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 月 12 日),有讀者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幫發(fā)來求助咨詢:我在逛西湖的時候,發(fā)現水里有很奇怪的小魚在游動,小魚兒嘴巴是長長的、尖尖的,游動的速度非常快,穿梭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是一根根針一樣。
讀者發(fā)來的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到移動的小魚,嘴巴像是一根極細的長針,后面擺動著宛若柳葉的魚尾,在水中移動速度很快,咻的一下,就閃出了畫面。" 不知道這是什么魚?我好像從來沒見過,它不會是什么外來物種吧?" 這位讀者很擔心。
小時新聞記者把這段視頻發(fā)給了西湖水域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眼認出:" 這是針魚,西湖里蠻常見的,不是外來物種。"
在西湖水域里,常見的水生生物有好幾種,比如花(huá)和間下鱵(zh ē n)。
間下鱵,就是上面這位讀者所拍到的魚,別名又叫針魚、針扎魚、單針魚、姜公魚 ( 鶴嘴魚 ) 。
這種魚也被俗稱為劍魚,體長 20 厘米有余,有著一根匕首一般的長長下頜。
這下頜的長度達到了間下鱵頭部的一半,而它們的上頜相比之下則短得滑稽,讓整張嘴仿佛開在了背上。
間下鱵,隸屬于頜針目鱵科下鱵屬,是全球 40 余種下鱵中的異類。下鱵屬的魚類幾乎都是海水魚,間下鱵卻進入淡水,在我國很多淡水水體中都有記錄,這在所有鱵科魚類中是絕無僅有的。實際上,間下鱵可能是地球上最深入內陸水域的鱵。不過間下鱵并不是純淡水魚,它們是廣鹽性的,既有生活在淡水中的種群,也有生活在咸水中的種群。我國陸地幅員遼闊,因此淡水的間下鱵種群在我國占據絕對優(yōu)勢,咸水種群反而鮮有聽聞。

間下鱵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資料圖
除了間下鱵,花是另一種西湖水域中常見的魚,別名又叫楊花魚、麻花魚,屬于鯉形目鯉科鮈亞科。
花分布廣,除西部高原地區(qū)外,我國南北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體較長,側扁,背隆起稍呈弧形。腹部平圓,頭稍大,其長度超過體高。吻圓錐形稍扁平。眼較大,側上位。口下位,呈馬蹄形。口角有短須 1 對。背部灰黃褐色至體側逐漸轉淡,腹側銀白色。在側線上方體側,有一縱列 10 個左右大型的黑斑。此外尚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點無規(guī)則地散在整個背部。背鰭和尾鰭具多數小黑點,其他各鰭灰白。

花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資料圖
花棲息于水系干流及支流的中下游大溪及內河湖泊等開闊水面、水流平穩(wěn)的水域中下層。花性溫順,對水流較敏感,尤其是春汛繁殖期間,稍有水流即興奮游竄,甚至躍出水面。
來源: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
(編輯 陳海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f1bf49e780bf92c002472