道中,仍有延續這條要求。


新人考入后,要在話劇舞臺打磨兩年左右才能逐漸"解禁"去接影視劇。對演員嚴格要求,觀眾自然喜聞樂見,但在這個快節奏又浮躁的圈子里,對走紅來說大概屬于某種"耽誤"。
小花當中,過五關斬六將艱難考入人藝的宋軼和藍盈瑩,最后都離開了編制。

國家一級演員雷恪生講得很直接,演話劇既沒名又沒利,很多年輕演員不愿意演,劇院規定每人每年必須演一部,不然就要向劇院交錢,才能保留編制和福利。

誰知時代變化快,如今倒是流量資源兩手抓的大明星,反過來追著編制跑。
明星當然也有權利考編制,只是當小鎮考題家們靠自己努力艱難前行卻被嘲諷,明星們卻一邊拿著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一邊享受著easy模式:
凡是可能讓他們難一點的規則,都會突然變得彈性,一切輕松容易。
去年國話納新名單就很多熟面孔,尤為讓人意外的名字,是張藝興和關曉彤,官方說法為:引進高端人才。
這種模式不用考試,但因為是編制外,爭議也就不太大。





可到如今連正兒八經的編制考試,筆試也不用了,面試的成績大家也不知道。
幾位明星雖然都演過不少影視劇,但臺詞功底這方面有不少質疑。
十年前,國話對此態度多強硬?發現有臺詞不行拖排練進度的,直接全院大考核,不合格就清退。"話都不會說,當什么話劇演員!"


現在呢?或許普通背景的新人,進入國話后仍將面臨這樣的嚴格考核,但對明星考生們,有"不合格就清退"的可能嗎?
更扎心的,普通家庭背景的孩子恐怕連接受這種不同待遇的機會都沒有。
這次擬聘演員名單中,7個人里除了中戲同寢室3位,還有兩位星二代:
陳小藝的兒子劉恒甫,小時候和媽媽一起拍廣告,長大些和媽媽一起拍戲。
就那個"孩子不吃飯",電視兒童多少有點印象吧?

還有姜黎黎的侄女姜嫄。

倒也不是說星二代就業務不行,姜嫄不但有碩士學歷,臺詞也是這群人里臺詞方面得到好評比較多的,有網友贊她雖然幾年都在演小角色,但都讓人印象挺深。
這段演的是《延禧攻略》高貴妃↓
只是,一邊是流量藝人,一邊是娛樂圈世襲制,普通人剩下的空間還剩多少呢?
劉恒甫在驚呆八八的高開低走奇葩劇《美好生活》中出鏡。
這劇除了他,還有出現岳紅女兒、閆妮女兒、宋丹丹親兒子、宋丹丹干女兒、張嘉譯表弟……
建議更名↓

我們質疑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這種現象。
對程序正義追問到底,要一個透明和公正,可能在有些人看來,有點天真有點傻。
但別忘了看清楚自己,你是那錦衣玉食占盡好處的主子,還是被掠奪的蕓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