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對周圍環(huán)境做出反應的 " 迷你大腦 "。
一年前,我們曾報道過科學家訓練培養(yǎng)皿中的腦細胞玩世界上第一款街機游戲《Pong!》的新聞。

通過外部的電刺激,這些經過培育的腦細胞能在指引下回應球的位置,從而完成 " 玩游戲 " 這一基礎操作。
據 BBC 報道,這家名為 "Cortical labs" 的澳大利亞科技公司最近有了新進展。在一年前的實驗中,培養(yǎng)皿中的腦細胞分別來自人腦和鼠腦,在當時的對比實驗中,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人類的腦細胞的游戲水平要普遍高于鼠腦。
現(xiàn)在,科學家們有了新的進展——來自人類的細胞群已經可以和小鼠的細胞完成初步結合,來自 "Cortical labs" 的研究員在采訪中聲稱,他已經在一個培養(yǎng)皿中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 " 有感知 " 的實驗腦組織。盡管它在游戲中還是會失誤,但它擋回球的概率已經顯著高于隨機操作。
" 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術語來描述這種裝置,它能夠從外部來源獲取信息,對其處理,最后做出實時反應。" 實驗負責人 Brett Kagan 這樣解釋道。
雖然這些培養(yǎng)皿中的腦組織沒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但依舊能以理解并遵循人類的規(guī)則來學習某種技能。當然,玩游戲并不是最終目的,這項研究的意義在于,科學家或許能從中找到用于治療阿茲海默癥等精神疾病的新方法。
據介紹稱,實驗室的下一個方向將會觀察在酒精的作用下,腦組織能否繼續(xù)在《Pong!》游戲中表現(xiàn)出色,如果它展現(xiàn)出了和人類大腦相似的特征,那么將更好地作為人類藥物實驗的替代品。
研究員更喜歡用 " 思維系統(tǒng) " 來形容這一腦細胞組織,他們認為如果有些信息被傳遞和明確使用,那表示細胞接受的刺激正以一種基本的方式被 " 思考 "。
隨著實驗的進一步進行,Kagan 表示團隊正與生物倫理學家共同合作,以確保他們不會意外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意識的大腦,并發(fā)生其他相應的倫理問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9881b8e9f095ab74da8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