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B 站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萬物皆可解說。
雖然有些夸張,但 UP 主@Super 也好君 就有這樣的神奇技法,不管多離譜的視頻,只要碰上他的名嘴,那便是速度與激情的碰撞:

從經典武俠劇到街頭巷尾的格斗,領域定位風騷,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解說不了。
2020 年,一次偶然的契機,這個男人帶著彈珠拉力賽敲開了千萬播放量的大門,制作的第一期解說,就榮登熱門榜單。

彈珠拉力賽,顧名思義,就是讓彈珠來跑拉力賽。
雖然聽起來有點離譜,但是,十幾顆彈珠齊刷刷沖出起點的陣勢,和職業賽車競速相比也毫不遜色。

這種新穎的體育競技模式,不免讓無數點進來的路人一頭霧水——
這也能解說?
但很快,UP 主就用一段傳統藝能小快嘴,讓觀眾一秒進入觀戰狀態:
" 各位選手要挑戰的,是被冠以魔鬼賽道之名的終極無敵崎嶇蛇皮陀螺分叉陡峭旋轉之全地形砂石賽道。"
這是一條在砂石土地中人工挖出來的賽道,賽道本身有一定的傾斜度,彈珠們需要靠自身的重力與加速度跑完全程,最先抵達終點的就是贏家。

這條賽道,將會見證無數傳奇彈珠的誕生
接下來就到了介紹參賽選手的環節。
曾經校門口小賣部五毛一包的玻璃彈珠們,紛紛被冠以風暴、行星之名,熱血的小味撓一下就上來了。

名字起得比博人傳燃
幾句話不到,整個視頻的大賽氛圍就被 UP 主拿捏住了,以至于在彈幕評論區,大家開啟了一場大型的嘴炮豪賭:

為了幾毛一顆的玻璃彈子,不惜 " 傾家蕩產 " 的大有人在
話不多說,比賽開始!
在這場彈珠拉力賽中,最先殺出重圍的是一顆名為 " 彗星 " 的藍色彈珠。
它一馬當先,后面的彈珠緊隨其后,死死咬住:

但這可是地獄級別的賽道,稍有不慎就會舍命賠彈珠,飛出賽道、被卡在土坡上都是時有發生的慘劇。
就像我們剛看到處于領跑的 " 慧星 ",在一個岔路口時沒能及時躲避——就直接懟上墻了。

賽場如戰場," 彗星 " 的致命失誤讓局勢瞬間扭轉。
開局時被它壓制的彈珠們一個個沖了上來,快速超越。進入后半段賽程時,連 UP 主也不由地給 " 彗星 " 宣判死刑。

但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
" 彗星 " 利用最后一段連續彎道加速,瞬間超越了在前方的彈珠,沖過終點。

當看到這個幾乎可以載入史冊的大逆轉時,UP 主驚呼:
"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么一定是彗星藍!"

彈幕也燃起來了
在他激昂的解說中," 彗星 " 似乎真地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運動員,在賽場上為了勝利而沖鋒,觀眾們也在不知不覺間徹底融入了拉力賽的氛圍。
有人感嘆 " 彗星 " 神乎其技的亮眼表現:

有人則質疑比賽結果的真實性:

還有更投入的,直接在賽后退錢哥上身:

但無論如何,所有人都通過這場比賽意識到,彈珠競技,真不是在開玩笑。
前一秒還在領跑,下一秒就被反超,不到最后一秒,你永遠猜不到輸贏,而這就是彈珠拉力賽的魅力。
迄今為止,UP 主@Super 也好君 已經解說了不下十次彈珠拉力賽。
在這條飛沙走石的死亡賽道上,誕生過不止 " 彗星 " 一位傳奇彈珠。
比如人氣僅次于 " 慧星 " 的新生代靈敏的神 " 紅三 ",它因一身復刻臺球紅 3 的涂裝而得名,是所有選手里面量級最輕的彈珠。

畫面來自紅三專訪紀錄片《紅三:不是彈珠》
在 2017 年的沙地拉力賽中,不知是不是太過緊張," 紅三 " 在一次出彎時異常抖動,速度幾近停止,瞬間和一直保持領先的種子選手 " 小白 " 拉開幾十個球身的距離。

就在大家以為大局已定時," 紅三 " 一個借力,宛如點下氮氣加速技能,直接沖刺超越沖線一氣呵成,拿下職業生涯首冠:

短短幾秒,局勢扭轉,紅三實現逆襲
彈珠界也逃不掉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命運。
在 2020 年的一次沙漠拉力上,最后沖向終點的直線賽段中,彈珠 " 紅三 " 領先選手 " 棒棒糖 " 十個球身,就在眾人認為紅三可以毫無懸念拿下冠軍時——
棒棒糖一個魔性走線反超紅三,在最后一刻贏得勝利。

彈珠跑的就是 F1 般的刺激
看完這一系列比賽,你會發現彈珠跑起來沒譜,輸贏更是玄學。
在較長的賽道上,不同關卡還會設置不同的障礙,再加上場地、天氣等因素,為輸贏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常常一個不同的選擇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以上我們看到的這些充滿懸念和看點的比賽,都是來自一對荷蘭兄弟創辦的彈珠賽事。
2006 年,耶勒 · 巴克和哥哥共同創建了 Jelle ’ s Marble Runs(JMR)頻道,專門上傳建設彈珠跑道和彈珠比賽的視頻,在 2020 年 3 月,正式入駐了 B 站。

疫情期間,各項體育賽事停擺,這個趣味與刺激并存的彈珠比賽迅速躥紅,連續被《時代》雜志、CNN 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體育頻道 ESPN 甚至在黃金時間還轉播了他們的彈珠比賽。
更夸張的是,耶勒兄弟倆的頻道甚至還和一家博彩公司合作,直播彈珠比賽,觀眾能實時下注比賽結果。

耶勒兄弟倆創建的彈珠比賽系列,包含彈珠聯賽、彈珠拉力賽、彈珠 F1、彈珠 FE、年賽季賽特別賽等,全部對標人類的專業體育賽事。
其中彈珠聯賽(ML)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為正規的彈珠競技賽事,每年舉辦一次,但舉辦時間不確定:

彈珠聯賽項目眾多,耶勒兄弟根據奧運會和彈珠的特性,創建了許多獨一無二的比賽項目,聽起來也賊有意思。
比如漏斗賽、滑沙賽、推箱賽等等。

漏斗賽,比的是看誰掉得慢

推箱賽,看誰推得遠
從開幕式、閉幕式到頒獎典禮,彈珠聯賽也是誠意十足,儀式感滿滿,不比超級碗差。
在開幕式現場,設有專門的觀眾席位,每個彈珠觀眾都會搖旗吶喊。

更加離譜的是,甚至會有彈珠吉祥物登場和奧運圣火的傳遞。
當看著 " 隊圓們 " 緩緩將奧運圣火點燃時,大家都表示驚呆了。

奧運點燃儀式
并且,彈珠聯賽有專業詳細的賽制規則、計時系統以及積分系統,完全可以當成一項體育賽事去追。
而在比賽現場,有實況解說和選手動態排名,和精確到 0.01 秒的計時。
為了讓觀眾更好捕捉彈珠的動態,官方還配有高速攝像機,每一次判定,都要慢回放讓觀眾看清楚。

慢鏡頭回放
在這項偶然因素居多的彈珠比賽中,這些參賽隊伍和 " 運動圓 " 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故事。
例如 B 站評論區討論度最高的隊伍 Hazers,以淡藍和灰白為主色調,自帶白毛控屬性,創造了多個逆風翻盤名場面。

傳奇彈珠隊伍 Hazers
在 2019 年彈珠聯賽的平衡賽中,以競速出名的 Hazers 在一眾實力強勁的對手面前,頂住壓力,以高于世界紀錄 30 分的差距,力壓眾隊成功登頂,創造奇跡,收割一眾粉絲。

如果你不了解彈珠比賽,基本上看幾場比賽下來,你就能被帶入到彈珠競賽的世界。
這些普通人眼中的玻璃球,在網友眼中,就如同有鮮活的生命一樣。
每當有喜歡的隊伍出場時,彈幕上就會為這些玻璃球慶祝一番:

Hazers 出場
在 B 站的@JMR 彈珠聯賽中國官方 頻道里,專欄文章就有 120 篇,詳細記載著各隊伍和選手的背景來歷、隊員變動、退役、傷病情況、賽事經歷等等。

在這些背景故事中,隊圓們有不少特別的經歷。
比如綠鴨隊的 Mallard 家境貧寒,但獨立而堅強;而具有一定東方世界元素的 Hazers 和混沌隊,都被賦予了一層神秘色彩;當然,還有怕水的海洋隊等等,設定和梗一個都不少。
甚至每支隊伍都有自己的徽標,在近期官方頻道還創建了 " 白板 " 編輯部發布自家的彈珠新聞,眼瞅著就要發展成一項專業的全球體育賽事:

" 白板 " 編輯部成員
不僅如此,狂熱的粉絲們還自發寫起小采訪、同人文,制作表情包,和追世界杯的球迷沒啥區別。
于是就這樣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個有血有肉的彈珠世界正在被搭建起來,并散發著神奇的魔力。
" 國際彈珠比賽 " 或許聽起來荒誕,但一顆顆不值錢的玻璃珠子,在一群保持著童心的成年人心里,永遠閃閃發光。
也許這才是彈珠聯賽能被人看到并喜歡的原因。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5079ab15ec00a217b2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