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姐寫吳彥祖的顏值暴跌,有人在評論區調侃道:
男明星的歸宿是趙本山
女明星的歸宿是蔡明

圖源:新浪微博
前半句已經數次得到了驗證。
而后半句,細品之下其實有失偏頗。
畢竟,蔡明的適配度可不局限于女星。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看到蔡明的影子。
內娛女星、古裝影視、西方科幻 …… 甚至是二次元。
這可不是空口無憑,不信看看這幾個——

圖源:豆瓣
《西游記》的孫悟空、哈利波特的老師霍琦夫人,甚至連《王者榮耀》的安琪拉都感覺像是照著蔡明捏的 ……
蔡明的多重宇宙?
但還沒完。
最近有人還發現,一個很火的虛擬主播也跟蔡明高度相似。

名字就有蔡明那味兒——這個虛擬主播叫菜菜子。
打開視頻一聽,連聲音都跟蔡明本明八九不離十。
網友被這相似度驚到后一陣挖墳發現——
天,這好像真的是蔡明。

事情進入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走向——
國家一級演員蔡明,在網絡重新出道成了虛擬偶像菜菜子。
被菜菜子迷住的網友一時陷入混亂:
一開始看到菜菜子時,我想讓她當我女兒;后來菜菜子一開口才發現,原來我是她孫子。
喜歡菜菜子的網友甚至從中理出來一套一步到位的邏輯:
" 既然美女老了以后就是蔡明,那別人追 20 歲美女,我追 60 歲蔡明,直接少走 40 年彎路。"
似乎哪里怪怪的,但又莫名有點說服力。
畢竟,那可是始終走在潮流前線的蔡明啊。
" 菜菜子 " 與百變蔡明
蔡明玩二次元,說起來是個意外。
一切起源于一檔叫《花樣實習生》的綜藝節目,蔡明在節目里體驗了一下虛擬主播。
沒想到接觸以后,蔡明覺得新奇有趣,直接將企劃轉成實際操作。

《花樣實習生》
沒過多久,蔡明正式開始整活兒。
蔡明變身菜菜子,在互聯網重新出道。
如果看了菜菜子的直播,就知道菜菜子出道可不是什么強捧。
菜菜子和觀眾互動起來幾乎沒有代溝," 單推 "" 箱推 " 的網絡黑話張口就來。

甚至還有正道的光
菜菜子甚至還有自己專屬的番。
多年前在小品上一句 " 都是千年的狐貍,玩什么聊齋 " 沒想到多年以后成了真。
《菜菜子職場大作戰》中,她化身修煉 1800 年的小門神,下凡體驗職場生活。

作為虛擬主播,菜菜子還很有職業修養。
有人聽聲音熟悉,好奇發問:你是不是蔡明?
菜菜子首秀就明確地表明了身份:
" 不,我是菜菜子,蔡明是我的好朋友。"

除了基本的人設,菜菜子更是嚴守主播之道。
直播里敬業到不吃飯、不喝水,不小心吃了一顆糖馬上對觀眾道歉 ;
有一次菜菜子和朋友的朋友——潘長江聯動。
潘長江提出要組 CP:" 菜菜子,能有個老伴兒不?"
菜菜子義正言辭地拒絕:
不談戀愛,拒絕捆綁。

不僅如此,菜菜子的業務能力也很能打。
各種營業聲線隨時切換,萌妹蘿莉、沉穩大叔、傲嬌御姐等張口就來。
在小品《天網恢恢》里,蔡明說 " 拿笤帚的不一定是清潔工,也許就是哈利波特 "。
現在又可以更新一下說法了——
娃娃音主播不一定是萌妹子,也有可能是蔡明老師。

菜菜子各種聲線轉換引發彈幕狂歡
擔心蔡明被菜菜子的人設限制影響發揮?大可不必。
菜菜子的直播現場,堪比小型春晚。
爆料郭達、調侃潘長江依舊是保留節目,隨便一段都能經典永流傳。
只能說,老藝術家不愧是老藝術家,真的會整活。

主播傳統藝能
但蔡明會整活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畢竟從 20 年前,蔡明就領先時代潮流。
就拿蔡明懟人的造詣來說。
現在大家都在為各種互聯網嘴替歡呼,但蔡明早就連續多年站在春晚的舞臺上擔當觀眾嘴替,是當之無愧的 " 毒舌女王 "。

如今很多人玩得火熱的諧音梗,也是蔡明早年在舞臺上玩剩下的。

懟人功底無人能出其右,造型更是引領潮流。
在《機器人趣話》的春晚小品中,蔡明扮演賽博朋克的機器人。
這概念比日本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早了整整 13 年。

蔡明不僅敢于嘗試各種造型,扮演的人物也百變,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從各種形象里發現蔡明的影子。
你以為那是小丫頭,不,她是蔡明;
你以為那是老太太,不,她是蔡明;
你以為那是機器人,不,她還是蔡明。
有人銳評到:
" 蔡明在春晚舞臺上的人物,年齡遍布大姑娘小丫頭中年婦女小媳婦老太太,身份有小保姆售樓小姐戲曲演員居委會大媽臥底女警丈母娘機器人 ……
這種角色跨度,幾乎是難住漢克斯,嚇退梁家輝的難度級別了。"

百變蔡明
發現了沒?
春晚老藝術家、虛擬主播、鄰居大媽、知心大姐 ……
性感、幽默、時尚 ……
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組合在一起,放在蔡明身上似乎都不奇怪。
叛逆的蔡明
還記得蔡明登上《男人裝》雜志的造型嗎?
照片中,她大秀美背,S 型曲線,眼神性感。
這年,蔡明已經 57 歲。

照片一出,眾人簡直驚掉了下巴。
當然網友的評論褒貶不一,但蔡明不在乎,甚至還在《吐槽大會》淡定回應:
" 我就隨便找了幾張買菜的照片發過去,哪知道是男人裝,現在大家都知道我買菜的時候穿什么了。"
言外之意,你們大驚小怪的潮流,只是奶的生活日常。

《吐槽大會》
蔡明是怎么修煉成蔡明的?
說來很多人可能不信,曾經的蔡明跟如今大眾對她的印象大相徑庭。
其實蔡明是演悲劇出身,且一度被寄予厚望。
1976 年,12 歲的蔡明成為了北影廠年齡最小的演員。
剛進廠,導演們就給她定了路子—— " 謝芳 2.0"。

蔡明也確實不負眾望。
憑借《海霞》中的小海霞一角色一炮而紅,演藝之路順暢無比。
接著又在《印有金錨的飄帶》《生財有道》《淚灑姑蘇》等影片中飾演一系列悲劇角色。
這條路順著走下去,必是一條坦途。
但一次偶然的排練中,陳佩斯發現蔡明頗具喜劇天賦:
" 他覺得我的喜劇天賦就像泉水一樣,勸我不如去演小品。"

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建議。
盡管喜劇、正劇、悲劇都是同根生于戲劇,但在那個年代人們還是有喜劇不如正劇、悲劇的鄙視鏈。
陳佩斯慧眼識人,但沒人知道走上喜劇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
且彼時的蔡明,也已經來到了 30 歲。
這時轉型,無異于 " 自毀前途 "。
但蔡明的大膽和反叛,在彼時便已初見苗頭。
她毅然放棄了一條 " 謝芳 2.0" 的演員之路,開始邁向春晚和喜劇的舞臺。
就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 30 歲喜劇女演員開始頻繁的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

說來輕松,但喜劇這條路其實并不好走。
細數下來,蔡明其實受了不少罪。
為了能塑造各種形象,蔡明堅守" 你想吃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 "的金科玉律。
她曾為給觀眾呈現一個精致的機器人形象,兩個月沒吃米飯,硬生生將自己的腰圍瘦到了一尺六,體重只有九十斤。
演《閑人馬大姐》時,為了將賦閑在家的老太太演得惟妙惟肖,蔡明增重了二十多斤。
為了顯得整個人臃腫發福,她甚至在 40 多度的夏天里套一件棉背心,就算被熱到忘詞,也依然堅持拍攝。

還記得小品《想跳就跳》的腹語表演嗎?
起先小品里沒有這樣一段情節,也沒有人愿意教她。
但蔡明覺得這樣表演更有意思,于是便自己苦心琢磨、爭取,最終說服了團隊并拿到了舞臺上呈現。
事實證明,蔡明的直覺是對的,這個片段多年后仍常常被人提及。
為了收獲臺上十分鐘的笑聲,蔡明堅持了 20 年。
20 年太久了,久到她這一路聽了太多太多反對的聲音。
因為蔡明這一路都不曾走在別人認為的 " 正軌 " 上。
30 歲放棄大好前途轉行喜劇;
40 歲在舞臺上奇裝異服演妙齡少女;
55 歲登上時尚雜志拍性感照片;
60 歲重新在互聯網出道當虛擬偶像。
說起來這么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她喜歡喜劇,喜歡觀眾,喜歡新潮。
采訪中,蔡明不止一次提到,她最想和觀眾們在一起,了解年輕人的世界。
于是她總是在變,追著潮流跑,做一些新鮮的事。
但父母不理解她的搞笑。

同輩不理解她的前衛。
觀眾也不理解她的新潮。
有一段時間如果搜索 " 蔡明 ",出現的總是這類負面的關鍵詞:
" 做作 "" 裝嫩 "" 晚節不保 "……
我們的社會,似乎總有一個 " 什么年齡做什么事 " 的社會時鐘在滴答作響。
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老了的蔡明依然在追著潮流、追趕時代快車的姿態,多少有些可笑。
40 歲奇裝異服就是做作。
50 歲性感就是晚節不保。
60 歲說話娃娃音就是裝嫩。
老了就應該安靜地老去,不應該做任何不符合你年齡的事情。
或許是好意吧。
打出這句話的同時,她姐心里升起了一個疑問:
是好意嗎?
誰規定老了就該安靜地老去?
" 就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吧!"
一個女人應該怎樣老去?
問出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起了很多像蔡明這樣 " 出格 " 的女人。
臺劇《媽,別鬧了》里面的媽媽王玫玫。
王玫玫 60 歲了。
丈夫去世,陪伴自己 40 年的好友在突患癌癥后離開,隔壁鄰居的男主人也在某一天突然死去。
從世俗意義上來講,她應該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度過晚年,但王玫玫完全不按套路來。

《媽,別鬧了》
她身上沒有一點中年或者老年女性該有的樣子。
王玫玫缺點數不清:臭美、貪玩、瘋狂消費、不會做飯、愛頂嘴、和女兒沒大沒小 ……
她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轟轟烈烈地踐行著 " 人生在世,折騰三萬天 " 的人生準則。

王玫玫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也不符合社會對一個中年女性的期待。
但一路看下來,我只覺得羨慕。
羨慕她 60 歲了還可以毫無保留的奔赴自由和浪漫。
羨慕她 60 歲了還能有重來第二人生的勇氣。
我還想起了一個 75 歲的韓國演員尹汝貞。
尹汝貞的前半生經歷了堪比八點檔的狗血劇橋段:
錯認良人,放棄事業遠赴美國結婚,盡心盡力相夫教子,最后老公出軌,自己憤然離婚。
回國以后的尹汝貞,從爆紅的偶像變成燙手的山芋。
在那個年代的韓國,離婚的影響猛如虎,沒有人會喜歡一個離了婚的女人。

按照這樣的路數尹汝貞的人生簡直沒有了盼頭,特別是在韓國這樣一個極其看重年齡的國家。
但事實是,尹汝貞的人生下半場比很多人都精彩得多。
剛剛 31 歲的演員金高銀,常常會因為年齡問題,在面臨挑戰時猶豫不決。

但年過古稀的尹汝貞,卻總是把 " 這有什么關系啊 " 掛在嘴邊。
她堅持養生,每天早晨吃半個蘋果、做十幾個俯臥撐,以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
她也堅持演戲,大的小的角色都可以。
然后在 74 歲這年,憑借《米納里》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

還有最近人氣頗高的惠英紅。
惠英紅已經 62 歲了,但她絲毫沒有 " 奶奶 " 的影子。
在微博和粉絲互動、玩梗,是惠英紅的常態。

面對苦茶籽文學招架不住的惠英紅
還有那個 55 歲開始成為模特的上海馬姐。
她的一生說起來波瀾壯闊。
19 歲在上海糖果廠做車間女工;
27 歲自費去日本學服裝設計,后來在日本參演了巖井俊二的電影《燕尾蝶》;
55 歲殺入模特圈,如今 60 歲了依然在做模特 ……

圖源:網絡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看到這些人,我常常在想,很多人掛在嘴邊的 " 什么年齡該做什么事 " 到底是什么?
是老了就應該一成不變嗎?
是老了就應該循規蹈矩嗎?
是老了就應該在太陽下一天天干枯下去嗎?
《意外的旅程》里,尹汝貞的朋友金靜子的一段話讓我頗有感觸。
靜子是好萊塢著名的動畫設計師,參與制作的作品曾獲得格萊美獎。
她如今已經 68 歲了,但依然在堅持工作。
節目組問她為什么,她說:
我嗎?因為喜歡。

《意外的旅程》
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而堅持下去就會發現——
74 歲的尹汝貞也可以獲得奧斯卡。
那就算過了 70,雖然是不確定的事情,但我的身上可能也會發生某種事情。

但前提是——
你要記得,沒有 " 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 ",只有 " 做你想做的,什么時候都不晚 "。
希望你可以從這些女性身上獲得勇氣。
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的勇氣,和無論人生的賽程走到何處,都能再出發的勇氣。

監制 - 她姐
作者 - 12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b9a5d8e9f0977ae1a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