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圈,「翻拍那些事兒」真是一言難盡。
稍有不慎,就會鬧笑話,淪為笑柄。
但在現如今,翻拍泛濫成災,作品參差不齊的年代,有一個人,可謂是翻拍界的鼻祖與高手。
他就是鬼才徐克。
哪怕再經典的故事,只要落在他手里,立馬就能推陳出新,再造經典。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他就拍出了兩部經典之作。
一部《青蛇》,另一部就是——
《梁祝》

梁祝的故事家喻戶曉,眾所周知,越是熟悉的故事就越難拍。
但徐克就擅長拍這種,打破大家的認知,徹底顛覆傳統。
在這版《梁祝》中,他另辟蹊徑,祝英臺不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
而是一個生性活潑,樣樣都不會的學渣。
就連走路都沒個女孩樣子,要在腳上綁上繩子,才能變得淑女些。


而她之所以會被父母送去書院讀書,則是因為父親私自給她訂了一門親事。
讓她嫁給三品官宦之家的馬文才,馬家家大業大,而且親戚中還有皇上嬪妃,所以祝英臺的父親覺得,女兒要是嫁到馬家。
自己也可以列入皇親國戚的名單了。
但無奈,閨女英臺實在是調皮的拿不出手,他害怕就以如今的樣貌嫁給馬文才有失禮節。
于是便讓她女扮男裝去書院學習三年,然后再回來成親。

殊不知,這一次離家,她的命運就完全被改寫了。
拉開坐轎子的簾子,她滿懷憧憬的望著外面,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的確,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
在書院里,她認識了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很聊得來。
要知道,那一年扮演主角的吳奇隆與楊采尼也不過才 24 歲,20 歲,正好符合劇中的翩翩少年與窈窕少女。
兩人完全就是本色出演,現在看來,在書院的時光就像是校園愛情喜劇。
充滿著青春洋溢與純真。

梁山伯還帶英臺去后山見了自己的忘年之交。
他是一名僧人,法號 " 若虛 ",常年隱居于書院的后山之中。
原來,當年他也在這個書院曾與一位女扮男裝的女子相戀,后來無疾而終。
好巧不巧,這個女子正是祝英臺的母親。
雖然她什么也沒說,只說此女子如今很富足,但這一切都被僧人看在眼里。

后來 ,梁山伯與祝英臺被父母強制分開之時,僧人還前去祝府勸說,他對祝夫人也就是自己的初戀女友,祝英臺的親生母親說:
祝夫人,這池子里的魚,你應該放生。
言外之意,其實就是放過這兩個孩子,讓他們去追尋自由。

可祝母偏不,她回答道:
放他們出去,外面環境惡劣適應不了,它們會死的。
你說的瀟灑!
你能放下就不會出家當和尚!

在她看來,她為自己女兒選的就是萬全的求生之道。
因為女兒現如今所經歷的,自己也曾經歷過。
她早已看透這世間真相,她去勸說梁山伯與自己女兒絕交時的話,放在現代來看,依舊現實。
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跟英臺的命運?
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邊的漢人?
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候。
人人都這么虛偽,迂腐和勢利。
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
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是的,這是一個無力改變的時代。
婚嫁自古以來講求的都是門當戶對,朱門對朱門,竹門對竹門。
從一開始,祝英臺的父親送她去書院讀書就是利用女兒的婚事攀附更有權勢的馬家。
他手里更是有一份仕族親系表,只有在這表上之家族,大家才可以彼此聯姻通婚,穩固貴族地位。

而不在表上的普通貧民,是一輩子都踏入不了這個階層的。
哪怕梁山伯科考中舉后成了當地縣令,祝父依舊敢毫無忌憚地讓家丁亂棍把他往死里打。
" 他沒有貴族親戚,沒有勢力,怕什么?"
這兒沒有人命關天,只有勢力關天。

就這樣,梁山伯被祝府打得奄奄一息,暴雨中扔出門外,而當他在大雨喃喃說道 " 我是這兒的縣令 ",是這兒的父母官。
可沒有一個人理他。

是的,人就是這么現實,官也分大小。
從一開始祝父把英臺許配給馬家而言,就奠定了本片的悲劇底色。
在人們的印象里,《梁祝》似乎是講述梁山伯,祝英臺,馬文才的三角之戀。
但在該片中,徐克導演根本就沒有拍馬文才這個角色。
因為馬文才是誰根本不重要。
梁祝的愛情悲劇,從來在于那個時代的階級和思想禁錮。
當她得知自己心愛之人去世之后,悲傷過度的英臺留下了血淚。


在嫁去馬家的迎親路上,當路過梁山伯的墳邊時,英臺不顧一切跳下花轎。
她脫下外面的紅色喜服,露出里面早已準備好的白色喪服。

在山伯的墓碑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后,狂風大作,山伯的墳竟然開了,英臺毅然跳入。
墳墓合上,一切就像什么都沒發生。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
最后,兩只蝴蝶從若虛僧人掌中翩然飛走。
眾所周知,影片以蝴蝶隱喻梁山伯和祝英臺:他們終于自由了。
李碧華曾說:
" 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蒼蠅、金龜子 ...... 就是化不成蝶,并無想象中之美麗 "。
梁祝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是因為這種愛情的稀少和珍貴。
本片其實講的不止是梁祝二人,而是二世悲劇。
祝英臺的母親如果當年勇敢一點,在與世俗對抗的過程中,沒有選擇妥協。
是不是結局就會不一樣?
或者,結局還是會像梁祝一樣,成為悲劇。
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這世間的愛,從來就沒有容易的。
能廝守一生,更是不易。
不是我們容不下愛情,是時代容不下。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世俗的眼光,門當戶對,利益都是愛情路上永不會消失的 " 絆腳石 "。
畢竟,有情人難成眷屬,才是世界的常態。
能成為眷屬的,大多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啊,如果你們兩情相悅,還沒有任何時代的阻力。
就已經是上天特殊的安排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ea956b15ec05f3f5775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