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
這大概是最近南方朋友們出門之后的唯一感想了。
前有江蘇最高地表溫度飆至 72 ℃,把地里的火龍果都給烤熟了。
后腳更嚴重的情況發生在四川:因為持續高溫,蜀地 " 電量電力雙缺 ",甚至不得不對工業用戶開啟了限電模式。

但說起來,四川可是水電大省啊。
從 2021 年的數據來看,四川水電裝機容量達 8947.0 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
并且水力發電向來有 " 夏豐冬枯 " 的說法。
怎么這個時候,會出現供電緊張的情況?
水電大省為何缺電?
靠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四川的能源結構以水電為主,占全省發電量的 70%-80%。
同時四川也是全國水電第一大省,據四川省統計局,2021 年末四川水力發電量 3531.4 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均居全國第一。

根據往年經驗,從 5-6 月開始直到 9-10 月四川都是豐水期。
此時往往供電大于用電,甚至還會出現被迫 " 棄水棄電 " 的情況:水電站儲存不下的多余水量只能放棄。據國家能源局消息,2016-2020 年四川年均棄水電量超 100 億千瓦時。
今年最大的變數是異常高溫、干旱。
首先高溫會造成居民用電量激增,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 25%。
再者今年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少了 51%,為歷史同期最少。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消息,干旱造成水電日發電量大幅下降,供電支撐能力大幅下跌。
兩者疊加的局面,使電力保供形勢十分嚴峻,而高溫天氣預計還將持續一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還有 " 外送履約執行 " 的壓力。
四川是 " 西電東送 " 的重要輸出端,電力輸送區域包括華東、西北、華北、華中和重慶等。這部分外送的電量是有固定分配比例的。
目前,針對這一問題,四川省已經向省外求援。
據川觀新聞消息,四川跨省跨區所有通道已最大化利用,同時增大水電留川規模,大幅削減四川低谷年度外送計劃電力。但目前所有電力入川通道已全部滿載運行,組織省外電力支援難度增大。
最后還有一點,極端天氣除了增加用電負荷,也讓電網設備運行環境溫度增加,發生故障的概率隨之增大,給電力公司的檢修工作帶來更大壓力。
限電影響大嗎?
備受關注的是,這次一限電,不少在能源供應大省 " 安營扎寨 " 的企業受到了波及。
在四川重點發展的五類企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中,尤以能源化工和電子信息企業受到關注。

△圖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這也與四川出產的戰略資源有關:多晶硅、鋰礦、稀土、石墨、釩鈦……
多晶硅,生產光伏組件、半導體電子的關鍵原材料。據澎湃新聞介紹,四川多晶硅產量則約占全國產量的 13%,截至 2021 年,四川省內已建成和在建高純晶硅、拉棒切方、電池片等項目投資超 1000 億元。
鋰礦,新能源汽車所用電池的重要構成材料之一。據國泰君安介紹,四川地區鋰鹽產能占比全國鋰鹽產能接近 30%。
由此,限電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受到影響。
據華爾街見聞介紹,SMM 估算此次限電會導致四川的碳酸鋰產量減少約 1120 噸,占行業比重 3%;氫氧化鋰產量減少約 1690 噸,占行業比重約 8%。
除了鋰與多晶硅以外,一些原材料生產廠商也給出了預計影響的產量。
如據澎湃新聞介紹,四川美豐表示,本次臨時停產預計將影響尿素產量約 1.5 萬噸、復合肥產量約 0.6 萬噸。四川綿竹川潤化工有限公司,預計將減少鋅合金產量約 0.1 萬噸、磷化工產品產量約 0.4 萬噸、合成氨產量 0.2 萬噸。

另一方面,材料上漲的同時、限電導致的產量下降,又會給下游的產業帶來進一步影響。
例如,給新能源汽車生產鋰電池的工廠寧德時代。
據報道,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已經限電停產。
此前,寧德時代宜賓基地第一、二、三、五、六期已建成投運,第七和第八期開工建設,產能達 75GWh。若以每輛新能源車搭載 50KWh(千瓦時)電量計算,75GWh 的動力電池可配套 150 萬輛新能源車。
另外,四川作為電子產業重鎮,2019 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 10259.9 億元,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涉及 PC 產業鏈、通訊設備、芯片等電子硬件設備制造更是貢獻一半以上的收入。
包括英特爾、富士康等與半導體相關的電子信息企業,在四川也均建有工廠。
不過,富士康方面回應稱,目前對公司運營影響不大。
而郭明錤表示,四川的臨時限電可能會影響成都(富士康)和重慶(仁寶)的 iPad 組裝廠。雖然目前很難評估對生產的影響,但如果停電可以在 8 月 20 日結束,影響應該是有限的。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這樣的限電停產帶來的影響是可控的。
比如,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表示,本輪四川停限電政策對硅料整體產量影響不大:
只是減負荷,沒有停車,系統物料仍然循環。當地主要的三家硅料生產商都很成熟,恢復起來很快。
四川限電減少的硅料供應量不大,不足以影響供求關系,目前新增產能釋放,零售市場供需關系得以改善,但需要呼吁長單采購的龍頭企業不要再到零售市場搶貨,要不然還是會引發價格上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c8f2b8e9f09709f68f7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