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了好一陣的 " 百花獎爭奪戰 ",終于落下帷幕。
憑借《中國醫生》文婷一角摘得影后桂冠的袁泉,被網友稱贊 " 當之無愧 "。

作為內娛大青衣類型女演員代表,袁泉的演技向來廣受好評。
也因此,近來她主演的新劇《玫瑰之戰》,一經開播就獲得極大的關注。

只可惜,觀眾的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本以為這是一部將女性生存困境與職場生態刻畫得鞭辟入里的律政劇,結果又變成了男女主公費戀愛、案件降智不走心的四不像。


幾集之后,諸多網友就紛紛打出一星,瘋狂吐槽劇情設定,感嘆可惜了袁泉的演技。

開分 5.1 的成績,說透了觀眾的失望
而這樣的翻車現象,早已不是個例。
國產職業劇,披著職場外殼講瑪麗蘇愛情,毀的不僅僅是劇的口碑,還有靠演技吃飯的大青衣們。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相比一眾拖沓的國產劇,《玫瑰之戰》的開場稱得上敘事緊湊、不拖泥帶水,幾分鐘直入人物沖突與困境。
顧念,當年自愿放棄律師的職業道路,做了十年家庭主婦。
然而,這樁美滿的婚姻只是丈夫精心編織的謊言。
法庭上,一場有關性賄賂的指控,讓丈夫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顧念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她無措又恐懼地看向丈夫,希望他能否認。
但丈夫話語中的猶豫與躲閃,已然證實了他對婚姻的背叛。
沒有歇斯底里,顧念冷靜克制地走出法庭。
為了女兒,她必須整理好情緒,與過去揮手告別,重新走入職場。

闊別職場十年的顧念,早已不熟悉職場的節奏,她緊張惶惑、急于證明自己。
為了在法庭上不卡殼,下班后拉著同事一遍遍練習。

結果第二天出庭辯護,因為緊張還是搞砸了。
劇情進行到這里,不得不說,把主角當作 " 普通人 ",客觀地呈現她的不完美和焦慮,而不是跳出現實情況大開金手指,在當今的職場劇也擔得起 " 勇氣可嘉 " 四個字。
只可惜,這番勇氣并沒有堅持過兩集。
很快有網友指出,這部劇與美劇《傲骨賢妻》在人物關系、劇情設置,甚至是臺詞上都有諸多相似之處。(劇方后來回應版權關系合法合規)


不少觀眾指出兩部劇情節有明顯相似之處
珠玉在前,觀眾再也無法忍受《玫瑰之戰》職場戲的懸浮與降智。
接下來的劇情里,邏輯上可謂漏洞百出。
一則案件中,當事人醉駕撞人,卻不愿向作為辯護律師的顧念復述案件經過與細節。
顧念怎么都想不到解決方法。
經男主角豐盛給她提示,她才想到 " 從當事人的家屬口中了解情況、完善細節 " 這一常識性求證路徑。


第二個案件是顧念鄰居家的兒子小霆,被控告殺死保安。
顧念為小霆辯護,一番努力之下,只差一個不在場證明。
正當顧念困擾的時候,男主豐盛再次提醒,要不看看你家門口的監控攝像頭?

顧念恍然大悟,倆人前往別墅翻找證據。
就在此期間,豐盛無意間看到顧念的全家福照片,聯想到自己對顧念的深情,心情瞬間跌落谷底。

原來大費周章的找線索根本不是為了破案,而是為男女主的情感發展服務。
如此這般虎頭蛇尾的劇情,在劇中比比皆是。

網友吐槽劇情安排十分 " 降智 "
表面上看,似乎是要演繹十年全職主婦一朝重返職場,重拾自我的故事。
實則為了感情線的發展,女主關鍵時刻總要靠男主角的幫助,更像是 " 揮別錯誤婚姻,擁抱新戀情 " 的中年偶像劇。

明明袁泉只用了兩個鏡頭,就把一個遭受背叛的主婦從茫然恐懼到堅定、從家庭到職場的轉變描繪得細膩可信。
可這降智的劇情和被男性拯救的 " 嬌妻 " 設定,實在白白糟蹋了袁泉演繹的智慧感和力量感。

不止一個大青衣被毀了
類似的操作,在大青衣們的劇中不算少見。
青衣,原是京劇中的說法。
不同于性格開朗活潑、伶俐動人的年輕女性,青衣指的是品德高尚、端莊正派的中青年女性。
沿用到國產影視行業,我們常把高國民度、沉穩氣質、極多代表作品加身的中青年女演員稱為 " 青衣 "。
孫儷、馬伊琍、海清、劉濤等演員多屬于此類。

圖源《安家》,孫儷飾演房似錦
豐富的生活閱歷、扎實的演技磨礪讓內娛青衣演員們身上增添了大氣、知性與聰慧的氣質。
然而,本應成為最擔得起職場劇女主角色的青衣們,卻肉眼可見地毀于一部部職場劇。
被稱為中年瑪麗蘇職場劇 " 扛鼎之作 " 的《星辰大?!罚瑧{借著狗血、懸浮劇情,被觀眾打出 4.7 的低分。

創作方似乎覺得光拍女主的職場升級之路無法吸引觀眾,于是安排了一眾用爛了的巧合劇情和一見鐘情的橋段。
劉濤飾演的簡愛,端著咖啡撞到了男主,不小心把咖啡灑在男主襯衫上,兩人意外互生好感。
彼此都是成熟的中年人了,卻還像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一般,談場戀愛分分合合無數次。
甚至演繹出狗血無比的戀愛橋段——
男主舉水管澆濕簡愛,試圖喚醒共同的甜蜜回憶,緊接著霸總式擁抱求復合。

男主為求復合,用水管澆濕女主
一向因演技過硬的劉濤,也抵不住這間歇性發瘋的男主人設和狗血戀愛劇情。
說起來,職場戲不夠,愛情戲來湊,向來是國產職場劇的老操作了。
孫儷主演的《安家》就曾被網友吐槽:
"20 集談戀愛,20 集辦公室權力斗爭,真正賣房子 8 集不錯了。"
但近些年來,這樣的 " 糊弄手法 " 已經熟練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光是男女主兩人的分分合合還不夠,試圖 " 進階 " 到更抓馬吸睛的多角戀。
《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飾演的全職太太羅子君離婚后,面臨著與社會脫節的困境。
在好閨蜜唐晶的幫助下,羅子君如何重返職場、收拾一地雞毛的生活,本該是整部劇的看點。

結果劇情完全走偏,看點變成了狗血多角戀。
職場女強人唐晶支持閨蜜的方式前所未聞,她把自己的男友派到閨蜜身邊,幫其排憂解難。
致使原本水火不容的男友與閨蜜,漸生情愫,背著唐晶偷偷相愛。
唐晶無意中撞破,卻還 " 大方 " 地成全二人。

6.4 的評分,不過是再一次印證了那句 " 防火防盜防閨蜜 " 的俗語中,暗藏的惡俗和尷尬。

狗血劇情勸退觀眾
說到底,這些想盡辦法吸引觀眾眼球的愛情戲,不過都是為了掩蓋職場戲蹩腳的事實。
在諸如此類劇中,往往打著 " 女性自我救贖 " 的旗號,實則女性角色的職場發展,或受制于男性,或依附于男性。
《歡樂頌》中安迪一方面強調獨立自主,卻不斷被上司、男友等男性角色拯救。

《星辰大?!分猩硎辣瘧K的簡愛一路開掛般 " 升級 ",最大的外掛還是來自她的男友。

即使做到了愛情戲讓位于職場戲的《理想之城》,孫儷飾演的女造價師也離不開三位伯樂的助力,越到后期,富二代男友的助力越明顯。

女主越可憐,越遭人打壓,越能引起觀眾的憐憫和共情,而拯救她們于水火之中的男性身姿便因此更加高大與偉岸。
本質上,職場女強人仍然是男性話語權主導下的虛假敘事,職場女性的自我成長也還是個偽命題。
國產職場劇用奇情、反轉和狗血等強烈的戲劇沖突抓住觀眾眼球,為觀眾制造著有毒瑪麗蘇的幻想。
收視爆了,資本賺了,話題 " 熱 " 了。
慘的,只有被劇情拖累、空有演技的一眾大青衣們。

大青衣的路,
本可以越走越寬
大青衣們,也曾在職場劇中有過耀眼的時刻。
她們盡情散發著成熟、智慧和專業的魅力,不必被框在 " 顏值正義 " 的評價標準中。
1991 年,曾有一檔名為《外來妹》的電視劇在央視播出,轟動全國。
演員陳小藝在其中飾演了從窮山溝到廣東打工的外來妹趙小云。

趙小云身上有著改革浪潮中工人的勤勞和智慧,在生產車間做女工時,巧用智慧提升了生產效率。
她不斷學習工廠的管理與運營,從生產主管一步步升任廠長。

這部職場劇,并非沒有愛情戲。
香港大老板江生曾送過趙小云一件別針當作生日禮物,單純的趙小云把這件禮物當作是愛意的象征。
直到發現這只不過是江生哄騙女人的伎倆之后,她沒有再與對方糾纏,而是利落地與其分手。

自始至終,趙小云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不卑不亢,并不把愛情當作人生唯一的出口與光芒,處理關系時冷靜而理智。
說到底,觀眾并不是反對職場劇中加愛情戲。
而是反感狗血感情線在本該自我升級的職場戲中喧賓奪主、創作方高舉 " 女強人理應需要愛情 " 的旗幟作為辯解。
早期港劇中,陳慧珊等一眾 TVB 女星撐起了職場女強人的半邊天。

《鑒證實錄》陳慧珊
與《玫瑰之戰》同類型題材的《鑒證實錄》,女主聶寶言身上的職業與干練,不是靠一兩套西裝撐起來的。
整部劇對法醫專業的呈現深入淺出,從人設到專業性都做得出彩。
劇集深挖破案追兇背后的人性和情感,將男女主角的感情與破案發展緊密融合、齊頭并進。

感情線非但沒有弱化破案線索的精彩,反而豐滿了男女主有血有肉的形象。

如今一部部懸浮職場劇面向市場,將女性主角臉譜化。
究其根源,是主創團隊對市場流量密碼的迷信,和對職場女性深深的誤解。
將職場人的生存狀態與困境輕飄飄帶過,反而對 " 愛情大過天 "、" 顏值即正義 " 這些本不需要在職場劇看重的內容濃墨重彩。
可比起那些童話般的戀愛劇情,職場女性本身才是最吸引觀眾的點。
真正的職業女性,從來不需要靠容貌才能獲得機會,也不擔心因年紀而被社會鄙夷。
觀眾喜歡看職場女性劇,不就是被她們的自我成長的過程,和歷經生活磨難后仍對未來抱有希望的特質所打動。
如果國產職場劇還是一意孤行地用套路化的模板," 框 " 住職業女性。
那么他們幻想中的流量密碼,就只能變為觀眾一句:
" 編劇還是找個班上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49bd38e9f0913b82f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