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9 月,爆紅一年的羅翔發微博自省:" 要珍惜德行,卻不要成為榮譽的奴隸,因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卻很快會消失。"
恰逢當天是抗疫表彰大會,鐘南山院士獲得榮譽,一時間,網友開始了對羅翔的討伐,認為他在影射鐘南山。
" 真的一股綠茶味,這是不是巧合,只有天地知羅翔知了 ......"
" 重點是羅翔他要自省什么榮譽啊?B 站百萬粉絲 UP 主的獎嗎?"
" 他配老師這兩個字嗎?他不配,他只是翔。"
隨著爭議不斷升級,羅翔被網友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大家說他是公知,是陰陽人,雙標,一直把他罵到退網。
沉默期間,羅翔把 B 站視頻創作所得收益都捐給了貧困學生,他在許知遠的《十三邀》里表示,對于網友的誤解,他都放下了,看淡了。
他說:" 我只是一個在海灘邊的拾貝者,想借助這個平臺讓同學們看到那些貝殼的美麗,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廣袤和美麗。"

1977 年,羅翔出生在湖南耒陽縣,他家在的那條街道叫五一街,附近還有一條河叫耒水。
羅翔是家中獨子,從小乖巧、安靜,講話還有點結巴。因為性格孤僻,羅翔小時候朋友很少,他沒事就一個人在家里讀書,讀累了就跑到河邊吹吹晚風。
為了排遣孤獨,他還會把河邊的乞丐請來家里,給他們倒水,讓爸媽給他們做飯吃。
爸媽很煩羅翔的做法,但還是每次都耐著性子做飯,看到乞丐吃飽喝足離開,羅翔為自己的樂善好施感到高興,覺得自己胸懷大愛。
很多年后,羅翔自我反省這事:" 那種愛是抽象意義上的愛,責任是別人承擔的,我只是享受了做好事的快感。"
那時羅翔個子高,長得快,但是身上又沒肉,站著像根竹竿。每次籃球賽老師都會選中羅翔,但羅翔不會打球,勉強上場卻被比自己矮 20 公分的蓋帽,同學們覺得羅翔很蠢,叫他 " 傻大個兒 "。
因為是留守兒童,羅翔性格自卑,到了青春期開始叛逆,比一般孩子都要野,偷煙抽偷酒喝。他最煩爸媽管他,尤其是煩家里來人的時候要喊叔叔阿姨。
到后來爸媽沒轍了,對他未來也沒報什么希望,但是外公一直沒有放棄他,教導他要好好讀書,為自己謀出路。
在外公的 " 修理 " 之下,羅翔看了不少法律入門書,有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還有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大概地了解了法律對現在社會的意義。

圖源:網絡
14 歲那年,羅翔放了學去找好朋友玩,結果被告知同學回老家了,可那以后就再沒見過他。
后來他才知道,原來同學被叫去給流氓放風,被抓了。這件事給了羅翔極大的震撼,第一次感受到違法亂紀離自己這么近,也第一次跟法律產生交集。
羅翔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朋友只是被人脅迫,甚至連混混名字都叫不上來,卻會被抓去坐牢。
羅翔執拗起來。他覺得自己和朋友在池塘里玩耍被玻璃劃傷,真正可恨的應該是亂扔垃圾的人,而不是自己。
他把對亂扔垃圾人的譴責寫進作文,不出意外得了低分,老師說:
這篇作文的立意太負面了,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整天想著社會的陰暗面可怎么是好。

1995 年,羅翔 18 歲,考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因為爸媽說法學好就業,地位高,羅翔選了法律。
第一次來北京,羅翔很興奮,報道第一晚就去超市買了一捆啤酒帶回宿舍,跟舍友稱兄道弟。
在學校,羅翔學習中不溜秋,成績不上不下,閑暇時間都用來看閑書。他看《悲慘世界》,看柏拉圖,還攢了好幾百買了套《魯迅文集》。
那年頭,除了讀書上課,羅翔每天干的就是跟同學聚在一起喝酒侃大山。仗著自己讀了一些書,羅翔最喜歡跟人辯論,大談自由、理想,坐在校園的草坪上痛哭流涕,直到把對方說服。
他享受著這種 " 文化人 " 的高談闊論,自視為 " 知識分子的熱血和風骨 "。

圖源:網絡
那段時間羅翔過得狂妄又自信,覺得自己從縣城考進北京,自帶一種 " 學霸 " 優越感,牛逼到不行。
在湖南岳麓書院的文廟里,他狂妄地給 " 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 " 續了一句:大海東流,無非耒水漣漪。還喜歡在非廣東籍學生面前大唱粵語歌《海闊天空》,把對方唬得不行。
在大學,他跟一群湖南老鄉一起嘲笑外省人不吃辣椒,不吃米飯,只知道吃饅頭,覺得他們非常蠢。他心里一直覺得,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天生有種地理優越感。
后來有次學校辦長沙市老鄉會,羅翔沒收到邀請,他問怎么回事,結果對方告訴他:" 我們開的是長沙市老鄉會,你又不是省城的,叫你干嘛?長沙話你會說嘛?"
羅翔生氣了,去問另一個老鄉:" 你不是長沙的嘛,怎么也沒叫你?"
同學說:" 我又不是長沙市的,我是長沙縣的。"
這時羅翔才懂了自己的夜郎自大,覺得自己蠢不可及。

圖源:網絡
一開始學法律,羅翔并沒太喜歡,覺得專業課太多太雜,背書背到頭疼。
1999 年,羅翔在中國政法大學讀研,一天晚上舍友突然領了一個陌生人回來,那人渾身臟兮兮的,味道也很大。
第二天,同學告訴他說,那人是來北京打官司的農民,自己是他老鄉,為了省錢就把他帶回了宿舍。
那時候正是冬天,幾個人擠在一張床上十分不方便,但羅翔還是忍著。
幾天之后,這人不辭而別。后來羅翔再見到他,是在學校的地下通道,當時外面零下好幾度,站一會兒就會凍透。羅翔請他回宿舍,可那人堅持在外面,不想再干擾同學。
羅翔十分心疼,他發誓要為這位老鄉做辯護。幾天之后,羅翔和同學為這位老人家做了法律援助,又湊了錢幫他買了回家的車票,那位農民含著淚說:" 我一定會還你錢的。"
那之后,羅翔就下定了做好律師的決心,他要為人民辦事,替百姓討公道。

2003 年,羅翔已經考進北大讀博,也考取了法律執照。
那時他為了掙錢,到法考培訓機構當老師,培訓刑法、民法,甚至還培訓過市場營銷學。
一開始培訓,羅翔心里有些瞧不上,他在學生面前夸口:" 司法考試是最容易通過的考試,非常低端。" 他還跟學生辯論,每次必須要把對方說到啞口無言才滿足。
可羅翔逐漸發現,雖然自己每次都是那個贏者,但卻并不感到幸福。

圖源:《我的青銅時代》
2005 年,羅翔從北大畢業,進入中國政法大學當老師。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一開始工作的頭幾年,羅翔渴望著名和利,渴望著出人頭地掙大錢。
在大學當老師,最看重的是搞學術,評職稱,羅翔很上進,從教 2 年就被評為 " 中國政法大學最受歡迎十大老師 ",每年評職稱都成為候選人,但每年都落榜。
羅翔有些抑郁,一沮喪就跟人喝酒,吵架,以法律博士的頭銜跟別人爭辯,樂于清談,樂于批判,掛在嘴邊的是一句 "Who cares ?"
那段時間,他接觸了不少 " 泡沫哲學 ",比如 " 人生沒有意義,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人要及時行樂 ",還有 " 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嘛,只要我開心,我管你干嗎呢?"
羅翔沉浸在 " 自由 " 之中,度過了畢業最初的幾年。
直到工作第三個年頭,外公去世。羅翔收到了一塊手表,還有一封信。
羅翔外公是名老師,一輩子慎獨自牧,從不虛榮。手表是羅翔剛工作那年給他買的,信的第一句就是:" 你當自卑視己,切勿狂妄自大。"
看到信后,羅翔再次拷問自己:
" 少年的善良、青年的上進、知識分子的風骨 ...... 這些高尚的美德, 真實且毫無雜質地存在于自己身上嗎?"
后來他一直把這句話用做手機屏保,時刻提醒自己警惕虛榮。

2014 年,羅翔結束了近 10 年的法考培訓,專心攻學術,先后整理出版了《刑法總則案例研習》《刑法》等書。
2017,一家法考培訓機構的老板找到羅翔,羅翔拒絕了,他說想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好好影響自己教的本科生。
結果老板問他,你一年大概給多少學生上課?羅翔說幾百人,老板直接告訴他:" 我們這有幾十萬學生,如果你真的想影響,這個舞臺更大。"
同事也勸他:" 每年有數百萬人參加法考培訓,他們可能是中國傳承法制的最直接力量,你為什么不去影響他們呢?而且網課比較便宜,窮學生買套書就能學。如果能影響更多人,那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羅翔接受了對方邀請加入厚大教育,重新成了一名法考培訓師。
在厚大,羅翔錄制的視頻課免費上傳到網絡,學生只需買一本教材就可上課。
羅翔上課的視頻里,他穿西裝,打領帶坐在藍色幕布前,操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給同學們分析案例,語言幽默,表情搞笑,收獲了大批學生喜愛。
法考課結束后,許多老師會在學生的課本上寫上祝金榜題名、前程似錦之類的話。可羅翔每次給學生課本上寫的是:做法治之光。

圖源:網絡
2020 年,羅翔在厚大講課的視頻被學生上傳到 B 站,迅速產生巨大播放。羅翔一夜之間走紅。
在羅翔出圈的視頻里,他講了 80 年代糞坑案,一名女干部遭到強奸威脅,情急之下,在男人脫衣服時女干部趁機把他推進糞坑,男的往外爬了三次,女的踩了他三次,直到徹底把他跺進糞坑。
講完之后,羅翔讓同學們判斷女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還是事后防衛。
" 正當防衛。" 同學們在網上打出彈幕。
羅翔接著講:" 當年這個案子有很大爭議,很多人說第一腳是正當防衛,第二腳和第三腳是事后防衛。"
不等同學反應,羅翔接著說:
" 你把你自己代入一下!開啟一般人的視野,不要開啟圣人視野。如果你是這個女的,你踩幾腳?(我)踩四腳,老子還得拿塊磚往他頭上砸,合適的不得了。但是砸的時候別把糞濺在自己身上。"
說完這幾句,網上開始出現搞笑的彈幕," 羅老師真解氣 "" 被老師的三觀打動 "。
除了糞坑案,羅翔還講過 " 熊貓咬人,我能不能把它打死 "" 深圳鄧寶駒 2000 萬包二奶案 " 等等,都因為他的 " 普通人視野 " 火出了圈。

圖源:B 站
不久之后,羅翔入駐 B 站,兩天天漲粉 100 萬,創造了 B 站最快的漲粉記錄。
他帶著同學們讀《社會契約論》《懺悔錄》,闡釋法律背后的 " 人性 ",把柏拉圖、盧梭、康德掛在嘴邊。因為他輕松幽默的段子式授課方式,網上掀起了 " 全民學法 " 的熱潮。
羅翔成了 B 站最大的 " 網紅 " 之一,有人叫他 " 法學界郭德綱 ",還有人調侃說:" 中年人都去看羅永浩,年輕人都去看羅翔。"
火了之后,羅翔的本科課堂座無虛席,走廊上都站滿了人,有學生說:" 每次上課都得早點占座,去晚了,門衛那里的板凳都被人拿光了。"
他接受多家媒體采訪,記者問他火了后心理有什么變化,羅翔想了想說:
" 一直很復雜吧。我覺得這都比較虛,我的本分就是做好一個老師。低到塵埃里要記得自己的本分,高飛到云端也要記得自己的本分。"

羅翔走紅的同時,爭議也跟了上來。
他的 " 沒有衣服穿快凍死了,可以把熊貓皮剝下來穿在身上 "" 你在山里,餓了 20 天,快餓死了,熊貓能不能吃?當然可以吃!" 等一系列言論,被人視為 " 邏輯不通,涉嫌蓄意獵殺國寶 "。
有網友給他貼上 " 道貌岸然 "" 虛假仁義 " 等夸大化的標簽,甚至還有好事者發文惡搞,稱 " 要打官司了,請這個土包子(羅翔)不知道能不能贏。"
然后有人評論:" 若是他發揮失常,你能贏;若是他發揮正常,能把對方律師送進去;若是他發揮超常,能把敲錘子的也送進去。"
面對非議,羅翔無奈地說:" 誤解是人生常態,理解是稀缺例外。"

圖源:B 站
強調 " 普通人視野 " 的同時,他也在教育學生不要走入 " 技術主義 " 誤區,更是警示要提防自己的 " 知識優越感 "。
他在法考視頻里說:" 人越喜歡抽象的概念,人越覺得自己崇高;你越覺得抽象的人可愛,越覺得身邊的人不可愛,你忙著愛人類,卻沒時間愛具體的人。"
" 千萬不要陷入技術主義,很多學生學習了法律之后,就帶有一種強烈的傲慢,瞧不起老百姓,學著學著就喪失人性了。"
" 提醒同學們注意,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
羅翔十年前輔導過的一位學生表示,羅翔跟其他老師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種 " 樸素的正義 ",相比起邏輯,他更信仰經驗,他總是會代入當事人的心態,回歸常識判斷。
學生表示,她永遠不會忘記羅翔講過:
" 想不通的時候,就想想門口的老奶奶怎么想。"

2020 年 9 月,羅翔發微博自省:" 要珍惜德行,卻不要成為榮譽的奴隸,因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卻很快會消失。"
恰逢當天是抗疫表彰大會,鐘南山院士獲得榮譽,一時間,網友開始了對羅翔的討伐,認為他在影射鐘南山。
" 真的一股綠茶味,這是不是巧合,只有天地知羅翔知了 ......"
" 重點是羅翔他要自省什么榮譽啊?B 站百萬粉絲 UP 主的獎嗎?"
" 他配老師這兩個字嗎?他不配,他只是翔。"
隨著爭議聲四起,羅翔迅速回應說,這是自己看書的偶感,跟其他新聞沒有關聯。
可網友仍舊不肯罷休,事情很快上升到立場問題,有人給羅翔扣上莫須有的罪名,說他是公知,是陰陽人,雙標。
甚至還有人評論:" 哪天老師家里辦喜事,我給唱兩句喪歌,請你也不要過度聯想哦!"
" 羅老師你家孩子喝滿月酒,別人送骨灰盒給你,你會開心嗎?"
當天下午,羅翔發了最后一條微博,結束了紛爭。他寫道:" 確實被有些人的捕風捉影弄得生氣失望,由于時間精力有限,暫時不更博。"
這之后,羅翔刪掉了此前微博,將賬號設置僅半年可見,徹底 " 退網 " 了。
羅翔退網了,可謾罵仍在繼續。2021 年 6 月," 厚大法考違反廣告法被罰,羅翔為該公司刑法獨家教師 " 的新聞又在網上傳播,甚至浙江省擬邀羅翔直播普法,也不得不因為網友的抵制取消了。

圖源:《十三邀》
在沉默的日子里,羅翔上了《吐槽大會》《十三邀》,還接受了陳曉楠的邀請錄制《我的青銅時代》,在節目中里,他對自己進行了狠狠的剖析,承認自己的猶豫和軟弱,直言最喜歡的品質的 " 勇敢 "。
他還捐出了 B 站視頻的全部創作收益,累計 37 萬元,在他一年前發第一條視頻時,他就承諾所有的收入均捐給兒童救助基金會。
那條視頻里,他引用牛頓的原話闡明志向:
" 我只是一個在海灘拾貝的拾貝者,想借助這個平臺能夠讓同學們看到海邊那些貝殼的美麗,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廣袤和美麗。"
而在當年年初的百大 up 主頒獎會上,手握獎杯的羅翔謙遜地說道:
" 命運之手把我托舉到所不配有的高度,讓人飄然,讓人暈眩,最終讓人誠惶誠恐。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過像一顆渺小的塵埃,風把我帶向我從未向往的高處,相信有一天他也會把我輕放在神秘莫測的他處。
我們不過在借來的時間中生活,你所暫時保管的精彩并不屬于你。有一天,你必須交給下一位接棒者,并希望他能做得更加精彩。"

被網暴退圈不久,羅翔上了許知遠的《十三邀》。
在節目中里,他坦言自己只是 " 先賢的傳聲筒 ",而網上的榮譽讓他誠惶誠恐。對于網友的誤解,他也看開了,釋然了:
" 別人對你那么多贊譽,那肯定是愧不敢當,別人對你的表揚名不副實你就很開心,那么既然這樣,那別人對你的批評為什么你就深信呢?"
羅翔放下了,重新回歸教學,回歸校園,做一名老師。
羅翔從小就想當一名老師,小學作文寫長大了想干什么,羅翔從沒寫過科學家、領導之類,只寫想當老師。
中學時他班主任是歷史老師,有次班里競選班長,羅翔也想試試。結果班主任告訴他,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擔任 " 領導 "。羅翔對這句話觸動很大,從此對所有 " 領導 " 崗位都會刻意保持適距離。
到了考博的時候,羅翔筆試面試考了第一名,導師跟他道喜,說那就沒問題了。
羅翔一高興就把工作辭了,在家開心地等錄取通知,結果幾天后名單下了,上面沒有羅翔。原來當年招生政策做了調整,一個導師只能帶一個學生,而他報考的導師已經收了保送生了。
羅翔沒法,只得再找老師。老師感到意外,他覺得政策不合理,在辦公室寫了一封短信,讓羅翔交給相關領導。信很短,只有一二百字,但上面有句話是:
我覺得這樣做對學生不公平。
幾天之后,羅翔收到了補錄通知。
五六年后,羅翔早已讀博結束,成了大學老師,他每周都會騰出一個特定時間接待學生,當面討論問題。
每當這時,他就想起初中班主任,想起大學老師,想起幫助自己的碩導、博導,心里充滿感激。

圖源:《我的青銅時代》
考上博的同年,羅翔在雙安商場的天橋上遇見一個問路的老太太,老人一直在問某援助中心怎么走,但沒人搭理她。
羅翔看不下去了,他主動幫老人查找了路線,還提出要打車送她過去。聽到這,老人 " 撲通 " 一下就給羅翔跪下了:" 你是個好人。"
在車上,羅翔得知老人徒步四個小時找援助中心,兒子來京務工被錯抓,放出后精神受了刺激,成了瘋子。
羅翔心里一直糾結,糾結要不要告訴她自己的身份,但 " 虛偽的道德優越感 " 占了上風,羅翔終究是沒有開口,最重要的是,他怕 " 給自己惹麻煩 "。
到了目的地,老人跟羅翔告別:
" 真的很感謝你,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別影響你的前途。"
老人的話戳中了羅翔的內心,他頓時感到羞愧,痛罵自己的懦弱、卑微。那之后,羅翔徹底明白了自己這么多年所學:
" 就算書讀得再多,不去幫助別人,一味束之高閣,又有什么用呢?"
" 真正的知識要從書本走向現實,真正的法律不僅是抽象的邏輯,公平和正義也要在個案中得到回響。"
部分參考資料:
1、《法內狂徒羅翔和他的樸素正義》,極晝工作室
2、《沉默的羅翔捐了 37 萬》,虎嗅 APP
3、《保護羅翔》,最人物
4、羅翔專訪,《十三邀》
4、羅翔專訪,《我的青銅時代》
5、《圓圈正義》,羅翔
封面、配圖來源:《十三邀》《我的青銅時代》《吐槽大會》劇照及網絡
-END-
作者 | Zack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8a35d8e9f09450a161d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