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kazuha
放假期間,文摘菌發現了一個陳年老瓜,趁著大家在被 7 天調休折磨的時候放松放松 ~
2016 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發表了一篇重現 STAP 現象的論文,研究人員稱,他們利用了改良版的配方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疑似全能化的細胞。

吃瓜的點并不在這篇論文上,而是這一發現對前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的 "STAP 假說 " 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
小保方晴子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
沒錯,她就是那個曾被日本媒體稱為" 日本居里夫人 "的女人,2014 年被曝出學術不端、科研造假等,甚至她的導師因為外界輿論等壓力在日本理化學研究的一棟研究樓內上吊自殺,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經歷了這些之后,小保方晴子仍然活躍在大眾視線內,在 2019 年還出了一本書,主要寫的就是自己從立志成為科研人員到發表 STAP 細胞論文,再到被發現論文違規直至撤稿的經歷。書中表達了自己對科研的熱愛,以及沒有想過制圖進行欺騙,同時她還稱 " 實驗的關鍵部分都是教授做的 "。

到底是怎么回事?和文摘菌一起來看看吧 ~
STAP 假說與造假疑云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 "STAP 假說 " 到底是在說什么。
2014 年,小保方發表論文 Stimulus-triggered fate conversion of somatic cells into pluripotency,論文寫到,她們發現了一個劃時代的現象。研究人員表示能利用弱酸性(pH5.7)的刺激,將老鼠身上已經分化的體細胞,回復成分化前的全能狀態,即像干細胞一樣能夠分化成任意種類細胞的能力。

可以想象,當時這篇論文在科學界掀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如果這是真的,這將會對再生醫療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但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試圖用同樣的條件加以檢驗,但是都無法得出同樣的結果。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保羅 · 諾福勒等美國學者開始對論文結果提出質疑,他們表示,論文中有 2 張照片疑似造假。
2 月 19 日,《朝日新聞》報道稱,目前的所有質疑都只是因為 " 誤植照片 ",對實驗結果的有效性并不存在任何影響。
山梨大學教授若山照彥也表示,自己曾在小保方的指導下 " 獨立重復 " 了成功的實驗。但是,在回到山梨縣之后,若山就再也沒有成功過,但由于他此前的成功經驗,他認為這已經足以證明這項技術是可行的。" 我自己做過實驗,我自己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我知道這些結果絕對是真的。"
同時,論文責任作者、小保方晴子的導師,同時也是當時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生與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笹井芳樹表示,該論文所看到的現象除了 STAP 之外恐怕很難解釋。
從堅持不撤稿,到 " 逼死 " 導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Pubpeer 等博客上開始有文章指出,小保方晴子涉嫌在包括兩篇 Nature 論文在內的三篇學術論文中造假。
在 2011 年發表的、小保方作為第一作者的一篇論文中,作者被指出涉嫌通過圖像變換,將用于表示某個基因表達結果的部分圖像用于表示另一基因的表達結果。

在小保方擔任通訊作者的兩篇涉嫌學術不端的 Nature 論文中,圖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一篇論文中的一張電泳結果中被插入了另一電泳結果,有網友對該圖進行處理后發現這張圖可能是用來自 2 塊電泳膠的結果剪貼而成的;另一篇文章中,兩幅來自不同試驗的胎盤照片則驚人地相似。

3 月 14 日,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和 RIKEN 官員發布了中期調查報告。RIKEN 發布《針對研究論文 ( STAP 細胞 ) 所產生的質疑的中期調查報告》,稱小保方受質疑的圖片 " 確有不自然之處 ",但 " 并無涉及篡改范疇內的不端行為 "," 不能斷定是否故意為之,因此無法判定為學術不端"。
但最終結果如何,他們還會繼續調查。
隨后,Science 也發文稱,一些與 Nature 兩篇論文有關的實驗室并未在論文發表前重復出小保方晴子團隊的實驗技術。
與此同時,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論文也爆出涉嫌抄襲。
4 月 1 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布調查報告,宣布小保方晴子在研究中存在捏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
在 4 月召開的記者發布會上,小保方晴子為自己給研究所和同事等人帶來的麻煩致歉,但卻一再強調 STAP 細胞的真實性,并對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表示不服,聲明不同意撤稿。她表示,STAP 現象是經過多次確認的事實,團隊曾制作成功 STAP 細胞200 次以上,希望不要因論文上出現的 " 失誤 " 就否定 STAP 現象。

5 月,小保方晴子終于松口,同意撤回關于 STAP 兩篇論文的其中一篇。
而沒過多久,一家匿名的獨立遺傳分析小組對 20 個 STAP 干細胞系進行基因檢測之后發現,所有干細胞系都與論文聲稱的小鼠品系不符,STAP 不存在。
7 月 2 日,Nature 正式撤稿兩篇 STAP 論文。
隨之而來的便是輿論的攻擊和質疑。這個時候,開始有媒體開始懷疑笹井芳樹在聘用小保方晴子時是否存在 " 開后門 " 現象,并撰文稱笹井芳樹對小保方晴子的造假包庇,是為了謀求 STAP 的巨額科研經費。
8 月 5 日,笹井芳樹在日本理化學研究的一棟研究樓內上吊自殺身亡。人們在笹井的包內發現了寫給小保方晴子的遺書," 不是你的原因 "," 請務必重新制作出 STAP 細胞 "。
2020 年 2 月 11 日,小保方晴子又被撤回了一篇研究論文。這篇發表在 Nature Procotol 的論文 Reproducible subcutaneous transplantation of cell sheets into recipient mice 提供了用于處理薄細胞片,將細胞片簡單且高度可重復地皮下移植到小鼠中以及用于再生組織的組織學檢查的詳細實驗方法。
但是,由于文章中涉嫌一圖多用及不能提供原始數據,文章被通訊作者撤回。同時,雜志社無法聯系到小保方晴子。

" 脫胎換骨 ",重回大眾視線
12 月 19 日,小保方晴子未能制作出 STAP 細胞,實驗結束,同時小保方晴子也宣布辭職。
2015 年 11 月 2 日,早稻田大學宣布取消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
但是這一切并沒有結束。
在沉寂兩年后,小保方晴子將這段經歷寫成書,這本手記是小保方晴子在離職之后首次完整地向外界坦露心跡。書由 15 個章節組成,記載了小保方從立志成為科研人員到 2014 年 1 月發表 STAP 細胞論文、之后被發現存在違規直至撤回論文的經歷。

在書中,小保方晴子試圖端正自己的學術態度,表示 " 在 STAP 細胞的研究中,我完全被細胞的不可思議之處所深深吸引 …… 在論文寫作中,并沒有想要欺騙性地制圖……"。
同時,小保方晴子還在書中表示實驗出問題不是因為論文中的方法不對,而是因為她用了教授給的細胞,而且 "實驗的關鍵部分都是教授做的"。
這本書在上市后第一個月就賣了25 萬冊,光一年版稅就收了幾千萬日元。
有讀者在亞馬遜上寫到,自己 " 看了這本書 3 遍 "," 被她可愛的一面和女子力的性格所吸引 "," 希望她能夠重新振作起來 "。

不僅如此,小保方晴子還登上了時尚雜志,照片由攝影大師筱山紀信拍攝,右邊的標題是 " 對于活在當下這點我再也沒有猶豫 "。

在后續參與的雜志訪談中,小保方晴子繼續表達著自己對科研的熱愛。她說到,丑聞奪走了自己對 STAP 細胞的研究熱情。
不僅如此,小保方晴子還透露,自己曾收到美國和德國的邀請,以出國繼續研究,但她認為自己已經 " 沒太多資格 " 繼續做研究了。
在那之后,小保方晴子開始成為雜志采訪中的小名人,在日本、甚至是全球學術圈轟動一時的造假事件就這樣慢慢被人們遺忘了。
回顧這一事件,文摘菌也是感慨良多,不知道大家現在又有哪些新的看法,不妨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3da778e9f0928097616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