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十多年特斯拉的現金流和債務規模一直不太健康,每年賣車賺的錢不夠開支,股市和債市是它最大資金來源。Model 3 量產以后,短期巨大資本開支嚴重沖擊特斯拉的資產負債表,2018-2019 年最低谷的時候,華爾街一度覺得這公司的現金規模撐不過三個月。
今年特斯拉也遇到不少問題。產能最大的工廠有段時間不能生產,更新的工廠要么因為環保問題開不出來,要么開出來了也因為缺東少西只能維持一個很低的生產率,二季度結束,比亞迪成了電動車產銷最多的牌子。
7 月 21 日的二季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承認供應鏈挑戰仍然普遍存在。" 幾年來,供應鏈一直是個地獄 ",馬斯克說。盡管如此,他強調過去三個月 " 仍然是特斯拉打破紀錄的一個季度 "。
- 交付 254695 輛車,低于一季度的 310048 輛。同比增長 27%。
- 營收 169 億美元(預期 1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42%。
- 毛利 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
- 經營利潤 24.6 億美元、利潤率 14.6%(業界最高水平之一),增速 84%。
破紀錄的還有債務。除去汽車和太陽能融資租賃以后,特斯拉債務降至 6600 萬美元,歷史最低水平。去年這個時候的數字是 39.9 億美元。最敢借錢擴張的公司儲備現金、償還債務,也算回應了當前的不確定性。季末,特斯拉現金儲備達到 183 億美元。
汽車工業非常看重規模,以前燃油車是把好幾種型號的車放在一個開發環境里,比如底盤共用,這樣很多零部件就能共用,雖然車型多,但加在一起的話產量和銷量也能很好地攤薄成本。比如大眾集團擁有大眾和奧迪品牌,有奧迪車主在發動機艙里找到過打著大眾 logo 的零部件。
造電動車的多數是新公司,一開始資金有限,所以做法是集中精力做好一款車,賣得越多,成本攤得越薄。特斯拉和理想汽車都是這類的典型。但無論如何,虧錢和賺錢的效應都是近似的。這也是為什么特斯拉在邁過 Model 3 的 " 產能地獄 " 后快速改善現金流的水平,盈利新高、債務新低。
Model 3 挑戰全球最賣座車型好像也只是時間問題。馬斯克說現在公司最大問題還是產量不夠," 需求不是問題 "。目前特斯拉最高產能紀錄是每周 3 萬輛。
馬斯克的目標是年底前每周可以生產 4 萬輛車。屆時特斯拉年化產能超過 200 萬輛,比 2021 年年底市場估計的 150 萬輛左右的數字還要高。增量預計主要來自上海工廠。特斯拉長期目標仍是每年交付量平均增長 50%。(龔方毅)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8f5fab15ec0284021c2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