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初,約翰尼 · 德普(Johnny Depp)與艾梅柏 · 赫德(Amber Heard)的誹謗案,最終以德普勝訴結束。
不少粉絲頻刷:遲來的正義,沉冤得雪,他終于洗刷冤屈了。

然而在勝訴完兩個月后,德普粉絲眾籌了超過 1 萬美元,并且花費了 3300 刀去查看了那些未公開的法庭文件。
在一份超過 6600 頁的文件中,其中有和瑪麗蓮 · 曼森的短信內容、還有德普前女友艾倫 · 巴金聲稱在第一次發生性關系時給她服用過安眠酮、編輯證據、試圖公開艾梅伯裸照等等。

在早前和艾梅柏離婚的互訴誹謗中,德普最終勝訴,而艾梅柏則是陷入了一場 " 厭女派對 ",不僅被德普粉絲網絡羞辱,就連一些媒體也在加入這場狂歡。
這些未被法庭采用的信息如今被曝光,又將德普推向輿論風口,甚至出現 " 反轉 " 一說:
" 德普明明白白歧視亞裔和厭女 "
" 終于有人證據實錘這老男人厭女 "
" 大部分人在參與一場盛大的厭女派對而不自知 "
" 我永遠忘不了今年六月全世界的網民集體進行的厭女狂歡 "
" 男方在庭上臟話公然調情被說可愛,女方卻被以千幀地方式去分析嘲笑她的每一個表情 "


德普粉絲是一如既往地支持。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兩邊都不是什么好人:
" 說艾梅柏清白的倒也不必 "
" 最簡單的這倆人都輸過官司,程度有大小但沒人清清白白哈 "
" 望周知:反對艾梅柏≠支持德普;反對德普≠支持艾梅柏 "
" 兩邊都不是什么好人 " 這個說法顯然已經被用到包漿,粉絲各支持各的,大部分路人吃瓜都是持有兩邊各打 50 大板的態度。
" 當我們的社會還存在結構性不平等,當整個社會還存在赤裸裸的性別歧視、厭女和性別不平等,很難談論什么是真的‘雙向’。"
蟬主之前也說過,這件事持續發酵到至今,本質上還是關于暴力、施虐者、受害者的事件。但種種因素的干擾,爭吵和輿論讓這件事早就偏離了軌道,
它成為了 " 他者化 "" 奇觀化 " 的一則獵奇八卦事件。
德普勝訴后,
又被曝厭女 + 種族歧視?
首先要知道的是,德普和艾梅柏一共打了兩場官司。
除了美國這場全球直播的庭審以外,早在英國法庭,德普因為《太陽報》對他以家暴的指控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太陽報》對他直接采用了 "wife beater" 一詞,也就是 " 毆妻者 "。
但最后是德普敗訴,法官判決指控基本屬實,指控的暴力行為有扇耳光、向她扔酒瓶、用手機扔傷艾梅柏等等。

直到后來,艾梅柏又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一篇《我反對性暴力》的文章。
文章沒有指名道姓,但公眾也都默認是德普。
隨后就是德普和艾梅柏之間在美國的互訴誹謗案,由于這次庭審是全程直播公開,德普的支持率和輿論顯然要比艾梅柏高。

當社交媒體都在慶祝 " 德普勝訴 " 時,這把輿論的天秤,顯然也是不平衡的。
再回來看看這些未公開的法庭文件,有人重錘也有人澄清。
這件事起因是因為德普粉絲為了能獲得艾梅柏更多黑料,于是花了三千多刀去買法院的封存文件。結果文件里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對德普不利的素材,于是德普又陷入了暴力厭女、種族歧視、證據造假等等的爭議之中。

在德普和曼森的短信中,微博博主 @Madyka 曾梳理過主要內容:
" 德普和曼森拿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被美軍碾壓過的臉 "zipper head" 開歧視亞裔玩笑 "
什么是 "zipper head"?
當初抗美援朝,美軍發明的詞義,意指那些被吉普車碾壓致死而帶有輪胎印的亞裔尸體。后來也用于指代亞洲人后裔的貶義詞,

因為這個玩笑,好萊塢亞裔紛紛開始撤贊和取關。
隨后有德普粉絲辟謠,其實部分亞裔明星根本沒有關注過德普,所以沒有取關一說。
這里的真真假假,其實大部分 " 吃瓜群眾 " 都沒有想要去驗證,如今許多的 " 瓜 " 亦是如此,所以后期才會有那么多所謂的 " 反轉 "。

至于相關的辱華或是辱亞言論,也都是各執一詞。
起因是因為曼森在信息內容說,自己妻子的妹夫是 "zipper head",然后德普作出了回復:Lemme know,brother。
這個帶有辱亞的詞匯其實不過是針對曼森女友的日裔妹夫。

很魔幻的是,明明是關于德普的內容文件,卻有人總能夠把輿論矛頭再一次指向艾梅柏,典型的思維邏輯就是,XXX 辱華是假,XXX 反華才是真。

艾梅柏作為當事人,當她指控被德普暴力時,在整件事情中,卻還要不斷被網絡侮辱,分幀去解析她的表情,惡搞她。
這早已超脫了事件的討論本身,而是上升到一種集體性的 " 厭女情緒 "。
父權社會下的" 厭女狂歡 "
無論你支持誰,艾梅柏在這場官司中所受到的侮辱都是一種既定的事實。
德普的粉絲管艾梅柏叫" 說謊成精的撈女暴力詐騙犯 "。
而且因為德普的影響力,這場帶有厭女情緒的侮辱狂歡是全球性的,如果你覺得艾梅柏是活該,那這個鐵錘遲早也會砸到你身上。

當初德普勝訴之后,Metoo 的聯合創始人 Tarana Burke 就曾經說,對女性來說,這是一場有毒的災難,也是最大的誹謗之一。
同時也有性暴力專家表示,這個結果敲醒了一個警鐘,因為它揭示了一個不能保證平等保護的制度。
"Heard ’ s lawyer says verdict sends ‘ a horrible message ’ while sexual violence experts say it reveals a system that doesn ’ t guarantee equal protection"

整件事情最魔幻的輿論是,大家對著艾梅柏侮辱 P 圖玩爛梗的同時,另一邊卻在夸德普在法庭上畫畫吃軟糖可愛反差萌。

明面上是在支持德普,實際上是一種厭女而不自知的狂歡。
大家也總是習慣于在父權社會的制度下凝視女性,一種權力壓制。
就拿艾梅柏在庭上的哭訴來說,多少人一幀一幀地去分析她的表情,分析她作假不真誠:" 她在哭,但是沒有眼淚。"
甚至還卷起了一股模仿惡搞風。

還美名其曰 " 淺淺惡搞一下 "。

根據這個邏輯,那以后是不是只要不相信或是不喜歡某位家庭暴力中控訴的女性,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對待她?
這種大范圍對艾梅柏的惡搞,包括輿論的侮辱,比起法庭的宣判,媒體大眾更早一步就對艾梅柏進行了宣判和懲罰。
《My Body Keeps Your Secrets》的作者 Lucia 曾經發出過自己的擔憂:
" 她應該要被認真對待,但顯然在大眾眼里,他們在沒有聽見她的證據之前已經先斥退她了,這對準備要挺身而出的受害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

家暴從來都是一件可以拿來開玩笑的事,更別說將它奇觀化,無論受害者是男還是女,奇觀化暴力原本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而女性在公眾輿論戰里的形象則更容易被塑造成 " 瘋女人 ",也是屬于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 Lucia 的擔憂并不是沒有理由,在官司進行期間,輿論一直對艾梅柏進行大量的侮辱惡搞。
美國最大的幫助犯罪和虐待受害者的組織 Safe Horizon 負責人曾經表示,有數百名暴力幸存者選擇了撤回自己的聲明,德普勝訴這一結果,顯然是有某種震懾的影響。
在這場輿論的羅生門中,真假信息同時都存在,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反暴力反歧視。
當然這一反暴力反歧視的平權,在一些人看來,就是被刺痛的失權。
一些參與厭女狂歡的人,他或許不是德普的粉絲,同時也并非討厭艾梅柏,他就是本質上有一種難以掩飾的厭女情緒和希望打壓女性(不必自動對號入座)。
正如像一條熱門微博中說的那樣:
" 一個人但凡厭女,那么他一定就是會厭在他眼里不如自己的一切,無論是性別、種群、取向,還是能力。" 歧視 " 是一種病毒,它在一個人體內發作的時候,絕不會只有一種病癥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27692b15ec0472135e9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