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機哥像往常一樣刷著 B 站,突然刷出一件大事。
著名 UP 主譚喬大量視頻被下架,從將近 350 個視頻,銳減到現在的 80 個。

譚喬是何許人也?
《譚談交通》大家多少都聽過吧,是一檔普及交通法規的節目。
十幾年前,它最初在電視上播。每一集都由譚喬主持,在街上看到有什么不符合交通法規的行為,就上去采訪并且勸阻教育。
在拍攝過程中,出了許多經典人物,像「二仙橋大爺」、「氣球哥」等等,至今仍然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廣大網友們喜歡,來到互聯網時代,彈幕網站嗶哩嗶哩平臺興起,譚 Sir 作為 UP 主,上傳了二仙橋大爺等等的節目片段高清版。
上傳高清版之后,引起更多有才網友二次創作,誕生了很多播放量好幾百萬、上千萬的二創視頻。

然而,譚喬上傳的這些視頻,一夜之間消失。

正當網友們一頭霧水時,譚 Sir 出來回應了。
好家伙,譚 Sir 語出驚人。
原來《譚談交通》并不是下架那么簡單,譚喬本人甚至可能面臨幾千萬巨額賠償。

這又是啥情況?
既然涉及到賠償,那應該就是法律糾紛了。
原來,半路殺出一家公司,聲稱《譚談交通》等系列視頻,侵權了。

意思是說,這家公司認為自己擁有《譚談交通》的著作權。
但譚喬認為,「版權」問題,是有爭議的。
譚喬后來再度發視頻回應,首先他認為節目是自己原創拍攝的。

接著,他特別提到說:
" 因為初衷是為了更好的普法宣傳,所以十幾年來,這節目都「沒有主張過版權存在」。"

他進一步解釋道,不主張版權,能夠方便廣大網友進行二次創作。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 B 站上,跟《譚談交通》相關的二次創作,數不勝數,播放量非常非常高。

譚喬說,正因為節目火爆出圈,有公司看中了「商業價值」。
于是乎,下架事件爆發。

至于《譚談交通》的版權,是如何落到那家公司手里的。今天被挖出,背后是有過授權動作。

如此一來,那家公司便有了對《譚談交通》的「著作財產權」。
隨手翻翻那家公司的相關資料,原來它不僅投訴譚喬侵權,更把各種大公司告了個遍。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華為、愛奇藝、抖音等等。

網友犀利發言,將這家公司的大致情況總結了出來:

同樣,譚喬本人今天下午補充發言,表達了對這家公司的情況存疑。
并且他對《譚談交通》著作權到底是怎么授權的,也有爭議。

今天《譚談交通》版權方出來回應說:" 對網上未經許可發布《譚談交通》相關視頻的行為進行維權 ",相關維權工作交給了前文中的公司。
而維權工作「不針對任何個人」,也沒有「索賠千萬」的情況。
具體聲明在這: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整件事到這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且引起網友熱議。大家發現,無論于情于理,都有可以討論的地方。
先來聽聽講道理角度,網友們是怎么分析的吧。
既然已經確定是某家公司和譚喬之間的著作權爭議問題,于是有很多懂法律的網友都開始研究這個案例。

非常專業的法律知識,機哥就不隨意科普了。
只提一個點:光是從事情本身定性來說,就有爭議。目前,某公司確實可以主張它擁有《譚談交通》的版權,問題只在于這個版權是否有效。
有網友提到:假設譚喬侵犯了某公司的著作權,前提是《譚談交通》是個「視聽作品」,簡單說就是譚喬在節目中重要性不高。

但如果《譚談交通》是譚喬個人的「口述作品」,譚喬在其中獨創性非常高,那譚喬本人才是著作權人了。

更有網友表示,節目中出鏡的人們,難道不應該結一下演出費用?
普通人的肖像權,可不可以也提起訴訟?


以上法律方面的爭議,還需要最終法律的判決。
討論完講道理方面,機哥想來說說感情部分。
提到感情,自然是觀眾們跟譚喬之間的情感鏈接。
事情發生后,網友們紛紛趕到譚喬 B 站評論區,打出「保護」字樣。

譚喬其他平臺的賬戶下,也是一片支持聲。

《譚談交通》對廣大觀眾的意義之重,可見一斑。

不僅觀眾支持,同為 UP 主的視頻創作者,也對譚喬表示關心。
在譚喬最新回應視頻中,同樣作為著名 UP 主的手工耿和大漠叔叔都出鏡力挺他。

而譚 Sir 本人,則在視頻創作者角度,表達了深深的擔憂。

他說去年在吃李子柒的瓜,今年竟然輪到自己。
作為一名優秀的創作者,李子柒因為版權糾紛的事,停更一年了。
最近李子柒案件開庭,還不知道有什么結果。

但李子柒的版權糾紛,跟譚喬這回還有點不一樣。
李子柒是跟自己簽約的機構有股權等糾紛,「作品版權」原本就存在。而譚喬視頻的版權,到底存不存在,存在的話又屬于誰,這些問題似乎還沒搞清楚。
本來,最理想的情況是,創作者們費心費力整活出好看的視頻,合情合理的版權得到保護,觀眾們看完視頻收獲快樂 ......
這其中,誰都不想寒了心。

于理而言,譚喬視頻被下架,在目前有它的依據。
但于情來講,無論對于觀眾情感,還是對于優秀視頻創作者的保護,這場下架風波,都遠遠還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