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銀行卡掛失
截取轉賬失敗的圖片
聲稱自己銀行卡被凍結
編造各種理由向熟人借款
8 個月中
他竟然騙了 200 余萬元
出獄 4 個月
無業小伙盯上好友
2020 年 10 月,湖北宜昌,因詐騙罪被判處拘役六個月的萬某刑滿釋放。出獄后,萬某不僅沒有找工作,還迷上了一款網絡賭博軟件,每天都要賭上幾把,很快便輸了精光。
2021 年 2 月,為了籌措賭資,萬某將主意打到了朋友望先生的身上。為讓望先生相信自己有還款能力,萬某將提前準備好的 70 萬元微信零錢余額截圖發給望先生,再將自己的銀行卡掛失,告知望先生自己要借點錢 " 搞正事 ",掙到錢后可以一起分紅。
見到截圖中有這么多余額,望先生相信了萬某。此后,2021 年 2 月至 6 月,萬某多次以銀行卡被凍結等理由向望先生借款 40 余萬元。其間,望先生要求萬某還款,但萬某又一次憑借一張銀行卡流水 390 余萬元的截圖和與銀行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取信于望先生,只還給他幾千元了事。
此時,萬某意識到不能再向望先生借錢了。于是,他將目標轉移到了好友向先生身上。
被害人當面對質發現真相
2021 年 6 月,萬某來到向先生經營的小店,并向向先生假裝抱怨自己打牌輸了不少錢。于是,向先生向萬某表示,與其輸錢,還不如把錢借給自己還房貸,還能掙利息。萬某一口應下,并當場打開顯示有 130 萬元余額的微信零錢,當著向先生的面,提取了 70 萬元到自己的銀行卡里,然后聲稱有事先走,晚點轉賬給向先生。然而,第二天向先生并沒有收到轉賬。
接下來便是老套路,萬某以銀行卡凍結需要資金對沖、資金需要解凍、需要繳納滯納金等理由跟向先生借錢。為了證明自己有錢,萬某發給向先生一張 578 萬元的微信余額截圖,并通過微信給向先生發了一張本息共計 160 萬元的借條。此后,2021 年 6 月至 10 月,向先生共計給萬某轉賬 130 余萬元,扣除還款部分,向先生實際損失 90 余萬元。
除了朋友,萬某還將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女友喬女士和網戀對象曾女士身上,并先后向二人借款共計 70 余萬元。
2021 年 10 月,曾女士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后,聯系上了向先生、喬女士,三人碰面將事情說開,發現才短短幾個月,萬某竟然跟他們三人都借了很多錢。
三人將萬某叫到向先生家中,萬某知道自己瞞不下去了。" 這些都是假的,那個截圖是我用軟件做的。錢都讓我輸光了,沒錢還給你們。" 三人最終決定報警。

萬某制作的虛假截圖
2021 年 10 月 27 日,萬某在家中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然而,從偵查案件到最終判決,萬某始終堅稱自己沒有詐騙。" 他們要錢的時候我也還了一些,我沒有詐騙,我還打過一張借條,這是正常的借款行為。"
那么
萬某的行為究竟是民事借貸
還是刑事詐騙?
用證據說話
拆穿謊言認定詐騙
對于萬某堅稱自己沒有撒謊,微信余額的確有幾百萬元的供述,公安機關經調取其交易明細后發現,其微信零錢余額最多時為 5.7 萬元,微信零錢通余額最多時為 11 萬元,從未出現過上百萬元的記錄。
萬某稱自己從未掛失過銀行卡,而公安機關卻查到,萬某在 2021 年 4 月至 10 月間,先后通過手機銀行掛失銀行卡多達 18 次,且其在與曾女士、向先生、喬女士三人對質時,曾親口承認自己操作手機掛失過銀行卡。
至于那張 160 萬元的借條,承辦檢察官認為,萬某出具借條的行為,實為麻痹被害人,讓對方更相信自己。萬某面對被害人多次催促還款,僅償還小額資金,對大額部分卻多次推托,甚至以各種理由進一步詐騙,拿到錢后全部用于網絡賭博,導致被害人的錢款無法收回,綜合判斷萬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檢察機關認為,萬某通過軟件制作虛假余額截圖和聊天記錄,虛構還款能力,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詐騙金額共計 200 余萬元。今年 2 月 23 日,夷陵區檢察院以萬某涉嫌詐騙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日前,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萬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 10 萬元。
消息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 高霞)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c887c9e780bf92c0022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