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部緝毒劇沖上豆瓣 8.5。
集體制毒,毀滅證據(jù),宗族力量盤根錯節(jié)的塔寨村。


微微一笑很嚇人,一邊資助小學,一邊販賣冰毒的東叔。

官場這邊,是正邪難辨的暗流涌動,是能寫進教科書的說話之道。

可是,結局被噴爛尾。(豆瓣落到 6.8)
《破冰行動》。
三年后,導演傅東育攜同題材新作回歸——
頂流雙男主,王一博、陳曉;

老戲骨加盟,王勁松、劉奕君。
上線一周,穩(wěn)居熱度前三,微博話題近 40 億。

國產罪案劇,有戲了?
冰雨火

一口氣刷了八集后。
Sir 心情是很矛盾的——
一邊,豆瓣上好評一片;可另一邊,這好評有多少得靠同行襯托 ……
跟其他熱播國產劇相比,《冰雨火》自然是有基本質量保證。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販毒猖獗的邊境小縣,云河。
用當?shù)厝说脑捳f——
一百個人里面
七個人是吸毒的
兩個是毒販
剩下一個是警察

△ 這數(shù)聽著 …… 不太對啊
一開場就是兇殺案現(xiàn)場。
探案過程不注水——
報案人廢話多,陳宇(王一博 飾)覺得沒啥信息量,趕緊回到現(xiàn)場看細節(jié)。

細節(jié)也算扎實。
民警出任務都穿著鞋套,眼尖的網友還發(fā)現(xiàn)了角落處的 " 朝陽群眾 "。
但隨后,劇情進入了怎么爽文怎么來的邏輯。
幾乎所有配角,都要為這位愣頭青警官讓路。
嫌疑人,是他排除的。
腳印左深右淺,推測兇手是左撇子,讓報案人現(xiàn)場表演切土豆。



關鍵線索,是他發(fā)現(xiàn)的。
機警過人的他,一眼識別出紅藍藥丸是麻古,黃色膠囊可能是新型毒品。
就連兇手作案姿勢、兇器,都逃不過他的一雙 " 鷹眼 "。
年紀輕輕,為啥這么牛?
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國產劇最熟悉的速成配方——
人物細節(jié)不夠,配角臺詞來湊。
常年專業(yè)第一
至今無人超越

然后就進入了美強慘路數(shù)——
三年前,陳宇本來是禁毒大隊一員,前途光明無量,但在參加抓捕行動時,不小心給發(fā)小吳振鋒(陳曉 飾)透露了重要細節(jié)。
剛好,這目標人物就是殺死吳振鋒老爸的嫌疑人。
吳出來搞破壞,導致抓捕失敗,還讓禁毒隊長終身殘疾,從此無緣一線。

就這樣,曾經感情深厚,同為警察的發(fā)小,就此走上了貓鼠游戲的道路。


吳振鋒被警方開除并逃離境外,陳宇一心想查出發(fā)小他爸涉毒被殺的真相。
而三年后的這場命案,將兩個人的命運綁在了一起——
陳宇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玉石碎片。
一查,就是自己的同款吊墜。

他鐵了心認為——吳振鋒回國了,而且跟販毒集團淵源頗深。
吳振鋒在境外到底經歷了什么?他跟販毒集團又有什么關系?
這是《冰雨火》的核心懸念。
再往下看,禁毒大隊里的領導們,似乎一個個都有嫌疑。
有《破冰行動》內味兒了?
期待很美好。
可沒看到什么對保護傘、黑勢力的揭露。
不管是數(shù)量龐大的反派,還是鏡頭不少的老戲骨,幾乎都為了烘托男主的偉光正。
王勁松扮演的公安局長。
兇殺案之前,他接到了大黃膠囊的線報,然后就到藥房找這位線人打聽。
可他沒想到,這位負責人金盆洗手是假的,分銷新毒品是真的。
為了保證線人安全,又暫時搞不清楚狀況,只好在手下抓捕前通風報信。
這時,陳宇就神探夏洛克上身了。
聽到抓捕無果,他想起了林局桌上的藥房塑料袋,懷疑林局是內奸。

令人費解的是,局長仔仔細細聽嫌疑人供詞,陳宇居然可以躲在他身后,來了句:
認識啊?
而干了幾十年的林局長,能因此嚇到魂都丟了 ……

之后不管是局里開會,還是私下聊天,陳宇都是一副一定要把你老底都給查清的樣子。
那眼神,你品品 ……

配角矮化,主角開掛。
這是《冰雨火》沒法像《破冰行動》抓住觀眾的原因。
陳宇明明因為泄密被處分過,可是跟同事講起案情又眉飛色舞的,一五一十都給女朋友聽見了。
女朋友的養(yǎng)父,剛好又是他懷疑的林局長。

如果后期沒有劇情反轉,說是男主故意使的計謀。
那這操作實屬有點無腦了。
要知道,陳宇第一次出警就因為泄密而被調職。
三年后的他,還沒長記性?

再如陳宇的直屬上司,禁毒隊隊長。
怎么說呢。
人倒是挺正直的,雖然偶爾會幫局長隱瞞點事,但基本上可以發(fā)金水。
最大的槽點是,隊長就像一個毫無工作經驗的二愣子。
愣到什么程度?
寄宿在他家里的外甥,當?shù)仡^號毒販的得力馬仔。

他不僅對此毫不知情,而且完美錯過所有蛛絲馬跡。
同僚告訴他,外甥把一個人打了一頓。
這印堂發(fā)黑的臉,瑟瑟發(fā)抖的眼神,再加上云河縣如此高的吸毒率 ……
這位禁毒隊長,居然一點沒懷疑這人跟毒品有關。

還有一次更絕。
新型毒品大黃膠囊的交易都摸清了。
他布下天羅地網,全隊一起出動。
外甥接到情報說警察正在釣魚,一個電話打來——

抓捕就這么泡湯了。
咱就是說。
一個正在釣大魚的禁毒隊隊長,就能這么隨意地接電話拉家常,一點警惕性都沒,被外甥玩得團團轉?
Sir 不理解。
盡管案件的鋪陳挑不出邏輯硬傷,但你根本看不見這些人的血肉,更別說是正邪難辨的猶疑和曖昧了。
至于全劇人設最討喜的王一博。
豆瓣上有不少 " 演技進步 "" 眼神都是戲 "" 博子未來可期 " 的五星。
但你要說這個人物出彩的地方在哪里。
那確實 ……

一部緝毒劇。
王一博的代入感,像是個來聽禁毒宣傳講座的學生。
這是陳宇找領導申請兩案并偵,被噴的狗血淋頭的樣子。
按理說,應該挺生氣的吧?
他眼神長這樣:

這是三年后,陳宇第一次見到吳振鋒,要把人捉拿歸案的樣子。

給女朋友說三年前的故事。
不小心讓發(fā)小跑了,把隊長整殘疾了。
這感情,至少是羞愧、憤恨、自責的混合物吧。
也許是混得太均勻了,Sir 愣是一樣也沒分辨出來。

不得不說,王一博果然是跳舞高手。
眼神不夠,形體來湊。
說著說著,他 …… 開始抓!頭!發(fā)!


△ 聽故事的都比他有戲
Sir 必須承認。
開播前對《冰雨火》的超高期待,來自于對《破冰行動》的意難平。
因為對觀眾來說,一部罪案劇精不精彩,不僅是邏輯順不順、質感好不好。
也不是題材正確、歌頌偉大,就叫好劇。
我們更想看見的,是獵奇的罪案背后,那沖破一般經驗的幽深的人性。
往遠了說,有陳道明在《黑洞》里這種半人半鬼、半新半舊的分裂,根正苗紅的他在犯罪中完成弒父與自我認同。

有王志文在《黑冰》里,偏執(zhí)而瘋狂的高級知識分子兼毒販子。
他邏輯自洽到讓人后背發(fā)涼。
直到被判處死刑,行刑前一晚,他仍然選擇繼續(xù)把游戲進行到底,自信到最后一刻。
癲狂又陶醉,邪魅一笑。

就連正常的人物塑造都難以保證的時候。
這種超常發(fā)揮,就不用想了。
往近了說。
盡管《破冰行動》爛尾,但它的前半部,仍然塑造了一個個細思極恐的人。
不說反派,就說全劇最理想化的人物。
同樣是愣頭青警察,黃景瑜飾演的李飛,編劇沒有給他冠以學霸人設。
反而用一個極其真實的細節(jié),剖開了我們心照不宣的官場現(xiàn)實。
第一集,拘留所。
制毒分子對黃景瑜說:
" 給你個機會,把我放了,八十萬。"
黃景瑜不驚不喜,居然蔑視性地開始低頭玩手機。

要知道,他作為基層,工資只有兩千八。
按理說,就算再嫉惡如仇,也不會對八十萬毫無動容吧?
果然。
拘留所出來沒多久,就出現(xiàn)了黃景瑜開著私家車的畫面——
一輛疑似牧馬人的大越野車,少說也得三五十萬。
原來李飛的養(yǎng)父是李維民,也就是廣東省廳級大員。

是這樣毫不起眼的設定,加深了人物選擇的動機。
這,就叫真實。
而在《冰雨火》中,陳宇做的事情,比黃景瑜出格多了——
一個人追吳振鋒追到境外,最后只是受了點處分,就能成功復職。
編劇給出的交代是什么?
" 鑒于年輕,保住了警服。"
反觀黃景瑜演的李飛,不過是配合外地公安,抓了個馬仔,就被人誣陷成殺死同僚的毒販。

而陳宇本人呢?
他緝毒的困難,幾乎只來自案件本身的復雜,再無更多權力斗爭、官場現(xiàn)實的障礙。
不管怎么以下犯上,依然可以成為你的互聯(lián)網嘴替,幫你整頓職場。

網友甚至開玩笑說——
陳宇這是廳級干部的做派吧?

《冰雨火》的癥結在于,它削弱了人性,也低幼化了官場。
有人說,這是流量偶像禍害了國劇。
Sir 覺得,倒不如說——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停止用給流量作配的方式,去拍一部屬于成年人的罪案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奇愛博士多店老板娘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c85228e9f092575338f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